刘顺元,1903年10月诞生于山东博兴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形成了强烈的爱国思想,追求救国真理,投身进步活动。1928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共产党领导的南方农 动的影响下,开展轰轰烈烈的反恶霸、打土豪的农 动。他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信仰共产主义。1931年5月,经当时中共...[详细]
刘铁英(1909—)原名刘德荣,字华亭,山东省沂水城人。1924年考入曲阜省立第二师范,1927年9月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与沂水党组织取得联系,在沂水一起开展工作月余。1928年7月底,在省立第二师范被捕,10月获释。获释后,经中共沂水县委恢复了组织生活,县委派其到东里店小学以教学为掩护进...[详细]
刘廷栋(1920—1941),山东省莒南县板泉镇刘家湖村人。1935年在板泉经王任之、刘廷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王任之、薛汉鼎、杨家祥等人赴延安后,刘廷栋任板泉支部交通员,和板泉支部的其他同志继续在板泉一带坚持党的地下活动。1939年任中共临沂五区(今莒南板泉)区委交通员。1940年...[详细]
刘廷献(1929~1948)革命烈士,南关街道办事处北三里河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任战士。在莱阳战斗中,他一人缴获六O炮1门、 3支,荣立二等功。1948年12月15日,在淮海战役双堆集战斗中英勇牺牲。 经历历史事件: 淮海战役 (公元1948年--公元19...[详细]
刘廷仲(1904—1939),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 山东黄县人。幼年时流落到黑龙江省饶河县,曾在小学读过书,因家境贫困而辍学,为地主扛活多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满腔仇恨,参加抗日斗争,并加入东北人民军第四军第四团。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详细]
陈侠,男,汉族,山东莱芜人,1917年5月出生,1933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莱芜县鲁西村党支部书记,山东四支队三中队班长,莱芜县第十区分委组织、宣传委员,山东分局党校总务科长、总务处长,新甫县黄花分区区委书记、抗联主任,安邱县工委会委员、组织部长,昌乐县委委员、组织部...[详细]
刘伟女,1969年10月出生,山东人,汉族。2005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副教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80年至1983年任山东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乒乓球队队员。1983年至1996年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队员(曾七次获世界冠军)。1996年至1999年任日本樱花银行...[详细]
刘文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有大量书法、绘画作品在国际、国内书法比赛中获奖。1998年,刘文海获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新人最高奖——银奖,并获奖金三万元。2002年,刘文海被评为德城区第八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3年被评为德州市“十佳”优秀青年,德城区“十大”杰出青年,当选为政协...[详细]
刘锡锟(1916~1986)索镇刘茅村人。自幼崇拜英雄,迷恋武术,经常舞 弄棍,摸爬滚打锻炼。1937年在其表兄王幼平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0月参加长桓地区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1月参加由中共党员姚仲明、廖容标等领导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第五军,入伍后担任廖容标警卫员,1939年1月加入中国...[详细]
刘相会(1891—1974)(常大娘),朱集镇刘玉亭村人。九岁到大常村当童养媳。在抗战期间,她为抗日游击队做饭、缝衣,给伤员喂水、喂饭、端屎、端尿。在环境恶劣时期,她和丈夫常培仁先后挖了3个地洞,作为地、县、区干部进行革命活动的安全之地。她一家人不分昼夜为同志们站岗、放哨,先后掩护过60多名军政...[详细]
刘谐和(1900—1994),原名刘鸿敏,曾用名刘钝之,字树屏,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人。1928年秋到马头镇求是小学任教。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冬任中共马头三小党支部副书记。1930年到郯城县民众教育馆任职。1932年春到费县师范讲习所任教,帮助建立了费县党小组和费县师范讲习所党支部...[详细]
王国法,1960年8月1日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县,男,山东文登人,煤炭开采技术与装备专家。中共党员,1982年1月毕业于山东工学院(现山东大学)机械系,1985年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首席科学家。 长期从事煤炭高效综采理论、技术与装备体系...[详细]
刘宣(1915—1991),惠阳县澳头镇岩前村人。出生于香港。民国20年(1931)淡水崇雅中学毕业,返回香港旺角弥敦道智仁勇学校任教员。民国22年(1933)在香港参加地下组织中华民族自卫武装委员会。民国23年(1934)任智仁勇学校校长。民国24年(1935)参加香港抗日救国会,从事抗日活动...[详细]
刘雁川,又名刘书贞,1916年生,罗庄区盛庄街道刘家三岗村人。他自幼上学,后考入临沂三师乡。临沂三师乡和临沂五中是鲁南几县学生的集中地。“九一八事变”后,临沂三师乡建立了中共党的组织,该校的学生-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的热火朝天,刘雁川在进步思想影响下,开始接受革命思想。除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社会发展史...[详细]
刘业村(1855~1929)名绪曾,字唯斋,号业村、梦庄道人,庆云县崔东北村人,光绪年间附贡生,诗人、书画家。斋堂为醉石山房、听雨草堂、垕山堂等。 刘业村幼年丧父,由母扶养成人。其曾自设家塾,教读亲族子弟,空闲时间练习书法。中年后,刘业村声望日隆,京津等地官商用重金来聘,均婉言谢绝。每遇青年...[详细]
刘毅1930年11月生,山东乳山人。194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1月参加工作。中学文化。1945年任胶东乳山县本村小学教员,在山东威海中学学习,任中共威海市委-部、东海地委-部干事,在胶东建设学校和华东财经办事处学习。 1948年在山东省滕县、兖州、潍坊一带先后从事济南战役、淮海...[详细]
刘义发,男,大专文化程度,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58年8月在高唐城关修配社参加工作,1964年10月至1971年9月在高唐县砖瓦厂担任会计,1971年9月至1973年12月在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建筑系学习,1...[详细]
刘颖(1913--1984),教授。山东禹城人。1935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机械工程系。1940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机械工程和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四川铭贤学院教授、机械工程系主任,武汉大学教授、机械工程系主任。建国后,历任华中工学院教授、副教务长、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详细]
刘应节(1517—1591),字子和,明中期大臣,潍县(治今潍城)刘家庄子村人。 1543年(嘉靖二十二年)乡试第一,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任户部广东司主事。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俺答统领大军,直逼京城。大将仇鸾率军与俺答军混战,京城外战斗异常激烈,双方死伤惨重,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