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化 [公元1918年-1943年]

  • 吴清化(1918—1943),女,原名庆华,原籍平湖县,生于北平(北京)。1930年随母迁居南京,后考入南京栖霞山师范。1935年秋,考入金陵大学,由大哥吴志恒(共产党员)介绍,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奔走于上海、南京,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被捕,在狱中始终坚贞不屈。七七事变后出狱,到延安参加革...[详细]

吴滔 [清][公元1840年-1895年]

  • 吴滔(1840—1895),字伯滔,号铁夫,又号疏林,石门(今桐乡)崇福镇人。自幼聪颖,无意功名,醉心艺术,终年杜门挥毫,不预外事。能诗善画,尤擅山水。山水取法高古,苍秀沉郁,水墨淋漓,一洗枯槁甜俗之习,卓然成家,名重一时。花卉墨色厚浓淡雅,无不适宜,恰似张伯安。晚年师法造化,雇舟沿运河北行,遍...[详细]

吴育英 [公元1920年-1949年]

  • 吴育英(1920—1949),又名宁,海宁盐官人。学生时期即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考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该行中共支部办有刊物《书声》,育英参与、发行。1941年初,被日伪逮捕,后获释。是年秋,调往昆明中国银行。育英团结同人,很快把上海-停刊的《书声》在昆明恢复出版。1946年4月调回上海。...[详细]

吴之振 [清][公元1640年-1717年]

  • 吴之振(1640—1717),字孟举,号橙子,别号竹洲居士,晚年又号黄叶老人、黄叶村农,石门(今桐乡)洲泉镇人。幼即聪颖过人,文才隽秀。清顺治九年(1652),13岁应童子试,即与吕留良定交,试后又与黄梨洲(宗羲)兄弟交往。举贡生,以赀为内阁中书,亦不赴任。性坦率豪爽,淡泊于名利。是时重宋诗,之...[详细]

夏荷生 [公元1899年-1946年]

  • 夏荷生(1899—1946),嘉善魏塘镇人。14岁到上海商务印刷厂当排字工,因工伤回家。夏家的厅堂曾开设书场,使他从小就受到评弹艺术的熏陶。在养病时,随伯父夏吟涛学说《倭袍》。16岁,拜擅说《描金凤》的名家钱幼卿为师,学习评弹艺术。秉性聪明,又有一副天赋的好嗓子,从师后虚心求学,不仅得到老师的真...[详细]

项定荣 [公元1908年-1987年]

  • 项定荣(1908—1987),字行健,嘉善魏塘镇人。1928年,国民党南京中央党务学校毕业。次年,被选为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执行委员,先后担任民众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训练部长及常务委员。1931年,参加国民会议,参与提议发表《废除不平等条约宣言》。1932年11月,浙江省抗日救国会会同商界同业公会搜...[详细]

项笃寿 [明][公元1521年-1586年]

  • 项笃寿(1521—1586),字子长,嘉兴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主事。因母年迈,不能在京就任,改任南京考功郎中。母故后,调职赴京。时张居正改革朝政,项笃寿屡与张居正意见不合,由兵部郎中贬为广东参议,即称病辞官归里。筑有万卷楼,收藏和刊刻图书,其藏书印有圣师、师孔及少溪主人、兰石主...[详细]

相望年 [公元1916年-1986年]

  • 相望年(1916—1986),嘉兴人。193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先后在广西农事试验场、甘肃农业改进所、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病害组和农学院等单位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1948年起,留学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植物系、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植物病理系。1953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克服种种阻力,毅...[详细]

夏之栩 [公元1906年-1987年]

  • 夏之栩(1906—1987),女,海宁人。1922年在湖北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青年团北方区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1926年,在中共江浙区委和中央机关工作。曾参加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929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回国后,两次被捕,...[详细]

谢友胜 [公元1894年-1952年]

  • 谢友胜(1894—1952),又名云舟,平湖渡船乡(今乍浦镇境内)人。1923年随惯匪鲁子云出入太湖洞庭山一带贩卖私盐,染上吸毒恶习。后至嘉善杨庙、松-家桥加入“清帮”。1931年回乡,在吴冲汇开茶馆,抽头聚, ,结伙贩毒。又私设香堂,收罗门徒,横行乡里,称霸一方。百姓激愤,联名上告,被判处8年...[详细]

许楣 [清][公元1797年-1870年,清朝货币理论家]

  • 许楣(1797-1870) 清朝货币理论家。字金门,号辛木。浙江海宁人。道光癸巳(1833)进士,官户部主事。著有《真意斋随笔》、《真意斋诗存》、《真意斋文集》、《钞币论》。以《钞币论》影响最大。其兄许梿(1787-1862),字叔夏,号珊林,癸巳进士,首为《钞币论》写序并加按语,成为该书重...[详细]

许梿 [清][公元1787年-1862年]

  • 许梿(1787—1862),初名映涟,字叔夏,号珊林,海宁长安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在山东平度知府任内,以吏事精敏,善决疑狱著称。7年共审结新旧案13600余件,多所平反,并著有《洗冤录详议》。后调守镇江,适洪水泛滥,亲率舟楫往来赈恤灾民,发放衣食,救活甚众。博通文字学、医学,著有《...[详细]

徐阿培 [公元1915年-1987年]

  • 徐阿培(1915—1987),平湖广陈镇三兴村人。15岁拜朱桂和为师,学唱“说因果”(钹子书)和“锣鼓书”。满师后,在茶馆、酒店说书卖艺为生。抗战胜利后,与陈金补、梁世龙等艺人一同参加松江钹子书艺人组织“永裕社”,不久即解散,各自走乡串镇,唱书谋生。1950年参加艺人学习班,翌年10月加入县农民...[详细]

徐灿 [清][公元1618年-1698年]

  • 徐灿(约1618-1698),字湘蘋,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 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详细]

许鸿宾 [公元1883年-1967年]

  • 许鸿宾(1883—1967),人称炳炳曲师,嘉兴人。出身戏曲世家,父祖辈以组织乐班,替婚丧人家吹打奏乐为业。鸿宾年轻时即继承家业,组织的乐班称“鸿宾奏”,成员为临时召集,无固定收入,但赖此为生。乐班除吹打奏乐外,亦演唱昆曲,脚本为许氏祖传。11岁开始跟父亲许少岩学习昆曲和练习吹笛。学笛严格讲究姿...[详细]

许姬传 [公元1900年-1990年]

  • 许姬传(1900—1990),号思潜,海宁长安人。幼受家庭熏陶,8岁随外祖父徐致靖读书。徐是戊戌变法重要人物,思想开明,讲授经史诗文以外,还教他弈棋、吹笛、唱昆曲、读小说。1919年到天津,在直隶省银行当文书。对京剧发生浓厚兴趣,经常向京胡圣手陈彦衡学习谭(鑫培)派声腔,并结交京剧界人士王瑶卿、...[详细]

徐骝良 [公元1878年-1942年]

  • 徐骝良(1878—1942),又名策、张策,号励身,海宁硖石人。早年留学法国,攻铁道专业,毕业于塔贝尔工程大学和巴黎铁道大学,通晓英、法、德多国文字,精世界语。归国后创办铁路讲习所,培养专业人才。清宣统二年(1910),代表清政府参加万国铁道会议,并周游欧洲,考察10多个国家的铁道工作。历任沪杭...[详细]

徐凌云 [公元1885年-1965年]

  • 徐凌云(1885—1965),字文杰,号暮烟,海宁盐官人。毕生从事昆剧研究。曾向沈斌泉、沈月泉、周凤林等请益,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擅长工架繁重的《安天会》、《芦花荡》、《嫁妹》等剧。1921年,昆剧全福班解散,凌云会同穆藕初等热心人士义演筹集经费,创办昆剧传习所,即仙霓社,为延续和振兴昆剧事业尽力...[详细]

徐律 [公元1914年-1967年]

  • 徐律(1914—1967),原名耀桢,平湖乍浦镇人。1927年秋,去上海华通书局当练习生。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参加抗日救国会。1934年人生活书店。翌年,与同乡青年陈敬箇等组织秘密读书会,是年5月,在法租界张贴抗日反蒋标语时被捕入狱。1936年秋,保释出狱,进新知书店工作,任《东流》杂志副主编...[详细]

徐明 [公元1920年-1946年]

  • 徐明(1920—1946),原名增祥,又名岩石,小名阿大,海宁盐官人。16岁到上海运输报关行当学徒,晚上进量才夜校学习。不久,参加抗日团体“救国会”和“华联同乐会”,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派往苏南农村。起初在无锡梅南以小学教师身份活动,后调到常熟县董浜区任区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