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映臣,1918年农历12月8日出生,湖北省红安县人。1931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罗映臣历任乡共产主义儿童团指导员、红军军部通信班长,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二) 抗日战争时期,罗映臣历任新四军第4支队司令部通信排排...[详细]
卢文钦,又名文清、文卿,1905年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城北的垄坪山乡。 黄梅县位于鄂东边陲,南临长江,北依大别山,与安徽、江西接壤。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黄梅是全国较早成立党组织、燃起无产阶级革命烈火的县份之一。1923年,19岁的卢文钦,风华正茂,他不安于封闭的山乡生活,看不惯地主豪绅作威作福,...[详细]
鲁云成(1919—1943),湖北天门小板镇罗湖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不久,任天南办事处横东乡游击队战士。1943年10月,他受派到京山执行任务,返回途中在本地被伪大队长抓捕,在小板遭杀害。小板镇 小板镇位于天门市东南方,东经113°12′ ,北纬30°26′,西距天门市区约4.5公里,东...[详细]
吕基淳(1914—1938),河北景县人,中央航校第三期毕业,1937年抗战军兴,吕基淳所属第四大队奉命守卫南京,8月24日于南京上空击落日机一架,同月26日在天长再击落两架,9月4日及7日分别又在上海、太湖各击落一架,战果辉煌,获颁四星星序。 1938年2月18日,日军飞机38架空袭武汉。...[详细]
吕俊生(1907~1970年) 邢台县南石门镇前青峪村人,吕俊生自幼家境贫寒,13岁因生活所迫,到武安县学徒钉鞋。后又被人雇佣收买羊皮、当长工。上山西、下河南,历经坎坷磨难。1937年,八路军东进太行山,他毅然投军抗日,参加了八路军一二九师部队。 他豪放刚烈,见义勇为,入伍后吃苦耐劳,英...[详细]
吕式梿(1823-1905),字荔峰,大城县薛王文人。其先祖吕震(九世传人)因“慷慨好施,独力捐资建子牙河桥”而家道中落。 兄弟二人,其居次。吕式梿天资聪慧,16岁时被选送国子监就学。咸丰十一年(1861年)秋,与胞兄吕式枚同应乡试,皆为举人。同治二年(1863年)会试,又中进士,为二甲第二...[详细]
吕晓韬(1893—1938),河北河间人,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三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副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四师五二一团上校团长。 汉族,1893年出生于河北河间,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三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副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陆军第八十四师五...[详细]
马光山(1909—1941),湖北天门彭市镇冯庙村人。1939年12月参加革命,曾任襄北游击队大队长,1941年6月负伤被俘,宁死不屈,被敌砍掉双臂,活埋于陶潭黄家小垸。彭市镇 天门市辖镇。为天门市和仙桃市邻界地区物资集散地。1955年设彭市区,1966年为横林公社所辖镇,1975年与横林分...[详细]
马贵(1857-1941),字世卿,河北涞水县人,祖居北京。身材矮小,两臂过膝,体态宽厚,不擅言语。以开永义木器厂为业,人称“木马”。后世以其武功出众与董海川另一弟子马维祺齐名,并称“二马”。因喜画蟹,并乐以画赠人,故又有“螃蟹马”之称。十八岁拜尹福为师,并得师爷董海川亲授,故而造诣颇深。走转掌...[详细]
马明德(1917—1946),湖北天门汪场镇石潭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1年在渔南区杨家河岭一带任财经股长。1946年5月参加中原突围时,在别家台被敌人捉住杀害。汪场镇 天门市辖乡。为市西南农副产品集散地。1956年属天门县第八区,1975年改汪场公社,1979年并入蒋场公社,设管理...[详细]
马南坡(1940-2008),大城县宋纪庄人,中国佛教协会居士,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画院院士,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陶然书画院院长。 马南坡出生书香门第,自幼酷爱书画艺术,擅长动物画,画驴尤精,素有画驴大师之称。作品经常在海内外发表、展览并被收藏,出版有《马南坡画集》、《马南坡书法集...[详细]
马能义(1922—1944),湖北天门蒋场镇蒋场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先后任郑滩乡通讯员,南港乡联队长。1944年冬,请假回家时被捕,越狱时被敌伪开 打死。蒋场镇 蒋场镇(Jiangchang Zhen) 天门市辖镇。是市境棉花集散地。1956年为天门县第八区,1958年改称公社,198...[详细]
满桂(1594年—1630年),宣府(今河北宣化)人,祖籍山东兖州府峄县(今枣庄市),明末抵抗后金的著名将领。满桂从小练习骑射,入伍后以军功先后任总旗、百户、守备。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后,逐渐崭露头角,历任游击、参将等职,天启四年(1624年)署总兵衔,是宁远之战、宁锦之战的明军主要...[详细]
毛炎炳(1907—1975)男,马港镇松港村(原朗山村)人。上士。1925年被国民党抓壮丁入通城县保安大队当兵。1937年9月赴上海参加淞沪抗战。他随“八百壮士”被英租界囚禁在上海胶州公园“孤军营”。1941年12月下旬,数百日军突袭“孤军营”,毛炎炳先是被押去挖沟、修铁路,后转入南京老虎桥第一...[详细]
马任平同志生平(1917-2012) 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的离休干部、原省顾委委员、开封地委书记马任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2月12日在郑州逝世,享年95岁。 马任平同志是河北平乡人,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河北省平乡县战委会组织部长、主任、区长,南和县...[详细]
马松亭(1895—1992),原名寿龄,以字行,经名阿卜杜?拉希姆,北京人。中国近现代“四大阿訇”之一,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毕生致力于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事业,创办了著名的成达师范,为中国回族文化与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名誉院长等职。...[详细]
马维祺《西元1847年-1875年》,河北定兴人,董海川之徒,八卦掌代表人物之一。马维祺家中在北京城东便门开设维记德煤炭厂,绰号“煤马”。同治年间,董海川因年老,离开肃王府,曾经住在马维祺家中三年,这段时间,马维祺专心跟随董海川练功,功力精进,因而以武艺闻名北京。他擅长风轮掌、点腿及翻背捶,有“...[详细]
马文奎(1913-1975),保定跤界无人不知无人不哓,童年时与清真寺街摔跤名师常东升(花蝴蝶)为街坊,跤友,师兄弟,经长在一起练功摔打,相互切嗟,加上恩师跤壇前辈张风岩大师指教,功力跤技大增威震保定三里五乡无人能敌。后来在和全国很多高手聚集切磋技艺几乎没有对手。 由于社会原因,常东升(花蝴...[详细]
马玉堂(1872.3~1959.4),字子重,河北省安平县子文镇人。形意拳著名传人,他生性耿直,待人忠厚。师兄弟送他“钻天猴”绰号,并被编入“江源奇侠传”中,成为小八侠之一。 马玉堂生于1872年3月,后迁居河北省新城县北关,1959年4月卒于北京,享年87岁,作为形意拳著名传人,他一生为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