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铨(生卒不详)字次公。高阳西庄村人,孙承宗长子。由县学恩选为国子监生肄业,授山东高苑令。在任廉能有声,擒大盗,捍孤城,兴利除害,赢得高苑县民众一致称颂。崇祯十一年(1638)十一月,其父孙承宗殉节,孙铨奔丧故里,凡遇难亲属40余人均赖其办理。孙铨于颠沛之中,草草治丧完毕,立即赴京向朝廷请求抚恤...[详细]
孙方谏(893~954)初名方简,后唐应顺初年因犯庙讳改名方谏。清苑人。后晋天福元年(936),石敬塘割燕云十六州贿契丹,但契丹仍时常南侵。方谏利用宗教组织群众,筑寨狼山(今易县境内),拥众千余家,抵御契丹兵,附民日增。 晋出帝时,义武节度使恐方谏聚众山中为患,遂上表请求收编。开运三年(94...[详细]
孙鸿志(1917~2003)定县(今定州)大王耨村人。17岁中学毕业后,即参加抗日同盟军。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抗日人民自卫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宣传队队长、营政治指导员,晋察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学员。1938年部队整编后,任八路军冀中军区七分区十...[详细]
孙健(1936~1997)定兴西里村人。1951年5月参加工作,在天津大成电锯厂当学徒工。1953年6月到天津中国机械厂当工人。1956年6月,到天津内燃机厂当工人,后当干部,195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武装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革委会第一副主任。1970年9月任天津一机局革...[详细]
孙立雅(1610~1680)字君建,号宏斋。容城人,孙奇逢长子。幼年时读书聪颖过人。16岁时为邑诸生,过定兴江村时,鹿善继就授他《认理提纲》、《传习录》,使他知道程朱陆王学问的异同。明亡后隐居不仕。孙奇逢迁至苏门,留下立雅在家守墓,他在篷户中淡泊如常,乡里人有什么疑难事都找他来决断,也有的走到近...[详细]
孙明(1903~1963)原名孙瑞峰。满城韩村人。出身贫苦,当过学徒、矿工、店员等。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末任中共满城县工作委员会书记。1937年9月进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38年5月到中央组织部,参加考察抗日军政大学的建党工作。 1938年6月到晋察冀边区工作,同年秋担任中...[详细]
孙全照(951~1011)字继明。清苑人。孙行友之子。因父亲的缘故补殿直。雍熙年间(984~987)授京南巡检,隶于曹彬麾下,迁供奉官、合门祗候,历静戎(治今徐水)、威虏(治今徐水遂城)二军监军。从田重进作战有功,加西京作坊使,知威虏军,转为广韶、鄜延二路都巡检使。淳化五年(994),率兵与李继...[详细]
孙棣生(1896~1960)字睦唐。安新郝关村人。1917年2月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辎重科,1919年2月毕业后分配在直军任职。曾任孙岳部团长、中将师长等职。后因病辞职回乡。抗日战争时期,应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之邀,曾参加白洋淀地区抗日武装的领导和建设。1960年在家中...[详细]
孙生禄(1928~1952)定兴坊上村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孙生禄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任空军某部飞行中队长,和僚机飞行员马连玉并肩作战,配合默契,每次空战都相互激励,坚定必胜信念。1952年11月15日,孙生禄、马连玉在大同江上空巡逻,正待返...[详细]
孙双顺(1853~1933)定兴北柳卓村人。自幼家贫,12岁入涿州双顺和戏班学唱河北梆子,工青衣,5年出科。后在北京海淀搭班唱戏,经常活动在北京城区及昌平、怀柔、顺义、密云、平谷、延庆和热河(治河北承德一带)等地。他嗓子清脆,身段好,扮相俊美,做功细腻,演出的剧目多达90余出,在北京一带颇有声望...[详细]
孙恕忠(1888~1950)字贯一。定县(今定州)大王耨村人。保定育德中学堂毕业。清宣统三年(1911)赴广州学习飞行。1912年8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骑兵科,1914年11月毕业,分配在河南开封吴佩孚部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21年为父奔丧,在家丁忧一年。1922年在北京国民军冯玉...[详细]
孙松,1963年6月出生于北京,汉族,祖籍山东。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演员。 1989年,主演电视剧《渴望》,并获得第九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配角奖。2000年,主演了电视情景喜剧《东北一家人》。2003年,主演了英达执导的情景喜剧《带着孩子结婚》。2005年,参演平实记...[详细]
孙行友(901~981)清苑人。出身于农家。曾与其兄孙方谏在狼山(今易县境)聚众自保。后来孙方谏上表归后晋,被授予东北面招收指挥使,且赐院额为“胜福”。每有契丹军来,必率其徒予以袭击,铠仗、畜产所得渐多,更多的人投奔他们来避难。北宋易、定两州宋将把他们的事上奏给朝廷,任孙方谏为边界游奕使,行友为...[详细]
田畴同志生平(1919-2012) 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云南省教育局副局长(正厅级、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离休干部田畴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2年2月26日22:30在昆明逝世,享年93岁。 田畴同志1919年5月出生,汉族,湖北黄陂县人。田畴同志于1938年2月参加革命, 1938...[详细]
孙毅民(1914—1942),八路军冀南军区第四分区政治部主任。 原名孙景彦,曾用名孙国英,1914年1月25日出生于河北省新河县望腾乡大田庄。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1933年,考取冀县乡村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孙毅民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蒋介石实行的不抵抗政策和对人民实行--深恶痛绝...[详细]
孙宇(1925~2002)原籍清苑良寨村,后移居保定。自幼酷爱绘画。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在冀中作宣传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保定美术社主任、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1965年作为河北省代表参加了华北文化先进工作者会议,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1年加入...[详细]
孙玉良男,1962年7月出生,河北衡水人,汉族。1992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辽宁省营口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第七届委员会常委,营口市第五届委员会主委。辽宁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1979年至1983年就读于辽宁建筑工程学院工民建专...[详细]
孙志远(1911~1966)原名孙秉哲,曾用名孙国柱、孙建安等。定县(今定州)大王耨村人。1928年考入北平(今北京)师范大学理科预科,次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领导爱国-。1930年11月任共青团北平市委组织部部长,1931年1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2年春返回家乡,任中共定县中心县委...[详细]
孙子威(1932—2007) 孝南陡岗孙家桥人。195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1954—195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研究班学习,师从著名诗人和文艺理论家黄药眠。后长期担任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从事文艺学、美学教学和研究。在省以上刊物发表专著28部,理论文章、评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