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 [公元1898年-1978年]

  • 朱大可(1898—1978),名奇,别署莲垞。祖籍南京,因祖父曾为秀水(今嘉兴)巡检,遂寄籍嘉兴。父丙一,清末任宣平县知县。大可少时负笈南京农学堂,毕业后一度曾任上海《新申报》主编,并先后在上海务本女中、爱群女中、正风文学院、正始中学、大经中学、比乐中学及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南通学院等院校任教师、...[详细]

朱福诜 [公元1841年-1919年]

  • 朱福诜(1841—1919),字桂卿,海盐澉浦镇人。幼时聪慧好学,记忆力强,苦读10余载,通经书、医学和佛经。家贫,以教书为生,邑人张元济曾就读于门下。后以拔贡入仕,清光绪五年(1879)中举。六年成进士,授编修。历任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传讲,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十八年任会试同考官。二十三年...[详细]

朱馨谷 [公元1875年-1935年]

  • 朱馨谷(1875—1935),海盐澉浦镇孙湾村人。富有正义感,好打不平,一生为乡里做了不少好事,成为当地一位传奇性人物。1911年大旱,澉浦大部田稻颗粒无收。馨谷四处奔走,发动群众向上告荒,同时提出减租主张,与地主阶级展开斗争。后当局以“煽动民众造反”的罪名,将馨谷逮捕入狱。澉浦100多农民自发...[详细]

朱嘉 [公元1895年-1961年]

  • 朱嘉(1895—1961),字文侯,祖籍安徽,其父于清末任乍浦右营守备,遂定居平湖。专习国画,以卖画为生。1934年寓居上海,受聘为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教授。曾先后参加上海书画善会、宛米山房、蜜蜂画社、中国书画会等艺术团体。解放后,在上海画院任画师。1956年4月,应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善画虎、...[详细]

朱斐君 [公元1893年-1954年]

  • 朱斐君(1893—1954),名点文,号玉育,嘉兴栖真人。祖辈务农,后以酿酒为业。幼年从舅父胡少墀习医,19岁即在乡村挂牌行医。后在嘉兴城区芦席汇设诊所,因医术高明,人称“朱一帖”,为浙北名医。斐君极重医德,对于经济困难的病人,免费治疗,送诊送药。1933年2月,中共党员罗俊被国民党政府从上海移...[详细]

朱妙端 [明][公元1423年-1506年]

  • 朱妙端(1423—1506),女,字仲娴,又字令文,号静庵,海宁人。出身书香门第。年十三丧父,后嫁教谕周济,济死于福建光泽任所,她扶柩而归。晚年随子迁居江宁。她博览群书,善吟咏,驰名当时诗坛,著有《静庵集》、《自怡集》等。其诗写景抒情,词气和平,亦有忧国忧民、慷慨激昂之作,笔力雄健,称“闺品之豪...[详细]

朱起凤 [公元1874年-1948年]

  • 朱起凤(1874—1948),字丹九,海宁袁花人。出身书香门第,聪明过人,13岁能即席吟咏,15岁应童子试人选。17岁拜海盐名儒徐麟石为师,第二年补廪生。历任硖石米业学堂和国学专修馆教员、硖石图书馆馆长。1911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南京光复后,铁道专家徐骝良组织抢修铁路的铁道大队,随革命军北上...[详细]

朱其石 [公元1906年-1965年]

  • 朱其石(1906—1965),原名碁,又名宗悌、宣,字其石,以字行;别号桂龛、蒉龛、括苍山民、抱冰居士,嘉兴人。朱大可弟。幼从父朱丙一习书画篆刻,又受其舅父、书法家刘山农教诲,更因舅父结识寓沪书画名家,得吴昌硕指教,艺事日进,一时称为高手,名噪中外。历年刻印不少于六七千枚,多次在上海、南京等地举...[详细]

朱壬林 [清][公元1780年-1859年]

  • 朱壬林(1780—1859),原名霞,字礼卿,号小云,平湖人。少年家贫,刻苦力学。清嘉庆五年(1800),乡试中举。十六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工部主事。道光二年(1822)充云南副考官。历任员外郎、郎中。八年升山西道监察御史,时值运输河道淤塞,疏请开浚徒阳运河。十二年擢永平府知府,旋升清河道。...[详细]

朱瑞 [公元1883年-1916年]

  • 朱瑞(1883—1916),字介人,海盐武原镇人。幼年失父,赖母抚育,自幼聪明好胜。18岁肄业于秀水学堂,第二年补县学生员。后因酗酒滋事,离开海盐,往投族人朱福诜,得其援引,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南洋陆师学堂。三十一年毕业后回浙江,任浙江督练公所参谋处差遣,不久调任步队第二标执事官,同标...[详细]

朱生豪 [公元1912年-1944年,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诗人]

  • 朱生豪(1912—1944),原名文森,又名文生,学名森豪,笔名朱生、朱朱等,嘉兴人。1912年2月2日生于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三四岁时,即由叔祖母、母亲教读《三字经》、《神童诗》、《千字文》等。5岁入嘉兴开明初小读书,9岁毕业,得甲级第一名。1921年秋入嘉兴县第一高级小学就读。次年冬,母朱佩...[详细]

朱为弼 [清][公元1770年-1840年,嘉禾八子]

  • 朱为弼(1770—1840),字右甫,号椒堂,又号颐斋,平湖人。幼丧父母,以孝敬祖母名闻乡里。通经学,喜好金石学,尤嗜钟鼎文。清嘉庆二年(1797),阮元督学浙江,创办诂经精舍,聘请为弼参与修辑《经籍纂诂》,并为阮元所撰《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稿审释、作序、编定成书。嘉庆十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历员...[详细]

朱文叔 [公元1895年-1966年]

  • 朱文叔(1895—1966),桐乡濮院镇人。幼就读于翔云书院,后入当铺为学徒,工余手不释卷。主人见文叔勤奋好学,资助入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与丰子恺、杨贤江同学。毕业后赴日本深造。学成归国,执教于杭州师范学校。1921年,进上海中华书局,任中小学教科书,参与编纂、修订《辞海》。平生爱书成癖,好学...[详细]

朱兴圻 [公元1865年-1918年]

  • 朱兴圻(1865—1918),朱福诜子。中举后即派赴德国任使馆参事。回国后曾任雷州府知府。辛亥革命后应朱瑞邀,历任黄岩县、海宁县民事长等职。后任直隶永年县长,到职不久遇黄河决堤,县城被围。亲率所属巡视全城,取家中棉被堵塞城门,派船只援救灾民,开仓赈济。灾后,上司以擅自开仓去其职,并责其赔偿粮款,...[详细]

朱循伯 [公元1868年-1919年]

  • 朱循伯(1868—1919),名其镇,字少樵,号循伯、静皆、景庐,嘉善魏塘镇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拔贡。二十七年任江苏直隶州州判。翌年秋,其兄病逝,即返里嗣业从商。三十四年,嘉善组织商会,公举为总理,商会改组后续任会长12年。宣统元年(1909)夏被选为浙江谘议局议员。同年创办典业学堂,...[详细]

祝以豳 [明][公元1551年-1632年]

  • 祝以豳(1551—1632),字耳刘,号惺存,又号灵苑山人,海宁袁花人。明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知随州,内调为兵部郎中。日本入侵朝鲜,大司马石星主张招抚,他坚决反对,认为:如不出兵援助,坐视朝鲜被日本侵吞,最后势必危及我国。朝廷赞同他的主张,迅速出兵渡过鸭绿江,制止了日本侵略。后出任广东佥...[详细]

朱英 [公元1889年-1954年]

  • 朱英(1889—1954),字荇青,号杏卿,平湖人。早年受教于琵琶名家李芳园,勤奋好学,技艺精进,曾赴美、日两国演奏。1927年起,先后在国立上海音乐院、湖北师范学院艺术系任国乐教授,从教10余年,对音乐理论、乐曲创作和琵琶演奏颇有钻研。抗日战争期间,创作不少激发爱国热情的琵琶乐曲,如《哀水灾》...[详细]

陈才庸 [公元1913年-1942年]

  • 陈才庸(1913-1942),男,海宁硖石人。高小毕业去杭州印刷厂当学徒。1937年8月,因日寇侵华战争而停业回到硖石,与进步青年吴蔓华、史惜华等人一起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1月24日,在硖石沦陷前夜,与吴曼华等参加了省战地服务团,随团辗转新登、富阳、桐庐前线,救护伤、难民,开展抗日救亡宣传。19...[详细]

陈英 [公元1905年-2005年]

  • 陈英(1905-2005),女,原名陈云裳,海宁盐官人。1924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到延安。历任西北公路局重庆办事处出纳、上海永中保险公司会计、华东粮食局总会计、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财务会计等职。 ...[详细]

范璨 [清][公元1680年-1766年]

  • 范璨(1680—1766)浙江秀水人。曾任湖北巡抚。乾隆八年任安徽巡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