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魁,字子选,成安史庄人,生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隆庆二年(1568年)20岁时中进士,任阳曲县知县,断案办事非常老练,就象已有多年经验似的。晋王倚仗势力强占民田,派丁派夫供自己使役,官吏们都不敢过问。袁魁到任后,不惧豪强,查退他强占的民田2万亩,民夫300名。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后来终...[详细]
袁重林(1923—1943),湖北天门马湾镇蒋湖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2年加入党组织。抗战时任新兴垸乡地下交通员,1943年元月24日在马湾场被敌捕捉,杀害于干驿白马庙。马湾镇 天门市辖镇。1974年前为干驿区马湾公社,1975年分设干驿和马湾公社,1979年两社合并为干驿公社,1...[详细]
袁子让(生卒年不详),字仔肩,号七十一峰主人。郴州(今湖南省郴县)人。明代音韵学家。 万历十三年(1585年)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授嘉定知州,转知眉州,政绩卓著,升兵部员外郎。精于等韵学,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撰成《字学元元》10卷,传于世。详疏无名氏《四声等子》所载等韵...[详细]
邸玉栋(1911—1942)中共冀鲁边区第1地委组织部部长 邸玉栋,1911年出生于河北省盐山县邸家楼村,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日本侵华期间坚持抗日斗争。1942年5月牺牲于东光县。 九一八事变后 1930年,考入盐山中学,在校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当“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到盐山...[详细]
岳海琴,生于1913年,北陈村人,是北陈村的第一个共产党员。岳海琴入党后,首先发动自己的家人入党,他的父亲、叔叔、婶婶、哥哥等先后入党。1942年,有位女党员要到赞皇报送重要文件,找岳海琴帮忙,他就派哥哥岳明琴套上大车,带上10多岁的侄女,盖上被子,让她们装作回娘家的妇女,经过了多个岗楼、道口的...[详细]
岳同会(1924—1943),湖北天门汪场镇金场村人。1943年参加革命,任天京潜县公安局通讯员。抗战胜利后参加反内战斗争,1946年9月,随廖学道、胡恒山转战鄂西,在荆门木马山与国民党军作战时牺牲。汪场镇 天门市辖乡。为市西南农副产品集散地。1956年属天门县第八区,1975年改汪场公社,...[详细]
于光汉同志生平(1912-2005)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劳动部副部长,国家劳动总局副总局长、党组副书记于光汉同志(正部级),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8月11日22时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于光汉同志(原名李怀珠)1912年9月23日出生于河北...[详细]
余海清(1914―1941)湖北麻城人。曾读私塾,后辍学务农,并协助父亲打铁。1930年参加由中共领导的麻城县独立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1年转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32年,随部队转战河南商城。1941年任新四军独立团团长。同年,率部在安徽定远县十八里岗与日军作战。战斗中...[详细]
喻建章,出生于1894年,黄陂县西乡喻家湾人。1911年到武昌投入学生军,1917年入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1919年毕业。1944年任湖北省军管区少将参谋长。于1969年逝世。 1894年生于黄陂县西乡喻家湾 1911年到武昌投入学生军 1912年入读湖北陆军小学校(三年...[详细]
余笃山(1887-1933),湖北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曾任红4军政委、11师政委。 大革命时期,余笃山在武汉参加工人运动。曾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是工人班领导人之一、学校中的活跃分子,曾反对王明等“左”倾观点,被称为“工人反对派领袖”。 1930年12月,余笃山受...[详细]
余天云,又名福生,1911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一日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紫云乡大余家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父亲余正启,继承祖业二斗田,一般年景收稻谷四担,遇灾只收二三担;另租种田铺余家族公田,一年只收三担谷子,一半交租;自家无柴山,每次行程十余里,到五岭山砍柴。母亲闵氏,系紫云张家河村王家...[详细]
俞照光,1906年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丰叶里(今属陶港镇)彭山村。7岁入本村私塾,接受儒家思想教育。1919年春以优异成绩考入阳新中学。 时值五四运动爆发,阳新中学进步师生奋起响应,数百人参加--,并掀起了“驱赶军阀走狗李知事”的斗争。他们还组织宣传队,散发传单,揭露军阀政府的-行径和帝国主义...[详细]
曾凡俊(1924—1945),湖北天门多宝镇团结村人。在本地襄河区参加革命,1944年9月任襄河联乡(区)罗汉乡乡长。1945年7月,在开展抗日根据地夏征工作时,被日伪军捉住杀害于杨家台。多宝镇 天门市辖镇。1948年为天京潜县第二区,1949年为潜江县第九区,1955年划归天门县管辖,设多...[详细]
曾广泰同志生平(1909-1994)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享受副省长级医疗、住房待遇离休老红军、原省林业厅副厅长曾广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4年12月6日18时30分在武昌逝世,享年85岁。 曾广泰同志是湖北省红安县人。他少年时代就受到革命组织和进步思想的影...[详细]
曾省吾,字确庵,湖广承天府钟祥县人。明代文人。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岁次丙辰进士,授富春知县,文林郎工部员外,太仆寺卿。 隆庆六年(1572年)岁次壬申,历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时蜀土司都掌蛮发动叛乱,其首领阿大、阿二、方三等盘距九丝山一带僭称王号,屡抗官兵,惊震三省。万历元年(1...[详细]
张晖(914-964),大城县南赵扶人。五代时期由普通士卒升任为怀州、郢州、耀州、沂州刺史。沂州任期满后由于政绩突出,当地官吏百姓上 书保举留任。不久改任冀州刺史。 宋朝初年,张晖随宋太祖亲征泽州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他率兵捷足先登,冲锋陷阵,叛乱平息后,升为华州团练使。建隆二年,宋太祖召张晖...[详细]
张百策(1920~2005﹒4),原名张强,河北滦县人。 194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8月,受上级党组织的指派,他与人出冷口与信修汇合于磨盘山,到青龙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斗争,先后任突击组长、区长等职。因他机智勇敢,弹无虚发,是名不虚传的神 手;无论是诱敌深入,还是追击敌人,他的两条...[详细]
张昌岐,字凤楼,一名任侠,苗族,1900年9月17日出生于湖北省来凤县土堡乡三光坪村一个贫寒的教师家庭。父亲张晴峰,考秀才未第,在家以教书为业。叔父张玉卿,也是未第秀才,擅长诗文。张昌岐幼年受到父亲、叔父的严格教育,养成了为人正直,爱憎分明,乐于助人的性格。18岁时题写︰“知多世事胸襟阔,识透人...[详细]
张超,字子并,今河北任丘北人,东汉末年的文士。擅长草书。 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与张郃是老乡,是否有亲属关系不详)。张良的后裔(《后汉书·文苑传》),还有一说是张耳的子孙(《新唐书·世系表》)。车骑将军朱儁的别部司马,黄巾之乱时从军。存有赋、颂19篇(《后汉书·文苑传》)。张超相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