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 [宋][公元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

  •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详细]

解缙 [明][公元1369年-1415年,明朝三大才子,明朝首辅]

  •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缙绅,号春雨,喜易,谥文毅,汉族,江西吉安吉水县人,解纶之弟。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 解缙(xiè jìn )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1369年12月6日) 出生在吉水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洪武二十一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 祖父解子元,元至正五年(...[详细]

罗万藻 [元][?-1647年]

  • 罗万藻(?-1647),字文正。江西临川腾桥人。明末古文家。 天启七年(1627),乡试中举。崇祯中行保举法,祭酒倪元璐非常赏识他的才华,多次劝说、极力保举他入朝,而罗万藻婉言谢绝。弘光元年(1644),福王朱由崧召他为福建上杭知县。第二年,唐王朱聿键偏安福建,提拔罗万藻为礼部主事。当时明朝...[详细]

晋襄公姬欢 [春秋战国][?-前621年]

  • 晋襄公(?—前621年)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为秦穆公之女文嬴(原称怀嬴)所生,春秋时晋国君主。前628年,晋文公逝世,晋襄公即位。前627年,晋襄公以先轸为帅,于殽山大败秦军,生俘秦军白乙丙、孟明视、西乞术“三帅”。襄公嫡母文嬴请放“三帅”归秦,襄公从之。先轸因之大怒,“不顾而唾”,襄公以袖...[详细]

金銮 [明][公元1506年-1595年]

  • 金銮(1506?~1595?) ,明代散曲家。字在衡,号白屿。陇西(今属甘肃)人。正德嘉靖年间随父侨寓南京。淡泊名利,结交四方豪士。游吴楚淮阳之间,与金陵盛时秦、吴怀梅诸人相交颇笃。工诗,钱谦益说他诗不操秦声,风流宛转,得江左清华之致(《列朝诗集》)。所作散曲,名重一时。金銮散曲写情之作固多,而...[详细]

晋悼公 [春秋战国][公元前586年-前558年]

  • 晋悼公(前586年-前558年),姬姓,名周,一作纠,又称周子或孙周。为惠伯谈次子,其祖父桓叔捷为晋襄公的小儿子。在堂叔晋厉公被弑后,被迎立为君。谥曰“悼”,侯爵,称“晋侯周”,简曰“晋周”。 晋悼公乃晋襄公曾孙,桓叔捷之孙,惠伯谈次子,晋厉公侄。悼公少聪慧,居洛,师侍单襄公,兼君、相之才,...[详细]

谷永 [汉][?-前10年]

  • 谷永(?~前10年)字子云,长安人。西汉时期官员。本名谷并,据说因尉氏男子樊并造反,改名谷永。因御史大夫繁延寿听说他才德优异,拜任他为自己的属吏,后举荐他为太常丞。 汉成帝刘骜即位时,把政事委托给大将军王凤,谷永知道王凤刚刚被信任而掌权,于是依附王凤。后出京师做了安定太守。后王音薨,成都侯王...[详细]

景丹 [汉][?-26年,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 景丹(?~26年),字孙卿,冯翊栎阳(今陕西临潼北)人。青年时期在京城长安学习。王莽新朝举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景丹以言语科任固德侯相,又因办事干练,调任朔调连率副贰(副太守)。更始称帝,他与连率耿况率众归附,被任命为长史。 王郎称帝起兵,招降各郡,景丹与太守耿况商量领兵抵抗王郎。此时...[详细]

晋厉公 [晋][?-前573年]

  • 晋厉公(?─前573年)是晋景公之子,姬姓,名寿曼,《左传》名州蒲,生年不详。公元前580—573在位。晋厉公上位后秦桓公与之订盟,但后来秦桓公急欲向东发展而背约,与狄合力攻晋。公元前578年(桓公二十六年),晋率诸侯伐秦,秦军大败,退至泾。公元前575年,晋国又与楚国争霸,晋厉公率兵与楚在鄢陵...[详细]

晋灵公 [晋]

  • 晋灵公,姬姓,名夷皋,是晋文公的孙子,晋襄公之子。晋襄公继位后,将夷皋立为太子。 晋襄公七年(鲁文公六年,前621年)八月十四日,晋襄公去世。当时太子夷皋年幼,晋国大臣由于晋国屡次发生祸难的缘故,想立一位年长的君主。赵盾(亦称赵孟、赵宣子)说:“立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为君。他乐于行善而且年长,...[详细]

晋文公重耳 [春秋战国][公元前697年-前628年,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重耳]

  • 晋文公(前671年 或前697年 -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 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骊姬之乱时...[详细]

纪信 [汉][?-前204年]

  • 纪信(公元前?~前204年),字成,西充县紫岩乡扶龙村人。秦末随沛公刘邦起兵,作战骁勇,初升为部曲长,后被加封为将军。史上有“西汉一人”、“功盖三杰”之誉。 公元前206年(汉王元年),在鸿门宴上,沛公于危急之时起身入厕,纪信同樊哙、靳强、滕公等遂乘机护送其安全返回霸上。 公元前204...[详细]

李信 [秦][秦始皇手下十大名将]

  • 李信(生卒年不详),字有成,槐里(今陕西兴平县东)人,秦朝将领。先祖李宗,为魏国大夫,至李信历十代,均为大臣或将领。祖父李崇,为秦国陇西太守,封南郑公;父李瑶为秦国南郡太守,封狄道侯。 李信年轻时强壮勇敢。秦王政十九年(前228),秦国举兵进攻赵国,李信出兵至太原云中,与秦将王翦率兵包围赵...[详细]

箕子 [商]

  • 箕子(约公元前11世纪) 名胥余,商纣王诸父,官居太师。周灭商后,走之朝鲜,建立了延续千年的箕氏王朝,为古朝鲜第一个开国君王。 商纣王最初制作象牙箸时,箕子悲叹道:“他现在制作象牙箸,将来就一定还要制作玉杯;制作玉杯,就一定想把远方的稀世珍宝占为己有。车马宫室的奢侈豪华也必将从此开始,看来...[详细]

康海 [明][公元1475年-1540年,明朝状元,前七子]

  • 康海(1475-1540)明代文学家。李梦阳因事入狱,为救李而求情于谨。后谨败,被列为同党而落职为民。归家后以山水声伎自娱。前七子之一。诗与李梦阳齐名,数量丰富,但比较粗糙。其散曲今存套数30余首,主要内容为抒发愤世嫉俗之情,倾吐游赏山水的闲情逸致。前者如〔雁儿落带过胜令〕倾泄其没头没脑受灾殃的...[详细]

康健才 [公元1914年-1978年]

  • 康健才(1914~1978),字华生,陕西省华县人。15岁在西北军第四师护士训练班学习,1931年在西北军第三军医院见习,后由少尉军医连续升为中校军医、院长。建国后于1950年参加工作,在凤县卫生院任医师,曾于1950年8月~1954年10月,为卫生院负责人。擅长内、儿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诊...[详细]

康志强 [公元1912年-198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 康志强 康志强(1912~1986),原名康世发。兴国方太乡方太村人。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0党员。1931年起,历任红一军团第四军十二师三十五团排长、连长。1932年,入红军学校学习。后历任新编六师连政治指导员,红军学校彭杨步兵学校...[详细]

孔平仲 [宋][公元1044年-1099年,峡江三孔]

  •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 其兄孔文仲、孔武仲。治平二年(1065)进士,初授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主簿。熙宁三年(1070)后,历任密州(今河南密县)教授、秘书省校书郎、衢州军事推官、秘书省著作郎和虔州(今赣州)骑都尉。元祐二年(1087)户部侍郎吕公著举...[详细]

孔庆全 [清][公元1876年-1940年]

  • 孔庆全(1876~1940),字绍尧,号性安。赣州市章贡区人。幼年聪慧好学,清光绪年间中举。后东渡日本就学于明治大学法学系。留学期间参加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毕业后回国,在赣州与文教界进步人士组织革命团体"赣学社"。辛亥革命爆发后,与"赣学社"成员在赣州积极响应起义,筹划光复赣州。国民革命军北伐赣...[详细]

孔绍安 [晋][公元577年-623年]

  • 孔绍安[公元五七七年至六二二年左右]字不详,越州山阴人,孔奂长子,孔子三十三代孙。生于陈宣帝太建九年,约卒于唐高祖武德中年,约四十六岁。少于兄绍新俱以文词知名。年十三,陈亡入隋,徙居京兆鄂县,闭门读书,诵古文集数十万言。外兄虞世南异之。与词人孙万寿为忘年之好,时人称为“孙、孔”。大业末,为监察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