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申甫 [公元1847年-1925年]

  • 潘申甫(1847—1925),德清曲溪(今钟管镇)人。中医世家,始于清嘉庆年间,其祖父鼎、父旭皆为名医。幼承家学,从事外科理论研究,尤以治疗痔疮见长,著名学者俞樾患痔疮,经多方医治无效,经潘申甫数次治疗即愈。俞樾赠“术精祝括”匾,从此,名噪沪、杭,医声远播皖、苏一带,慕名从学者达100多人。精治...[详细]

潘韵 [公元1905年-1985年]

  • 潘韵(1905—1985),原名趣琴,号趣叟,长兴人。1934年上海新艺术专科学校毕业,长期从事国画创作和美术教育工作。1940年起,先后任杭州国立艺专与浙江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解放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2年3月,兼任浙江省文史馆副馆长。 潘韵擅长山水画。初学北宋黄山谷与明代沈...[详细]

潘尊行 [公元1881年-1962年]

  • 潘尊行(1881—1962),名展翼,以字行,安吉递铺镇人。清光绪末贡生。宣统二年(1910),毕业于复旦公学英语专业。自1914年起,历任浙江省立第三中学(今湖州中学)教师、浙江图书馆编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南京国立编译馆编译;抗战期间曾任浙西第一与第二临时中学教师、浙西行署天目书院导师和南京...[详细]

闵齐伋 [明]

  • 闵齐伋(生卒年未详),字寓五,乌程(今湖州)人。自幼读书勤奋,好作诗文,以刻书为事。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主持采用朱、墨两色套印《春秋左传》,获得成功。后又改为五色套印,先后刻印经、史、子、集等一批古书及诸多戏曲、小说。因印刷技艺日臻完美,名声大振,与著名刻书著作家凌濛初齐名。著有《六书通》...[详细]

钱珏 [清][?-1703年]

  • 钱珏(?—1703),字霖玉,号朗亭,长兴画溪人。清康熙十六年(1677)举人,授陕西泾阳知县。在任期间,疏浚郑国渠,溉田万顷。擢为广西道监察御史。在巡视东城时,上疏言笞枚枷杻等刑具尺寸混乱,随意使用,规定凡郡县衙门,以刑具轻重、长短、广狭之数,刊木榜谕,违者严加追究。又疏言山西府厅0百姓钱粮事...[详细]

钱病鹤 [公元1879年-1944年]

  • 钱病鹤(1879—1944),本名鑫,又名云鹤,字味辛,吴兴(今湖州)南浔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4)中举。善书法、诗词。三十一年移居上海,后加入中国同盟会,试作漫画。历任上海诸报图画主笔,先后在上海《民权画报》、《民生画报》、《民国日报》及《申报》上发表漫画作品。其画作大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详细]

钱徽 [唐][公元755年-829年]

  • 钱徽(755—829),字尉章,吴兴(今湖州)人。唐贞元进士,为观察使樊泽幕僚,掌书记。元和初,任左补阙,后以祠部员外郎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知制诰,被宪宗称为长者。元和八年(813),改官司封郎中,赐绯鱼袋。九年,再拜中书舍人。十一年,因言语有违圣旨,罢翰林学士,降为太子右庶子、虢州刺史。长...[详细]

钱念劬

  • 钱念劬(生卒年未详),字恂,湖州人。清朝末年先后在中国驻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东京等使馆任职,后又任中国驻荷兰、意大利等国的公使。在民主革命影响下,秘密加入光复会。1911年,在湖州府中学堂任教,并参加辛亥革命。湖州光复后,曾代理校长之职。...[详细]

钱永贞 [公元1916年-1969年]

  • 钱永贞(1916—1969),女,湖州道场茅安前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1932年考入湖州福音医院护士学校,毕业后留院,在护理部工作。1941年12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太平洋战争,日军接管福音医院。永贞毅然离院,至长兴乡下行医。1952年,放弃自营开业的选择,自愿参加国家医院的工作。钱永贞医术高超...[详细]

戚蓼生 [清][公元1730年-1792年]

  • 戚蓼生(1730—1792),字念功,号晓塘,德清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三十九年任四川副主考,四十二年授河南正主考,旋调云南学政。四十七年出任江西南康知府,升福建盐法道。五十六年,迁福建按察使。五十七年冬卒于任。为人风流倜傥,喜饮酒,好谐谑。处事精明强干,案无留牍...[详细]

邱灵鞠 [南北朝][?-484年]

  • 邱灵鞠(?—484后),乌程(今湖州)人。少时好学诗文。初任州从事,举秀才,任州主簿,累迁员外郎。南朝宋时,殷贵妃亡,灵鞠献挽歌、挽诗三首,内有“云横广阶暗,霜深高殿寒”句,孝武帝称赏不已,除新安王北中郎参军。出为乌程令,郁郁不得志。泰始初,坐事免职。闲居数年,待褚渊荐明帝,委其著《大驾南讨记论...[详细]

沈洙 [南北朝][公元518年-569年]

  • 沈洙(518—569),字弘道,武康(今德清)人。少年好学,博闻强记。五经章句、诸子史书,无所不知,精《三礼》、《春秋左氏传》。初为湘东王国左常侍,后转中军、宣城王限内参军、板仁威临贺王记室参军,升尚书祠部郎中。 梁末,沈洙官任国子博士,与沈文阿共掌仪礼。陈霸先称帝后,历任员外散骑常侍、扬州...[详细]

沈瑀 [南北朝][公元451年-509年]

  • 沈瑀(451—509),武康(今德清)人。其叔父沈昶为建平王景寿谋反事被牵连入狱,因沈瑀陈情说理,始免罪,由是知名。初任州从事,奉朝请,得竟陵(今湖北钟祥)王子良引为府参军,任扬州部传从事。时,人多轻之。建康(今南京)令沈徽孚仗势欺人,沈瑀绳之以法,众官始畏服。子良卒,任刺史,因治理湖熟县(今江...[详细]

沈恪 [隋][公元510年-583年]

  • 沈恪(510—583),字子恭,武康(今德清)人。性深沉,有才干。南朝梁新喻侯萧映为郡将时,被召为主簿。萧映迁广州,沈恪随行,授中兵参军,常领兵平息叛乱。时,同郡人陈霸先在交州(今越南河内东北)、广州一带,沈恪与之甚相知。萧映卒后,沈恪回乡,陈霸先遣妻、子随其同行。不久,沈恪被补为东宫直后、员外...[详细]

沈炳震 [清][公元1679年-1737年]

  • 沈炳震(1679—1737),字寅驭,号东甫,归安(今湖州)竹墩村人。自幼读书勤奋,知识渊博,乡试八次,皆因言论激烈而未中,决意杜绝科举,专攻经史。著《九经辨字读蒙》12卷。后编《新旧唐书合钞》260卷,增补纠误,补新旧唐书之不足。此书问世后,当时许多著名学者都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合钞”实际上是...[详细]

沈不害 [南北朝][公元518年-580年]

  • 沈不害(518—580),字孝和,武康(今德清)人。幼孤,敏而好学,年十四补国子生,后举明经,仕南朝梁太学博士、庐陵王府刑狱参军、长沙王府咨议、汝南令。 陈文帝天嘉初年,沈不害任衡阳王府中记室参军,兼嘉德殿学士,曾上 书请立国学,又上表改定乐章。后为尚书义曹郎,升国子博士,领羽林监。太建元年...[详细]

沈承礼 [宋][公元917年-983年]

  • 沈承礼(917—983),乌程(今湖州)人。曾任吴越王钱鏐(907—931在位)幕府、处州刺史等职。钱元鏐以女妻之。任府中右职,出为台州刺史。钱弘佐袭位,掌管亲兵。后历任威武军节度使、两浙都钤辖使,在丹阳平定后,率兵抵建业(今南京),以功授福州节制。宋太平兴国(976—983)初,钱俶尽献浙右之...[详细]

沈冲 [南北朝][公元446年-496年]

  • 沈冲(446?—496?),字景绰,武康(今德清)人。初为卫尉五官,后转任扬州主簿。南朝宋大明间(457—464),任西阳王抚军法曹参军。不久,举秀才。还任抚军正佐,兼记室。泰始(465—471)初,以母老上启明帝,得任永兴(今江苏溧阳南)令,迁巴陵王主簿,除尚书殿中郎。后历官晋安王安西记室参军...[详细]

沈法兴 [唐][?-620年]

  • 沈法兴(?—620),武康(今德清)人。世代豪强,有宗族数千家。隋末,为吴兴郡守。隋将楼世干作乱,率兵围城,曾奉旨征讨。大业十四年(618),隋大臣宇文化及在江都(今扬州)杀炀帝。法兴以讨叛为名起兵,直奔江都。掩有江南10余郡地方,及至乌程(今湖州),拥有精兵6万。自称江南道大总管。旋闻越王杨侗...[详细]

沈复 [宋][?-1186年]

  • 沈复(?—1186),字得之,德清人。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乾道初年,以太常主簿应对,孝宗悦,迁官宗正丞。乾道七年(1171),以左朝请郎任直龙图阁、两浙转运判官,权工部侍郎,兼临安(今杭州)府少尹。次年正月,除户部侍郎。一日,进宫应对,孝宗问及官署财物、所用、方缺状况,一一奏闻,并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