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光 [唐][公元657年-711年]

  • 陈元光(657—711年),光州固始人,据明万历癸酉(1573年)《漳州府志》:“陈元光,字廷炬,号龙湖。其先河东人,后家于光州之固始,遂为固始人。生于显庆二年(657)二月十六日。”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 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详细]

陈玉成 [公元1864年-1926年]

  • 陈玉成(1864-1926),字燠人,今太芝庙乡人。清同治三年(1864)八月生,附贡生,应举不第,弃学习医,名阉遐迩。戊戌变法前夕,协助樊锥组织南学会邵阳分会。变法失败,受清廷查禁,与樊锥、石公溥赴金陵-两江总督刘坤一,得刘资助,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留日,在东京商业专科、千叶医科、明治大...[详细]

陈岳书 [公元1900年-1971年]

  • 陈岳书(1900—1971),平阳钱库大树下村(今属苍南新安乡)人。1923年在上海三友实业社工作。当年被派往新加坡推销中国货。不久,和金天放等发起创办温州旅星洲同乡会(后改新加坡温州会馆)并任副会长。1925年在新加坡创办上海书局。抗日战争中多方募款、献金,支援抗战。1947年以后,接办侨南公...[详细]

梅福 [汉][公元前44年-44年,宜丰三大先贤]

  • 梅福(前44~44年),字子真,南昌人。据青云谱定山村《梅氏族谱》记载:“梅福公祖籍安徽凤阳府寿州,今之安徽寿县,向归九江郡辖。”梅福少学于长安,后补南昌县尉。西汉永始元年(前16年),汉成帝(刘骜)封王太后之侄王莽为新都侯,爵位益重,势倾朝野,而京兆尹王章,秉性忠直,讥刺权贵,为当权者所诛,天...[详细]

陈玉元 [公元1923年-1978年]

  • 陈玉元 (1923~1978) 陈玉元(女),新田县城关镇人,适金盆圩乡徐家村。民国32年至解放前夕,在新田城乡教小学。1951年开始仍从事教育工作。自1961年下期至1978年病逝,陈玉元兢兢业业在边远农村为农家子女舌耕育人。 徐家公社新民小学,没有校舍,以既漏又窄且阴暗潮湿的碓屋...[详细]

陈藻 [公元1901年-1942年]

  • 陈藻(1901—1942),原名友藻,字子芹。河北庙村(在龙港镇)人。家中世代务农,7个兄弟中,他居长。其父虽为农民,却深憾当地民智闭塞,文化落后,见陈藻从小颖悟,偏爱数学及格致(声光化电等科学)等读物,就决心培植他上进。陈藻天性淳朴、务实,中学毕业时,同学大多报考政法科目,以图他日捞得一官半职...[详细]

陈政 [唐][公元616年-677年]

  • 陈政(616-677年)父陈犊,字克耕,祖籍山西河东,隋朝将领陈果仁之子,驻守河南光州,隋朝末年说服陈果仁以五万精兵降唐,唐高祖李渊平定天下,功拜玉钤卫翊府中郎将,封开国元勋济美嘉庆侯,原配卒,陈政为陈犊与魏敬之子,排行第三。陈政 唐朝前期河东人(今山西)。开辟漳州的将领之一,青年时随其父陈犊攻...[详细]

陈治 [公元1884年-1944年]

  • 陈治(1884-1944),字焕文,陈玉成之子,清光绪十年(1884)四月生。6岁入私塾,12岁随父学医,14岁即一人支撑永春堂药店,一度颇为兴旺,后破产。宣统二年(1910)随父外出谋生,因写得一手好小楷,从文书干起,逐渐升为江华县厘金局局长、广东湘军第二师军需主任、江西上犹县县长。民国l5年...[详细]

陈质平 [公元1905年-1984年]

  • 陈质平(1905~1984) 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外交部”顾问,清澜镇南斗村人。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商科,后出国留学,1930年毕业于纽西兰大学政治外交系。回国后,曾在军统局工作。1937年任军事委员会参事,1938年任西南运输处处长。1944年派驻加尔各答总领事。1946年后,...[详细]

陈致清 [公元1889年-1934年]

  • 陈致清(1889-1934) 陈致清,字明德,今太芝庙乡社中村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九月生。 民国l5年(1926)9月,易易乡农民协会成立,陈致清任委员长。不久由省农运特派员邬建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l2月,任中共宝庆县第二十一支部——太芝庙支部书记,领导易易乡农民向 地主、...[详细]

陈志仁 [公元1929年-1988年]

  • 陈志仁(1929~1988) 翁田镇龙头村人。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参加琼崖纵队,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文昌县东阁乡青年联合会主任、团总支书记,八区团委书记,县团委部长、土改队长,海南垦殖分局人事科科员,海南区党委垦殖部干部科干事、副科长、海南松涛水利工程局组织科副科长,中...[详细]

陈致远 [公元1886年-1964年]

  • 陈致远,又名能虑,字吉恒,县在城厢(今上梅镇)青石街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生。幼因家贫辍学,从事牧羊。19岁始得从兄陈润霖之助,就读长沙明德小学补习科,半年后升入明德中学,学满五年毕业。宣统三年(1911)考取官费出国留学,入日本千叶医科大学学习。经2年预科5年本科毕业,留校实习3年继续深...[详细]

陈祖恒 [公元1929年-1948年]

  • 陈祖恒(1929-1948):南漳县肖堰区陈家垭人。1947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江汉军区四分区步兵十三团一营七连当战士。1948年11月,随部队到南漳薛坪与国民党七县县大队作战时被俘。敌人用铁丝穿他的肩锁骨,口鼻灌辣椒水,严刑逼陈供出军情,陈宁死不屈,在转弯头乡被杀害。同年(公元1...[详细]

陈祖仁 [元][公元1314年-1368年]

  • 陈祖仁,汴粱(今河南开封)人。字子山。生于元延祐元年(1314),卒于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至正二年(1342)左榜状元。授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累官翰林院直学士、侍讲学士、中书省参议,至正二十年,帝欲重修上都宫阙、大兴工役。陈祖仁上 书进谏:上都被毁,皇帝日夜痛心,“然而...[详细]

崔安潜 [唐]

  • 崔安潜,生卒年不详,字进之,河南人,为唐朝宰相崔慎由之弟。出身名门,早年进士及第,唐懿宗咸通年间,一直官运亨通,历任观察使、忠武军节度使,镇守许州,曾率军镇压过黄巢起义军及以王仙芝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崔安潜病逝后,被朝廷追赠为太子太师,谥贞孝。崔安潜工诗,今仅存诗《报何泽》一首。...[详细]

崔备 [唐][公元747年-816年]

  • 崔备(747-816),字顺之。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崔元翰榜进士第三人。曾任工部尚书。唐宪宗元和六年(811)任礼部员外郎,终工部郎中。唐朝建中进士第,为西川节度使判官,终工部郎中。诗六首。同年(公元747年)出生的名人: 齐映 (747~795) 唐朝宰...[详细]

崔敦礼 [宋]

  • 崔敦礼,河北人。字仲由,本通州静海人,居溧阳。与弟敦诗同登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历江宁尉、平江府教授、江东安抚司干官、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淳熙八年(1181)卒,官至宣教郎。有宫教集。 爱溧阳山水,买田筑室居焉。其著作《刍言》编凡分三卷:上卷言政,中卷言行,下卷言学。同名人物: 崔敦...[详细]

崔敦诗 [宋]

  • 崔敦诗,今江苏南通人,与兄崔敦礼均为绍兴进士。文才敏赡,著有《玉棠类稿》、《西坦类稿》等。...[详细]

崔宫氏 [公元1896年-1949年]

  • 崔宫氏(1896—1949),霍邱县塘下村人,革命烈士。 崔宫氏出身穷苦农家,自幼随父母讨饭为生,20岁与阜南县人崔金普结婚,仍然四处乞讨流浪。民国35年(1946),崔宫氏随丈夫回阜阳县南乡崔吴庄(今阜南县城郊区民安乡)定居。 民国36年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路过阜阳县南乡,建立...[详细]

崔日用 [唐][公元673年-722年,唐朝宰相]

  • 崔日用(673年-722年),唐朝人,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人,唐朝宰相。 崔日用是进士出身,因得到宰相宗楚客举荐被任命为新丰县尉,崔日用遂成为宗楚客的亲信,在太子李显复位为唐中宗后被骤然擢升为兵部侍郎,中宗李显暴崩后,遂投靠临淄王李隆基-,并在相王李旦即位为睿宗后升任宰相。入相月余便因与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