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振镛 [公元1852年-1921年]

  • 潘振镛(1852—1921),字承伯,号亚笙,又号雅声,别署 琴主,晚年号讷钝、钝叟、钝老人,嘉兴人。出身于绘画世家,祖父潘楷工花卉;父潘大临工仕女。幼年即染家学,六七岁时便能画人物。父亲去世后,为生活所迫,曾当过短期商店学徒。不甘就此消磨时日,仍专心习画。后从师钱塘名画家戴以恒,画艺日臻精妙,...[详细]

彭孙贻 [清][公元1615年-1673年]

  • 彭孙贻(1615—1673),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海盐武原镇人。博闻才辩,五试于学使,皆列第一,名噪一时。明崇祯十五年(1642)乡试,经同考官绍兴府推官陈子龙推荐,主司翰林院编修吴国华、吏科给事中范淑泰,皆极为赞赏,定为第一。未料因病不能终场,报罢。陈子龙对海盐知县刘尧珍说:“恨彭生不得...[详细]

彭孙遹 [清][公元1631年-1700年,清初官员、词人]

  • 彭孙遹(1631—1700),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清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得第一名,授翰林院编修。二十一年,充会试同考官。二十四年,迁国子司业,旋授翰林院侍读,进侍讲学士。二十七年,特简内阁学士,教习庶吉士,充政治典...[详细]

戚衮 [南北朝][公元519年-581年]

  • 戚衮(519—581),字公文,盐官袁花(今海宁袁花镇)人。少时聪慧,受《三礼》于国子助教刘文绍,成绩优异,19岁时被梁武帝选为扬州祭酒从事史。当时,国子博士宋怀方有儒宗之称,自魏带来《三礼疏》、《礼记疏》,秘而不传,临终前遗嘱:此书只能交给戚衮,如其不来,就随葬入墓。可见戚衮在儒林名望之重,兼...[详细]

钱棅 [清][公元1619年-1645年]

  • 钱棅(1619—1645),字仲驭,号约庵。钱士升次子。性格刚直豪爽,不善应答。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授南都兵部职方主事,后升吏部郎中,处理军政事能剔除旧弊,阻止宦官干扰,名孚众望,南都称“健决郎”。后改任文选郎,荐黄道周等70人,皆国内名士。后升广东按察司佥事,不久终养归里。著作有《南园...[详细]

钱旃 [清][?-1647年]

  • 钱旃(?—1647),字彦林。钱士晋子。崇祯六年(1633)乡试中举。性好客,善交游,不分贵贱,以礼相待,故宾客满门,名重于时。首倡“应社”,又入“复社”,与张溥、陈子龙等人交往甚密。筑有两别业,以贮藏金石书画,招待四方名士。崇祯末年,时局不稳,于是摒去声伎,研习兵法,刻《城守要略》一书。陈子龙...[详细]

钱宝琮 [公元1892年-1974年]

  • 钱宝琮(1892—1974),家琢如,嘉兴人。幼年在城区塔弄张子廉家塾读算学、英语等课。后入嘉兴府学堂。15岁考入苏州铁路学堂工程科。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考取浙江省公费留学生,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宣统三年(1911),获工程(理学)学士学位。1912年2月在浙江省公署任职,负...[详细]

钱陈群 [清][公元1686年-1774年]

  • 钱陈群(1686—1774),字主敬,号香树,又号集斋、柘南居士,世居海盐,祖父时迁居嘉兴。父钱纶光早卒,幼年由母陈书教读。18岁游京师,交游文士名人。清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雍正时任陕西宣谕化导使,后任侍读学士,入值内廷,充日讲起居注官,督学顺天。乾隆初年擢右通政使,仍...[详细]

钱崇润 [公元1886年-1927年]

  • 钱崇润(1886—1927),字泽人,海宁路仲(今属庆云镇)人。10多岁时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毕业后自费东渡,考入日本帝国大学医科,靠勤工俭学念完全部课程。回国后在上海开设诊所,后应聘到杭州任浙江病院内科主任,不久升院长。鉴于医学人才缺乏,又筹划奔走,创办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浙江医科大学前身)...[详细]

钱镜塘 [公元1907年-1983年]

  • 钱镜塘(1907—1983),名德鑫,晚号菊隐老人,以字行,海宁硖石人。自幼受祖、父熏陶,善画,能治印,爱好诗词戏曲。20年代客居上海,开始收-代金石书画,曾多次举办书画展销,经营数十年不辍,为当代收藏鉴赏名家。日伪时期,曾冒险购存不少宋元名画,使之免遭劫掠,其中有范宽《雪山图》、董源《山水图》...[详细]

钱南扬 [公元1899年-1987年]

  • 钱南扬(1899—1987),原名肇基,一作绍箕,平湖曹桥吴汇埭村人。1919年8月,考入北京大学国学门中文科,从许守白学戏曲,从钱玄同学声韵,从刘子庚学词,从吴梅学曲。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选择了民间文学和小说戏曲作为自己攻读的专业。求学期间,撰写了我国最早也是惟一的一部研究谜语的专著《谜...[详细]

钱能训 [公元1870年-1924年]

  • 钱能训(1870~1924),字干臣,魏塘镇人。幼承家教,博览群众,贯通经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中科进士,授员外郞。先后监察御史、广西副主考、奉天右参赞、顺天府尹、陕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值辛亥革命爆发,西安民众响应,能训自戕未遂,革命军医治后送出潼关。民国2年(1913)出任北洋...[详细]

钱士晋 [明][公元1577年-1635年]

  • 钱士晋(1577—1635),士升弟。明万历中由进士授刑部主事,平反冤狱者千百人。后出任大名府知府。崇祯时任云南巡抚,筑师宗、新化、弥勒、昆阳、三乡、板桥六城,疏浚河流,平息-,多有惠政。以劳瘁卒于官。著有《经济录》等。...[详细]

钱泰 [公元1886年-1962年]

  • 钱泰(1886—1962),字阶平,嘉善魏塘镇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优贡。1914年,法国巴黎大学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京师地方审判厅主簿。1915年,任-秘书兼统计司司长。1916年,任-参事。1921年以后,历任外交部条约司司长、国际司司长、驻西班牙公使、驻比利时大使、外交部...[详细]

钱泰吉 [清][公元1791年-1863年]

  • 钱泰吉(1791—1863),字辅宜,号警石,又号深庐,嘉兴人。自幼刻苦学习,与从兄钱仪吉时称“嘉兴二石”。清道光七年(1827)以廪贡生官海宁州训导,历时近30年。后主讲海宁安澜书院。咸丰十年(1860)春,太平军攻克杭州、占领嘉兴地区后,泰吉去安庆依其次子钱应溥,不久病逝。 钱泰吉喜积存...[详细]

钱仪吉 [清][公元1783年-1850年]

  • 钱仪吉(1783—1850),初名逵古,字蔼人,号衎石,又号新梧,一作心壶,嘉兴人。自幼好诗能文,12岁作《山赋》千言,深得诗人张问陶赞誉。清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选庶吉士,授户部主事,升刑科给事中。任职清廉耿正,曾稽察户部官员郭林坦捐纳舞弊一案,严拒贿赂说情,秉公办理,受到舆论称赞。后因...[详细]

钱应溥 [清][?-1902年]

  • 钱应溥(?—1902),字子密,别署葆真老人,嘉兴人。钱泰吉之子。拔贡出身,参加朝考得一等,用为七品小京官,分吏部,直军机。清咸丰十一年(1861)三月,曾国藩率军在安庆与太平军激战,招应溥入幕,助其起草文书。应溥才思敏捷,甚为得力,获重用,随其转战各地。太平军失败后,以参赞劳绩,清政府给以五品...[详细]

钱载 [清][公元1708年-1793年]

  • 钱载(1708—1793),字坤一,一字根苑,号萚石,又号匏尊、抱尊,晚号万松居士、百福老人,秀水(今嘉兴)人。清雍正十年(1732)乡试副榜。乾隆元年(1736)举鸿博,未用。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官《续文献通考》纂修、詹事府少詹事,后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上 书房行走,任《四库...[详细]

沈珪 [唐]

  • 沈珪(生卒年未详),嘉兴人。早年往来黄山贩缯,遇人教其制墨法,遂改行。沈珪制墨用松煤杂脂漆滓烧烟,制成的墨精黑发光,称“漆烟”。南唐李廷珪兄弟创“对胶法”制墨,秘不示人,以至失传,沈珪每以此为恨事。一次,沈珪在居彦实家造墨,因出灰池过早,墨皆断裂。居彦实以所用墨料精佳,不忍舍弃,便重新蒸浸出旧胶...[详细]

沈怡 [公元1901年-1980年]

  • 沈怡(1901—1980),原名景清,字君怡,嘉兴人。1912年秋,入青岛特别专门学堂中学部。1914年秋,转入上海同济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19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1921年赴德国德兰诗顿工业大学学习水利工程,获博士学位。1926年回 国,加入中国工程师学会、中国科学社;同年10—12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