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观 [唐][公元788年-839年]

  • 澄观(788—839),俗姓夏侯,字大休,山阴(今绍兴)人。唐僧,华严宗四祖。11岁依宝林寺霈禅师出家,14岁得度。此后遍访名山,寻求秘藏。肃宗乾元(758—760)年间,曾向润州栖霞寺醴律师学相部律,又依本州昙一律师学南山律,诣金陵玄壁学鸠摩罗什所译《三论》。此后于淮南法藏受《起信论疏义》,从...[详细]

陈公亮 [公元1912年-1984年]

  • 陈公亮(1912—1984),名铮,小名铁生,字公亮,绍兴人。1928年,人私立华北大学。1933年,人东京法政大学。1937年归国后,历任湖北省政府专员、浙江省政府五区税务处长。1940年,升任贸委会驻第三战区代表及闽、浙、皖、湘等五省总视察。1943年起,任财政部处长、局长,中央印刷厂总经理...[详细]

陈季侃 [公元1883年-1952年]

  • 陈季侃(1883—1952),名訚,绍兴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辛亥革命后出任甘肃皋兰道,力革时弊,严禁 。1920年,任甘肃省省长。1925年,任“五省联军”秘书长。抗战爆发后回故乡办中学,任董事长。抗战胜利后,任浙江省参议员、省通志馆编纂。新中国建立后,任职浙江文史馆。...[详细]

陈兼善 [公元1898年-1988年]

  • 陈兼善(1898—1988),字达夫,诸暨市店口镇人。1912年考入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并把赖以为生的几亩地作抵押,筹措学费,到北京高等学校求学。毕业后,历任上海中国公学校务主任、商务印书馆、上虞春晖中学校长及广东第一中山大学教授。1921年加入柳亚子、陈去病等人创办的南社。1928年4月间,...[详细]

陈麟瑞 [公元1905年-1969年,戏剧家、柳亚子女婿]

  • 陈麟瑞(1905~1969),又名陈林率,石华父,谱名乃祥,号瑞成,新昌县城关镇(今属南明街道)人。柳亚子女婿(柳无非的丈夫)。1928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先后留学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选读英美文学及戏剧研究。1933年回国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光华大学、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授、外文系主...[详细]

陈遹声 [公元1846年-1920年]

  • 陈遹声(1846—1920),字蓉曙,号骏公,诸暨枫桥人。早年师从俞曲园。清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松江知府。当地盐枭久为患,遹声到官,秘收其党人为向导,亲帅健卒飞驰百余里,捕获其首领,并绳之以法。松江地多低洼,数苦于潦,通声疏支河三十余,筹岁修费数万金,以利于农。父丧...[详细]

陈士铎 [清]

  • 陈士铎(生卒年未详),字敬之,号远公,山阴(今绍兴)人。先攻课艺,屡试不第,改学医学,遂成医家。治病多奇方,治愈患者甚多。救死扶伤,不受人谢,受民爱戴,名播四方。平生好著书立说,著有《内经素问新编》、《五丞辨证录》、《济世新方》、《历史医史》、《本草新编》等23种,多已散佚,仅存《辨证录》。...[详细]

陈石民 [公元1895年-1968年,蚕丝业教育家、实业家]

  • 陈石民(1895~1968),字锡昭,又名基陶。蚕丝业教育家、实业家。出生于嘉兴日晖桥,原籍新昌县西坑村(今属镜岭镇)。少年丧父,家道艰辛,发愤苦读,以第一名考入杭州甲种农校,每年获得第一名官费奖学金。毕业留校,并协助新昌县知事金城调查新昌土特产,写成《新昌农事调查》载入民国县志。1919年(2...[详细]

陈燮枢 [公元1874年-1958年]

  • 陈燮枢(1874—1958),字赞卿,又作赞钦,绍兴东浦镇人。早年在本地坐馆教书,后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协助徐锡麟办热诚学校,加入光复会,结识王金发等革命党人。曾任龙山法政学堂校长。绍兴光复后,任浙江临时议会议员、全国第一届众议院议员等,曾与杭辛斋等组织研几学社。建国后,致力于撰写辛亥革命史料...[详细]

陈威 [公元1880年-1951年]

  • 陈威(1880—1951),原名绍唐,更名威,字竞青,后改名公猛,绍兴东浦人。父静斋,上海正祥盛绸庄老板,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被日本正金银行聘为买办。公猛及其弟公侠(陈仪)得以留学日本。二十八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经济,在日秘密加入光复会。三十二年,考取丙午科举人,任清政府度支部军饷...[详细]

陈行 [公元1890年-1953年]

  • 陈行(1890—1953),又名健庵、春标,诸暨店口人。十六七岁时离乡外出谋生,结识河南随县知事言某,资助东渡日本学造纸,归国后再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化学。1917年毕业,考取官费留学生,入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学经济兼化学。赴美船上,结识宋子文,终成莫逆之交。1921年,获硕士学位毕业回国,历任汉口中...[详细]

陈宗器 [公元1898年-1960年,我国地磁学奠基人]

  • 陈宗器(1898~1960),我国地磁学家、地球物理学家。新昌县城关镇(今属南明街道)人,父为廪生,家境殷富。早年在新昌、宁波等地读小学、师范,并担任小学教员。1919年初自费留学日本,并参加中国留学生反对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中-行为--。因病于1920年回国,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工科,后又改入东南大...[详细]

戴法兴 [南北朝][公元414年-465年]

  • 戴法兴(414—465),山阴(今绍兴)人。家本贫困,父硕子,以贩卖苎麻为生。幼时在山阴市上卖葛,后为尚书仓部令史。因得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青睐,任为记室令史。义康得罪赐死,为武陵王刘骏征虏、抚军记室掾,南中郎典签,参军督护。刘骏即位,是为南朝宋孝武帝,法兴为南台侍御史,兼中书通事舍人。孝建元年(...[详细]

戴良 [明][公元1317年-1383年]

  • 戴良(1317—1383),字叔能,浦江九灵山下(今属诸暨马剑镇马剑村)人。自号九灵山人。幼年不屑科举,曾学医于朱震亨,学经史古文于柳贯、黄溍、吴莱,学诗于余阙。博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精于医学,尤工文辞。初为月泉书院山长。朱元璋定金华,邀讲论经史和治国之道,担任学正。不久弃官隐逸。元顺帝(13...[详细]

戴思恭 [明][公元1324年-1405年]

  • 戴思恭(1324—1405),字原礼,号肃斋,世居浦江九灵山下(现属诸暨市马剑镇马剑村)。明代医学家。父士尧为名医,自幼受家学熏陶,有济世活人之心,立志学医继承父业。时朱震亨医学负盛名,思恭徒步到义乌拜为师,潜心研究古代医学理论,学习医术。朱爱其才敏,尽以医术传之。因此“识日广,学日笃,出而治疾...[详细]

董希文 [公元1914年-1973年]

  • 董希文(1914—1973),绍兴华舍镇官华村人。1918年,随家迁居杭州。1932年起,入之江大学土木系、苏州美专、浙江国立艺专等校学习。1938年,在上海美专、湖南光陵国立艺专攻油画。1939年,随校迁贵阳、昆明,不久赴越南河内美专深造。1943年至1945年,到敦煌艺术研究所研究和临摹敦煌...[详细]

杜亚泉 [公元1873年-1933年]

  • 杜亚泉(1873—1933),原名炜孙,字秋帆,号亚泉,后以号行,别署伧父、伧叟、高劳,上虞县长塘人。自幼勤奋好学,16岁中秀才。清光绪十六年(1890)从何桐侯受业,后自学数理化和外文。二十年春,肄业于浙江省城崇文书院。应蔡元培邀任绍郡中西学堂算术教员,并兼教理化与日文。在上海创办亚泉学馆,发...[详细]

筱芳锦 [公元1910年-1973年]

  • 筱芳锦(1910—1973),原名陈灿齐,又名彩亭,绍兴人。12岁受业绍剧名角林芳锦,攻老生,改名筱芳锦。1931年,赴沪、杭、甬献艺。擅演老生和“ ”(济公、关公、包公),有“活 ”之誉。其“海底翻”唱腔,脍炙人口,为今绍剧演员所宗。新中国成立后,任绍兴同兴绍剧团团长兼艺委会主任,是中国戏剧协...[详细]

范寿康 [公元1896年-1983年]

  • 范寿康(1896—1983),字允臧,上虞丰惠镇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获教育、哲学硕士学位。1923年回国,在上海商务编译所任哲学教育,主编《中国教育大辞书》和《学艺》杂志,曾任学艺大学教务长、中山大学教授兼秘书长、上虞春晖中学校长、安徽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详细]

冯少白 [公元1911年-1980年]

  • 冯少白(1911—1980),又名洪隆、冯龙、冯萌东,诸暨城关镇人。杭州高级中学毕业。1928年冬,因逃婚赴日本,在明治大学、东京铁道学校学习,开始接触马列主义。九一八事变后休学回国,借读于广州中山大学、上海暨南大学,进步刊物《新启蒙》。1932年冬,再次东渡,弃文从武人日本士官学校。1935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