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锄非,滦昌怀联合县第十四区(宝山寺一带)区长,1942年4月牺牲。张锄非在宝山寺一带开辟工作,先后组织当地群众成立了抗日救国会、妇救会、儿童团等组织,并建立了抗日游击队,和各村民兵组织。抗日活动在十四区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他们锄奸防特,镇压土匪恶霸。大好的抗日形势很快引起日伪讨伐队的注意。194...[详细]
张德恺,原名张金山,1907年生于湖北省孝感县小河镇联溪乡松林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张德恺少年时,家中节衣缩食,先让他到村塾读过几年书,后又送他到外地一个乡间医生处学医,希望他学成行医,以改变家境。由于家境每况愈下,日子一天比一天艰难,父母再也无力继续负担他的学医费用,而不得不让他弃医归农。张德恺...[详细]
张定宇,男,1963年12月生,现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拟任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他业务能力突出,勤奋敬业,敢于迎难而上。当首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转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后,当机立断组建隔离病区,采集病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送检,为实验室确认 赢得了时间。接诊新冠...[详细]
张沆度,字鹤樵,北鱼口村人,生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自幼聪明好学,写一手好文章,别具风格,不同一般,从不受旧学的束缚。他尤其善于书法。曾写杜甫的诗秋兴八首,刻在石上存藏在家中。 张沆度4岁中秀才;18岁嘉庆辛未年(1811年)中举人;道光九年(1829年)中进士。授任翰林院庶吉士。...[详细]
张倬甫(1898—1937)北宁铁路局总工程师 教授,号润田,河北滦县人,美国康乃尔大学毕业的土木工程师,渊思理尔大学工学博士。曾任东北大学、北洋大学土木系主任、教授,天津市政府工程顾问,山东省政府工程顾问等职。于1936年8月来青岛山大任教,任山大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教授兼主任。张氏为人正直严...[详细]
张汉庭(1922—1949),湖北天门马湾镇榨屋村人。1941年在干驿、马湾一带参加抗日斗争。1943年县南工委及办事处建立后,他在干驿一带的区中队当战士。抗战胜利后参加中原突围时,转入隐蔽活动。刘邓大军南下后,在天汉县指挥部干驿区中队归队,1949年3月随指挥部攻打汉川县城时牺牲。马湾镇 ...[详细]
张浩(1897~1942),男,字祚培,原名林育英、曾用名林仲丹,化名张浩、林春山、李生等。湖北黄冈人,是林彪的堂兄。 张浩于民国11年(192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最早的工人党员之一,曾是上海杨树浦部委第一任书记。 人物简介 192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赴苏...[详细]
张鹤田,1917年2月出生,河北省霸县人。1938年2月参加八路军,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抗日战争时期,张鹤田历任冀中军区第5军分区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宣传科科长、团政治处主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组织股股长。 (二) 解放战争时期,张鹤田历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三边军分...[详细]
张华,字冠军,学名张中冕,别名张子余、张萍化,1895年出生于湖北省钟祥市洋梓镇一富门之家。 1911年,张华赴武汉求学。当时的武汉正处于疾风暴雨的前夜。革命团体和进步书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民主思想广泛传播。张华在进步思想的洗礼中,逐步认清了中国社会贫困落后和愚昧的本质。他决心发奋读书,为“...[详细]
张获百,又名清正,1901年8月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城北面王家桥。他少时读私塾。后入县立八角亭高等小学,毕业后,在多云山下张河头作启蒙塾师。 1921年以后,黄梅旅外学生每年利用寒暑假回乡之机,在县城创办“书报流动处”、“阅报社”,销售进步书刊,传播革命思想。此时,渴求进步的张获百经常来县城看...[详细]
张建国,1916年出生,河北省南宫县人,1931年在校读书期间积极参加反日宣传活动。秘密组织“读书会”,193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1月任河北省直南(新)特委青年团巨鹿县委委员,1935年6月任河北省团直南特委委员兼青年团巨广工委书记,1935年11月任平乡县委团委书记,1937年...[详细]
张经伟,又名考佴,1888年生于湖北省天门县蒋场区赖场乡一个富裕农民家庭。他祖父有5个孩子,有田产50余亩,分家后其父得田10余亩。张经纬一家自食其力,农忙耕作,农闲行医、教私塾,可谓小康之家。 张经伟7岁入学,随父课读。他厌恶整天坐着读死书,讨厌封建礼教,敢作敢为。见父亲逼着学生磕头、经常...[详细]
张金修同志生平(1944-2010)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武警部队优秀指挥员和教育工作者,武警指挥学院原院长、正军职退休干部张金修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2月17日19时20分在天津市胸科医院病逝,享年65岁。 张金修同志1944年5月出生在河北省冀州一个农...[详细]
张继先,女,现年54岁,1989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湖北省、武汉市委员,湖北省职业病尘肺病鉴定专家。 2003年抗击“非典”时,时年37岁的张继先是江汉区专家组的成员,每天的任务就是下到各个医院排查疑似者。 现任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详细]
张俊(1885~1939) 张俊,河疃村人,1885年生于贫农家庭。迫于生计,于1918年赴法国做劳工。在此期间,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回国后于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积极参加党的活动,秘密发展了白光、陈瑞、陈岱、刘荣廷等十多名党员;先后在道东堡、东关北、河疃等地建立了地下党支部...[详细]
张君房(公元1001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北宋藏书家、道藏目录学家。字允方。若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景德二年(1005)进士,官尚书员外郎、充集贤校理。大中祥符中从御使台谪官至浙江宁海、钱塘县令。当时宋真宗崇尚道教,尽以秘阁所藏道教经书交付杭州,令戚纶等人校正。戚纶推荐他主其事。于是朝中所降道书...[详细]
张开福(1922—1946),湖北天门佛子山镇青山湖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3年参加渔北区中队,1945年5月编入新四军五师四十四团二营五连任机 手。抗战胜利后参加反内战斗争,1946年2月在河南王家店与国民党军队作战牺牲。佛子山镇 天门市辖乡。1975年名佛子山公社,1987年置坟禁...[详细]
张可曾,1909年9月出生,河北省抚宁县人。17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张可曾青年时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于1933年初加入“反帝大同盟”,同年8月被捕入狱。 1937年,张可曾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同年10月奔赴延安。 1940年,张可曾进入马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