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敬 [公元1910年-1989年]

  • 张子敬(1910 — 1989.12),化名陈景明,天台县人。1931年,在上海参加“左”联。1932年,回家乡参加青年救国会活动。1933年3月,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活动,组织学社,创办宣传马列主义的《浅水》半月刊,因而遭国民党当局逮捕。出狱后,参与创建“天台民众救国团”,进行抗日救亡工作。19...[详细]

赵汝适 [宋][公元1170年-1231年]

  • 赵汝适(1170~1231年)(音kuò括),字伯可,宋太宗赵炅八世孙,乾道六年(1170年)生于台州天台县(今属浙江省临海市)。父赵善侍官任朝请大夫,知岳州(治所在今湖南省岳阳市)。 绍熙元年(1190年),赵汝适受父亲荫庇补将仕郎,绍熙二年授迪功郎、临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县主簿。庆...[详细]

朱虚之 [公元1912年-200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朱虚之(1912年2月—2000年11月),原名朱文麟,学名朱雯,亦作文林,浙江临海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东北野战军通信工作的主要创始人和组织者之一,中国地空 部队建设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1955)。 1931年8月参...[详细]

鲍严钟

  • 鲍严钟,主任中医师,男,汉族,1936年生,浙江省天台县人氏,中国农工民主党成员,天台中学毕业后,立志医学,为民治病,59年考入浙江省中医学院,经过6年的刻苦攻读,于65年毕业,同年分配到浙江省中医院医师。我刚踏上医疗岗位的印象最深的是亲眼目睹患者被悲惨地夺走生命,还有疑难病无法治疗被推来推去。...[详细]

蔡潮 [明][公元1467年-1549年]

  • 蔡潮(1467—1549),字巨源,号霞山,临海县城(今临海市)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迁兵科给事中。正德六年(1511),任湖广按察佥事,提督学政。十年,任贵州右参议。曾平息清平县的苗民起义。又镇远距省城远,其间重岗复岭,行旅困难,命每隔十里筑亭,供人歇息,行人称便。...[详细]

陈璲 [明][公元1385年-1466年]

  • 陈璲(1385—1466),字延嘉,号逸庵,临海县城(今临海市)人。永乐六年(1408),乡试第一。次年,会试第一。因“靖难”之役,殿试延期,暂寄国子监读书。九年,参加殿试,在试卷中直言“靖难”骨肉相残,处死方孝孺等并戮及其妻儿为非。朝臣以为闯下大祸。想不到明成祖只指出把“骨肉”之“肉”写作“月...[详细]

陈孚 [元][公元1259年-1309年]

  • 陈孚(1259—1309),字刚中,临海县(今临海市)双港松里村人。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上《大一统赋》,授临海上蔡书院山长。二十九年,礼部尚书梁曾再使安南,孚为副使,授翰林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次年正月到达安南,安南王子陈日燇借口服丧不来迎接,并不让使臣自阳明中门入城,使臣据理力争,其间...[详细]

陈骙 [宋][公元1128年-1203年]

  • 陈骙(1128—1203),字叔进,临海县(今临海市)人。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累官将作少监、守秘书少监兼太子谕德。乾道九年(1173),出知赣州,旋改知秀州。一次,回京召对,针对朝官以高谈阔论求进的时弊,指出用人要看实际报效之功,鼓励在本职上做出成绩。孝宗欣赏,回任秘书少监。 ...[详细]

陈公辅 [宋][公元1077年-1142年]

  • 陈公辅(1077—1142),字国佐,临海县城(今临海市)人。北宋政和三年(1113),以太学上舍释褐第一名出任平江府(今江苏省苏州市)教授,旋调越州,历任权应天府少尹等职。靖康元年(1126),金兵大举南侵,主和派李邦彦罢官数日,又被任命为太宰,朝野震骇。公辅时任右司谏,毅然上 书奏劾,使李邦...[详细]

程文槎 [公元1896年-1930年]

  • 程文槎(1896—1930),号云龙,临海县(今临海市)永安里程村人。幼时读过私塾,及长,以侠义闻名乡里。1930年初,因连年遭灾,农民不堪官府借土地陈报加剧索税。2月22日,连坑乡官坑村农民梁如龙、王小兰为首反对丈量土地,杀死来村捕人的乡保团队长、队员3人。浙江省政府电饬驻海门省防军第五团火速...[详细]

陈克非 [公元1901年-1966年]

  • 陈克非(1901—1966),号钟灵,天台县螺溪村人。自幼勤奋好学。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5期,次年毕业,初任第2军第9师第25团少尉排长,后递升至团长。1938年5月,侵华日军进攻鲁南,奉命率部自徐州东调,牵制陇海路东段日本侵略军。在邳县、郯城地区与日军激战4昼夜,全力策应主力部队台儿...[详细]

陈荩民 [公元1895年-1981年]

  • 陈荩民(1895—1981),原名陈宏勋,天台县城人。1916年,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数理部学习。曾举办平民学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1918年加入北京大学、北京高师等进步学生组织的国民杂志社,任评议员,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活动。1919年5月4日-时,与匡互生、杨明轩、朱究庭等...[详细]

陈仁玉 [元][公元1212年-?]

  • 陈仁玉(1212—?),字德公,又作德翁、德韬、德翰,号碧栖,仙居县城南黄村(今仙居县城关镇小南门)人。幼习《春秋》,攻经史,博览天文地理诸籍,每有心得,必记之。南宋淳祐三年(1243)秋,辑成《游志篇》,荟萃历代名流游览泰山、沂水、武夷、秦淮等名山大川游记,凡88篇,刊行之。同年又写成《永鉴稿...[详细]

陈选 [明][公元1429年-1486年]

  • 陈选(1429—1486),字士贤,临海县城(今临海市)人。明天顺四年(1460)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刚直耿介,罢黜-,弹劾大臣,无所畏惧。其威严正气,使官僚敬畏。 督学南畿时,在学宫中颁布礼仪规矩,要求生员练习、遵守。常宿学宫,巡查学舍,督促生员勤于学业。亲作《小学集注》,考订许衡《大...[详细]

陈詠 [宋]

  • 陈詠(生卒年未详),字景沂,号愚一子,其籍贯《四库全书总目》作天台,民国《台州府志》作泾岙(今温岭市晋岙村)。宋代人。家境清贫,苦学不辍。20岁时,游学临安、苏州、金陵等地。后专意著述,认为“大学充教,格物为先,而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于是搜集古今图书资料,“晨窗夜灯,不倦披阅”,又直接考察大自...[详细]

戴宪宗 [清][公元1653年-1728年]

  • 戴宪宗(1653—1728),字良高,号云峰,乐清县竹冈(今玉环县田马乡东西岙村)人。幼习文,稍长,喜读兵书,好驰马剑击,有戍边卫国之志。年18,辍业从军。 清康熙十六年(1677),随总兵蒋茂勋破八仙、虎眼、九连等盗匪据点,赏守备职。二十二年,施琅为水师提督,进兵台湾。献策军门,多次获胜。...[详细]

道济 [宋][公元1148年-1209年]

  • 道济(1148—1209),人称济公、济颠,原名李心远,天台县城北石墙头人。18岁赴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于灵隐寺出家,受度于瞎僧堂远,时人称湖隐,方圆叟。性狂疏不守戒律,嗜酒肉,举止如痴。常嘲弄为富不仁者,对于病老僧人与劳苦百姓,则尽力相助。后移居净慈寺。净慈寺一度毁于火,遂赴严陵募化,重建...[详细]

丁魁梅 [公元1916年-1986年]

  • 丁魁梅(1916—1986),女,天台县城东坑边村人。童年入丹丘小学读书,后转入赤华女校。1928年进天台中学后,曾多次在中共天台县委机关刊物《赤城》上发表文章,为妇女鸣不平。1935年秋,考入浙江大学附设高工染织科,一年后因家境拮据转入杭州师范学校。 七七事变后,激于民族义愤,离校回乡,参...[详细]

杜浒 [元][?-1279年]

  • 杜浒(?—1279),字贵卿,号梅壑,黄岩县(今黄岩区)杜家村人。杜范之侄。少时游侠四方,有以身殉国之志。南宋德祐元年(1275),元兵逼临安,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浒任县宰,聚民兵4000余响应,在西湖与文天祥共议救国大计。次年初,太皇太后谢道清授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赴元营议和,浒力陈说:“敌...[详细]

方策 [公元1887年-1945年]

  • 方策,1886年出生,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中巷人。字定中。 1909年,方策毕业于江南陆师学堂。辛亥革命时,参加了杭州起义,后历任江浙联军工兵部长、交通队营长、南京留守府机要。 1913年7月,方策参加了黄兴“二次革命”,任中校参谋。 1917年1月,方策进入陆军大学第五期深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