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金彩 女,一级演员。浙江嵊县人,1924年1月出生。1937年进科班学戏,工花旦。同年参加宁波天然舞台班底配戏演出。1941年到上海参加陈素娥、尹树春为首的戏班,演出于天潼戏院。1943年至1945年先后在姚水娟、傅全香领衔的剧团,演出于皇后、红宝戏院。1946年先后与金雅楼、尹树春搭档挑梁...[详细]
许菊香 (1916—1995) 女,演员。浙江省嵊县人。童年曾到上海吴淞第二永安纱厂做工。1931年1月,进嵊县后山镇白佛堂天蟾凤舞台科班学戏,师从生元(人称生元老生),工老生。1932年6月,随姚月明、范月楼、竺灵芝领衔的女班到上海,首演于永乐茶园。1935年1月至1937年12月,改演头肩...[详细]
许瑞春 女,一级演员。浙江嵊州人,1922年1月出生。1933年入嵊县黄泽文明舞台科班学戏,工老生。1937年5月,随竺素娥、孙妙凤为首的素凤舞台演出于上海老闸大戏院。1946年初在上海自组瑞春越剧团,与金雅楼(小生)、李慧琴(花旦)等合作演出于金门戏院。1947年3月起,在少卿剧团与筱少卿、...[详细]
杨海泉 男,二级演奏员。浙江嵊县人,1932年4月出生。14岁始,继父业在新兴舞台科班乐队学艺,在传统的锣鼓、曲牌方面打下坚实基础,并学会了弹、拉、吹、打多种乐器,17岁开始拉主胡(越胡)。经多年实践,他在伴奏中能根据人物的内心世界,准确烘托人物的喜怒哀乐,并能体现越剧各个时期唱腔过门的风格特...[详细]
杨琴芳 女,演员。浙江嵊县长乐镇人,1928年12月20日出生。1941年入科班学戏,并在嵊县、杭州、嘉兴、上海等地演出。1951年至1959年在金华市自力越剧团和金华越剧团为老生演员。1953年起担任团长。1954年参加浙江省首届戏曲会演,在《钗头凤》中饰陆游之母获演员三等奖。1955年进浙...[详细]
杨小青 女,一级导演。浙江诸暨人,1943年10月出生。1957年考入浙江越剧二团任演员,工小旦。曾饰演《抢伞》中的小香儿、《代代红》中的志成妹、《豹子湾战斗》中的小孙女等。她勤于练功,广学京、昆、婺、川等兄弟剧种表演手段,并刻苦钻研导演艺术理论知识,为以后成长为优秀戏曲导演打下扎实基础。20...[详细]
言秋士 笔名言渊。男,二级编剧。浙江绍兴人,1928年8月出生。浙江省舟山市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舟山市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戏曲志·浙江卷》编委、北京越剧艺术研究会顾问。1949年从事戏剧创作活动,任上海市新新、荣艺等越剧团专职编剧。1956年响应...[详细]
严维[唐](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正文,越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在世。 严维(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绍兴)人。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唐玄宗天宝(742—756)中,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详细]
姚镛(1191~?)(生年据集中《继周圹记》‘馀年将四十而鳏’推定),字希声,号雪篷,又号敬庵,剡溪(今浙江嵊县)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进士,理宗绍定元年(1228)为吉州判官。六年,以平寇功,擢守赣州。因忤帅臣,贬衡阳。嘉熙元年(1237)始离贬所。景定五年(1264)掌教黄岩县学。镛工...[详细]
姚宽,字令威,号西溪。会稽嵊县(今浙江省嵊县)人,宋宣和3年随父迁居诸暨,其子姚侃、姚仅为诸暨市浬浦镇陶姚村姚氏迁入祖。宋代杰出的史学家、科学家,著名词人。 姚宽聪慧异常,博闻强记,精于天文推算。其尤工词章,篆隶及工技之事。后来姚宽以荫补官。吕颐浩,李光帅江东的时候,都招姚宽致幕府中。奸臣秦...[详细]
姚启圣,字熙止,又字忧庵,浙江绍兴人。约生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13岁考取秀才。21岁游通州时,受当地土豪侮辱。姚启圣游说清军,声称愿以家财充军,得授通州知州,上任后,即处死土豪,再弃官而逃。后为救二少女,杀死两名清兵,不得已逃匿江湖。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入旗籍,隶汉军镶红旗。康熙...[详细]
姚水娟 (1916—1976) 女,演员。浙江省嵊县后山村人,原名姚文贤。1930年进群英舞台科班学艺,先工生,后工旦。开笔师父为男班演员竺焕泉,教得细、教得深。武功师傅为绍班的竺基焕,教得严、教得狠,使姚初入梨园就学得扎实的基本功。在科班后期又得女子越剧创始人金荣水的亲授,学会了几出“新衣戏...[详细]
姚素贞, 女,演员。1921年出生于嵊县下任村。1930年进坎头村“醒狮剧社”女班。1931年转入华堂镇大王庙大华舞台与尹桂芳、毛佩卿同师习艺,攻旦。1940年与王杏花同赴上海。后与徐玉兰同台献艺,徐玉兰的拿手戏《红楼梦》首次演出的林黛玉就是姚素贞扮演的。在40年代前期,她还与号称“越剧皇帝”...[详细]
姚万宪(?~?),字号不详,浙江会稽人。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乙丑科武举会试第一人。 此科共录取武进士100名。 武科举士到天启年也出现了一些科场舞弊的现象,如泄露试题、冒名顶替等等。为此,御史陈朝辅向熹宗提出:武举考试,一要监射公平,二要试题秘密,三要磨勘(对乡会试已阅试卷进行...[详细]
姚月明 (1917—1943) 女,演员。浙江省嵊县晋溪人,小名荷花。1930年进后山村群英舞台科班学艺,工老生。与竺素娥、姚水娟、王玉歧等同科。学艺时天赋不高,学“云手”迟迟不会,学耍棍棍常落地,屡受师傅竺基焕、赵洪奎责骂。但笨鸟先飞,多练多记,出科后成为闻名浙沪的文武老生。1932年6月,...[详细]
叶彩金(1917—1968) 女,演员。浙江嵊县黄洋人。1929年入女子越剧科班新新凤舞台,学花旦。1932年,进入以赵瑞花、魏素云为台柱的瑞云舞台,任二肩旦,努力学习赵瑞花的演技,艺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宁波初露头角。她嗓音清亮,唱腔和谐悦耳,柔中见刚,念白清晰;戏路宽广,不论青衣悲旦,文武花...[详细]
叶小宛 女,演员。原名叶林娟。1921年出生,浙江嵊县浦口镇上屋村人。1933年入科,初学旦、后工丑。1934年参加锦新舞台担当头肩小丑,后到上海与男班名丑张瑞丰同台献艺,得益匪浅。1939年与王杏花、赵瑞花、竺素娥合班演出。1946年应聘宁波天然舞台,被誉为“滑稽大王”。她是浙江少有的名丑之...[详细]
伊兵(1916—1968) 男,戏剧理论家、戏曲作家。原名周纪纲,又名周丹虹,浙江省嵊县人。肄业于杭州安定中学,自幼爱好文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家乡组织剧团,从事救亡活动,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去浙南红军游击队干部训练班受训,后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服务团副团长。皖南事变脱险后...[详细]
应丽芬 笔名秋素。女,二级导演。浙江嵊县人,1933年1月出生于上海。生长在梨园之家,从小受戏曲艺术的熏陶。1947年随父应荣芳学艺,工旦角。先做演员,后改导演。1952年参加上海荣艺越剧团。1956年响应党的号召,随团支援浙江省社会主义建设,落户舟山。1958年始历任荣艺越剧团副团长、舟山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