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翔 (1914-1990) 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第二炮兵司令员。 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1914年8月出生在浏阳县张坊区人溪乡虎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投身湖南农-动。1928年12月加入共青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详细]
张 禹(?-前5年),字子文,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东)人。西汉丞相,封安昌侯。 幼年喜欢卜相。年轻时学《易经》、《论语》。不久却通晓熟悉,有许多弟子,被推荐为郡文学。 甘露中(前53-50年),张禹得到太子太傅萧望的赏识,试做博士。 初元中(前48-44年),诏令禹授太子《论...[详细]
张云逸(1892~1974) 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原名张运镒,又名张胜之。头苑镇上僚村人。出生于贫农家庭,7岁时进本村私塾念书,刻苦攻读,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小学毕业后因家庭经济拮据,无法继续升学,为了谋生,他到广州投靠当军官的同乡赵士槐,当上一...[详细]
张玉泰生于1965年,山东济南人。1987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2001年参加全国微标设计大赛荣获“全国十佳设计师奖”,并参加了2001年7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授奖仪式。原人大副委员长程思远、全国政协常委高占祥等为获奖者颁奖。2002年参加国际图形设计竞赛,经过6...[详细]
张振福,1967年生,河南郸城人,毕业于河南教育学院艺术系,现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周口市第一、二届人大代表、《龙都书画》特聘编委、龙都书画院名誉院长。 张振福的泥塑作品有写实的,也有...[详细]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详细]
张志公 著名语言学家。 1918 年生,大安村人。 1945 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外文系。现任民进中央常委、招待局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外语学院教员。历任海南大学副教授、香港华侨大学教授。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室主任。《语言学习》杂志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详细]
张之万(1811-1896)字子青,南皮南街人。四岁开始读书,十八岁进学。道光十九年(1837)丁西科拨贡。十九年(1839)以七品京官分刑部学习行走。二十年(1840)中庚子科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会试,以一甲一名状元第,授翰林院修撰。 二十九年(1849)充任湖北省副才官。咸丰元...[详细]
张仲景,字玑,东汉著名医学家。约生于桓帝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卒于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 张仲景少年时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医学有极大兴趣,从史书中受到古代名医扁鹊的影响和启发,又曾拜同乡著名中医张伯祖为师,对于当时那种追逐权势名利、不精究医药方...[详细]
张子清(1902-1930),名涛,别号寿山。桃江县板溪乡人。中国工农红军早期著名将领。1912年张考入长沙陆军芝芳小学,1920年任岳阳镇守使公署上尉副官。1922年参加平江兵变,失败后潜回家乡组织游击队,进行反军阀的斗争。1924年,张奔走于长沙、武汉、上海之间,与郭亮等中国早期革命活动家结...[详细]
又名展获,春秋时柳下(现平阴县店子乡展洼一带)人。父无骇为鲁国司空。他先在柳下做小官,后因秉性刚直,不愿与赃官同流合污,辞官隐居柳下。他足智多谋,才能出众。常分析国政,谈论兵法,常做一些济贫解困的事,人们又称他柳下惠。展禽的弟弟展喜在鲁国为官。鲁僖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35年),鲁国大旱,庄稼枯...[详细]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是北宋王朝的第八代皇帝,19岁继位,53岁退位,为帝34年,赵佶具有书法、绘画才能,鞠蹴(足球)也踢得很好,堪称宋代风流天子。 徽宗在书法、绘画上造诣颇深。其正书称"瘦金书",长于花鸟画,所谓"徽宗鹰"、"徽宗鹤"更是传世佳品。他很重视学校教育,设置书、画...[详细]
早年经历 宋仁宗天性仁孝,对人宽厚和善,喜怒不表现于外表。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封为庆国公。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封为寿春郡王,讲学于资善堂。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兼中书令,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进封瘅王。九月初八,册封为皇太子,任参知政事李迪兼太子宾客。十四日,朝拜...[详细]
宋哲宗赵煦(1076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北宋第七位皇帝(1086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祐”。在位15年,享年24岁。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详细]
宋神宗,英宗长子,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英宗赵曙长子。嘉佑八年(1063)受封光国公;后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淮阳郡王;治平元年(1064)进封颍王。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神宗,时年20岁。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后,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详细]
赵百元,(1870-1909)号殿一,商水县邓城乡张湾村人,清朝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武进士,官至御前侍卫。同年(公元1870年)出生的名人: 万道同 (1870~1958)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 阚舜臣 (1870~1946)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 倪嗣冲 (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