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福彭(1908—1982),湖州人。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后入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攻读医学,1939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40年回国,曾任云南大学医学院教授、山东大学医学院教授兼附属医院院长。1956年起任青岛医学院教授。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生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和研究工作,擅长...[详细]
沈光(591—618),字总持,吴兴人。陈亡后,家居长安。少骁捷,戏马,为天下第一。湖州建禅定寺,旗杆高十余丈,竿顶需系绳索,沈光口衔索,缘竿而上,直至竿顶,系绳毕,手足并放,凌空而下,以掌撑地,倒行数十步,时人号为“肉飞仙”。大业(605—618)中,应征为“骁果”,隋炀帝征辽东,以冲梯击城,...[详细]
沈涵(生卒年未详),字度汪,号心斋,晚年更号彖余居士,归安(今湖州)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编修,充任会试同考官。曾任东宫讲官、右庶子等职。后历官少詹事,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会试副总裁。五十三年,任湖广乡试正主考。不久,免职归居一年,奉命修密云城,竣工后放还。 沈涵在任以公...[详细]
沈怀文(409—462),字思明,武康(今德清)人。好玄理,善为文,以《楚昭王二妃诗》见称于世。南朝宋文帝时,历官尚书殿中郎。元嘉三十年(453),太子刘劭杀文帝自立,任中书侍郎。文帝三子刘骏起兵讨伐,刘劭命其作檄,不受,潜逃新亭,任竟陵王刘诞卫军记室参军、新兴(今江苏云台山以南、云中山以东地区...[详细]
沈家本(1840—1913),字子淳,别号寄簃,吴兴(今湖州)人。父丙莹,进士,曾任刑部郎中、贵州安顺府知府。清同治元年(1862)举人,任直隶(今北京市)、陕西司主稿,受刑部尚书潘文勤赏识。光绪九年(1883)进士,任奉天(今沈阳市)司正主编,兼秋审处坐办、律例馆帮办,后又升为协理、管理等。十...[详细]
沈节甫(生卒年未详),字以安,号锦宇,吴兴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授礼部仪制主事,历祠祭郎中。因事得罪尚书高拱,托病而归。起任光禄丞,逢高拱执管吏部,又托病避之。万历(1573—1620)初,出补尚宝司丞,移任本司少卿。旋即转任南尚宝卿。张居正之母入都,取道秣陵(今南京市),倾城送迎...[详细]
沈杰夫(1894—1975),名文荣,德清洛舍人。年轻时,有志于教育事业,曾开办蒙童馆,免费教育贫家子弟。1913年,乡中疫病流行,死亡无数,乃立志学医,拜-(今属桐乡)金子元为师。4年学成,回乡行医。看病不计酬金,对贫寒之家往往接济医费,深为乡人传颂。当时,各地医生均广收门徒以扩大影响,而杰夫...[详细]
沈金鉴(1866—1926),字叔詹,吴兴(今湖州)人。19岁府试获冠,补銮舆卫。历任海军直隶局会办,天津河防同知。参与镇压义和团,因功晋知府,曾任天津保甲总办、北洋巡警学堂总办等职。后调奉天新民府知府,继充京师地方审判厅推官。宣统元年(1909)调安徽安庆审判厅代理厅丞,旋升安徽提法使,191...[详细]
沈亮(404—450),字道明,武康(今德清)人。少时好学,有文才,不足二十,即被征为州从事。因弹劾会稽(今绍兴)太守孟顗不法,升任西曹主簿。后在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始兴王刘浚、南谯王刘义宣、随王刘诞等处任职。为官清正,深通史事,颇受宋文帝赏识,入朝为尚书都官郎。元嘉二十七年(450)卒于官。工诗...[详细]
沈林子(?—422),字敬士,武康(今德清)人。沈田子之弟。少有德行。一次,与众行于道,见路有遗物,众相抢拾,惟林子直去不顾。后投刘裕(即宋武帝)。21岁时,被封为资中县(今四川资中县)五等侯。 东晋义熙五年(409),参加讨伐鲜卑之战,参镇军军事,率军东西出击,皆大胜而归。后参中军军事,转...[详细]
明初南京富豪。南京(今江苏省南京市)人。原籍苏州(今江苏省苏州市),父名沈富。据传系分得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富户陆氏经纪产业而得其家财者。或传为由通蕃而豪富者,有田数千顷(每百亩为一顷)。明初与其弟沈旺为粮长,督一区之赋税。1370年(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率苏州(今苏州市)富民五百五十四...[详细]
沈谱琴(1873—1939),名毓麟,湖州人。清末留学日本,参加中国同盟会。回国后不久,湖州发生海岛教案,谱琴作为地方代表出面交涉。光绪三十三年(1907)捐资在湖州东门沈氏私宅创办吴兴女校。后任湖州府中学堂监督。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杭州光复,率学生武装占领湖州城,成立湖州军政分府,任临...[详细]
沈钦韩(1775—1832),字文起,号小宛,乌程(今湖州)人。居苏州木渎。清嘉庆年间举人,官宁国县训导。精史地之学,长于训诂考证,也能诗文,有《两汉疏证》、《水经注疏证》、《王荆公诗补注》、《花石湖集注》、《幼学堂诗集·文集》等。...[详细]
沈瑞麟(1875—1932),字砚裔,吴兴(今湖州)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举人,历任郎中、知府、道台等职。二十八年,任驻比利时公使馆随员。三十四年,以二等参赞官代理驻德公使职,兼任万国保护文艺美术版权会会员。宣统元年(1909),内调外务部,任参事。次年三月复出任驻奥公使。民国成立后,仍任...[详细]
沈邵(407—449),字道辉,武康(今德清)人。沈林子之长子。涉猎文史,袭爵驸马都尉,奉朝请。官拜强 将军,出任钟离太守,有惠政。入为通直郎,拜南中郎府录高参军,掌管府州之事。未到任,又为大将军中兵,加宁朔将军。彭城王义康被废,沈邵在庐陵王绍南手下任中郎参军。义康徙安城,沈邵任安城相。在任期间...[详细]
沈麟士(419—503),字云祯,武康人。少时家贫如洗,以织帘为生,但好学不倦,故人称“织帘先生”。及长,隐居德清吴羌山(又名乾元山)讲经,从学者近百人,各营屋宇依止其侧,时有“吴羌山中有贤士,开门教授居成市”之语。南朝宋昇明(477—479)末,太守王奂上表推荐,诏任奉朝请,不就。南朝齐永明六...[详细]
慎微之(1896—1976),吴兴(今湖州)人。沪江大学毕业后,曾留学美国本雪文尼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曾先后任沪江大学夜商学院教务长、之江大学教育系主任、教授等职。1958年到吴兴博物馆从事考古工作。1934年曾发现湖州钱山漾遗址。撰有《湖州钱山漾石器之发现与中国文化之起源》一文,为...[详细]
沈文阿(503—563),字国卫,武康(今德清)人。性刚强,力过人,且精于章句,博通经学。曾采先儒各家异同,自编《义疏》,写《三礼》、《三传》。察孝廉,任南朝梁临川王侍郎,累迁兼国子助教、五经博士。 侯景举兵反叛,梁简文帝遣沈文阿招兵援京。京师陷落,文阿与张嵊共保吴兴(今湖州)。兵败,文阿逃...[详细]
沈文季(442—499),字仲达,武康(今德清)人。南朝宋时封山阴县五等伯,位中书郎。父沈庆之为前废帝所杀,文季挥刀驰马杀出重围,遂免于难。泰始元年(465),宋明帝即位,复被起用,任黄门郎,领长水校尉。宋后废帝元徽初年,以秘书监出为吴兴(今湖州)太守。宋亡后仕齐,为侍中,领秘书监。南朝齐明帝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