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欢 明朝航海家。字宗道。会稽(浙江绍兴)人。回族。三保太监郑和7下西洋,他参与其中第4、第6、第7次航海,至南亚沿海诸国,任通译。有《瀛涯胜览》,记载航海见闻。详细记述所经国家风上人情和地理情况,能使中国人民获得域外地理知识。...[详细]
孟称舜(约1600—1655),字子塞、子若、子适,号卧云子、花屿仙史,山阴(今绍兴)人,一说乌程(今湖州)人。自幼受家学影响,好读《离骚》,工诗文词曲。明崇祯二年(1629),与其兄称尧加入张溥等组织的“复社”。仕途坎坷,屡举不第。清顺治六年(1649)被举为贡生,任松阳训导。文学活动主要在明...[详细]
潘国贤(1905—1987),新昌大明市乡(今大明市镇)丁家园村人。出身中医世家,父松泉、兄国钧均为名医。1930年肄业于上海国医学院。曾受到章太炎、陆渊雷等名家指点。1935年起,任苏州国医学院讲师、四川高等国医学院教授、中央国医馆教务主任、佛教中医院院长等职。建国后任浙江中医学院教研室主任。...[详细]
潘连奎(1902—1976),幼名明宝,江苏吴江县震潭乡桑阳村人。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顿大学和密歇根医学院。1938年,应聘到绍兴福康医院(现为绍兴第二医院)任外科主任医师。1943年起,历任代理院长、副院长、院长直到退休。1946年,获美国基督教会资助赴美深造,在纽约、芝加哥、波士顿进修胸...[详细]
钱叔亮(1904—1977),乳名善初,字毓良,笔名苏林、阳生、重行等,嵊县剡源乡(今嵊州开元镇)杜塘村人。童年就读于嵊县瑠田、坎流和剡山小学,后考入杭州安定中学、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肄业)。1927年,加入国民党。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支部书记、总支书记、区委宣传委员、党团书记、城区...[详细]
钱象坤(1569—1640),字弘载,号麟武,会稽(今绍兴)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进谕德。朝廷党祸初兴,象坤漠然弧立,绝无依附。以亲老侍养,十年中强半家居。泰昌改元,官少詹事直讲,讲筵毕,见中官王安与执政议事即趋出。安使人延之,坚不入。时行立枷法,惨甚,象坤白上,...[详细]
祁彪佳(1602—1645),字虎子,又字幼文、弘吉,号世培,别号远山堂主人,山阴(今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出生于士宦藏书家之家。17岁中举人,21岁中进士,次年任福建兴华府推官。在任“治猾吏、访衙蠹、禁豪右、征刁讼、绝苞苴,做到弊绝风清”;在米价腾贵之时,又能严闭籴,搜积囤,压平粮...[详细]
祁承爜(1563—1628),字尔光,号夷度,又称旷翁、密士老人,山阴(今绍兴)人。明藏书家,万历三十二年甲辰(1604)进士。授宁阳知县。迁兵部郎中。官至江西布政使司右参政。 出身于官宦书香门第,少时喜读书,养成嗜书的癖好。结婚后,把妻子的陪嫁品拿去调换书籍。不幸遭火灾,半年所购,片楮不存。丝...[详细]
祁豸佳(1595—1670),字止祥,号雪瓢,山阴(今绍兴)人。祁彪佳从兄。明代书画家。明天启七年(1627)举人,以教谕迁吏部司务。明亡后,当局礼聘,却之,与董瑒、王雨谦、陈洪绶、罗坤等结“云门十子”社,日与老衲-相对,谈世外烟霞,间呼伶人奏丝竹,亲执管和之。后隐于梅市,以书画自给,萧山周行系...[详细]
七龄童(1921—1967),本名章宗信,绍兴人。著名绍剧演员。自幼随父入沪,7岁挂牌于老闸大戏院,以饰包拯演《寿堂》、饰刘成美演《后硃砂》而成名,有“神童老生”之称。1931年后,偕胞弟六龄童(章宗义)筹组同春舞台,从此流动献艺在沪、杭、浙西诸地。 博采众长,擅饰老生兼扮丑角,其唱腔韵味深...[详细]
祁理孙(1625~1675) 理孙醇谨长厚,班孙慷慨豪迈,兄弟两人友爱甚笃。有张煌言友魏耕,奔走四方,谋复明室,与理孙兄弟称莫逆。耕遭怨家密告谋反,并谓与祁氏兄弟有连,清吏遂围其家,索耕不得,逮理孙、班孙而去。兄弟争承其狱,卒以班孙遣戍辽左。理孙鬻产赴京师,谋为弟脱罪,金尽而狱不解。后班孙遁...[详细]
茹棻(1755—1821),字稚葵,号古香,会稽(今绍兴)人。父敦和为乾隆甲戌进士,湖北德安县同知。棻少时致力经史,博览群书,善制科艺。23岁为乾隆丁酉(1777)孝廉,乾隆甲辰(1784)状元,官授翰林院修撰,旋授三通馆纂修兼提调,《六书略》、《七音略》。任山西乡试正考官时,以提拔真才实学者为...[详细]
桑春荣(1802—1882),字柏侪,山阴(今绍兴)桑渎村人,寄籍直隶宛平。清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历国史馆协修、纂修、总纂,后外补河南道监察御史、四川道监察御史、云南临安知府,升迁贵州按察使、云南布政使、云南巡抚、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等官职。在刑部尚书任内...[详细]
商笙伯(1869—1962),名言志,号安庐,嵊县(今嵊州)长乐镇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任江西省湖口知县。在晚清、民国政府中从政数十年,洁身自好,学画不辍。民国初,在上海与名画家吴昌硕、王一亭、倪墨耕等过从甚密,艺术大有长进。在《东方杂志》上刊出的水墨画《荷花翠羽图》颇受好评。一二八事变...[详细]
商景徽,生卒年不详,字嗣音,明末清初浙江会稽人。明吏部尚书商周祚次女,商景兰妹,上虞徐咸清妻。有国色,博学工诗,诗逼盛唐,讲究格律,居然名家。清兵入关后,与夫偕隐,年逾八十犹吟诗读书不辍,其子女如徐昭华皆承母训,多才华,名重一时。著有《咏鵻堂诗草》(一作《承堂集》)。与夫合著《小学》一书,自一画...[详细]
商景兰(1605~1676),字媚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兵部尚书商周祚长女,抗清名臣祁彪佳妻。明末清初诗人,德才兼备,能书善画。其妹商景徽亦工诗。 万历四十八年(1620)适同邑祁彪佳(祁忠敏公)为妻,伉俪相敬,琴瑟和谐,时人以金童玉女相称。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攻下南京,彪佳投...[详细]
商为正,字尚德,号燕阳,明绍兴会稽人,父商廷试。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张元忭榜进士,试政都察院,选刑部贵州司主事。 有子商周祚,孙女为清初女词人商景兰。 适朝议改诸部主事为御史,遂任江西道监察御史,奉命巡按山东。寻兴疏浚胶莱河之役,六万民兵渍卤泥淖,积数日,虫生股胫,怨詈环噪,将倡...[详细]
商周祚:字明兼,号等轩,明绍兴会稽人。燕阳公(即商为正)之长孙,景亳公之冢子(编者按:即嫡长子)也。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举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张以诚榜进士,授邵武县令5载,廉洁如冰,因赔贴而致家产殆尽。入京,累官太仆寺少卿,四十八年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不征民间一钱...[详细]
竺绍康(1877—1910),字履占,号酌仙,又称“牛大王”,嵊县(今嵊州)金庭乡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秋,组织平阳党(平洋党),与王金发结成生死之交,从事反清革命。三十年,与谢飞麟等创办大同学社,参加光复会。次年任绍兴大通学堂襄理。后随秋瑾与徐锡麟联络会党,任光复军分统,商定在皖浙两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