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崐涛(1887-1918),名建藩。醴陵人。保定陆军速成学校毕业。同盟会会员。先后任广西新军学兵营骑兵队队长、混成协骑兵营管带。武昌起义随赵恒惕出师援鄂,后移军南京,任第八师骑兵团团长。1913年参与“二次革命”,赴蚌埠、徐州前线作战。事败,亡走日本,肆业早稻田大学。1916年返国,任湖南护国...[详细]
柳五亭,长沙县高桥镇高桥村方塘冲人,系烈士柳直荀之父。他学贯东西,曾执教日本陆军士官大学,娶日本女子为妻。兹有他流传于民众中的一些传说,记录他势力一方,保护一方,惠泽一方的感人故事。 据和他接触过的村民回忆,他家只有几亩田,并不是拥有上百上千担租的大地主,他是一方绅士,受人敬仰的绅士,如今周...[详细]
刘霞,字竹寒,号家奇,1899年9月18日出生于湖南省耒阳县坪田乡。父亲刘厚仁,是个忠厚老实的篾匠。刘霞8岁即入私塾读书,1918年考入省立第三中学,1922年考取北京大学,1923年在北大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年秋,因家境困难,刘霞被迫辍学,回到耒阳,一面教书,一面从事革命活动。1925年春,中共...[详细]
刘兴珍(1921.5~)出生于河南省辉县市。1943年3月参加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村武委会主任、辉县二区武委会主任、辉县武委会主任。1948年调河南叶县任县武委会军事股长。1949年任洪县武委会军事股长。1949年参加长江支队南下,任县武委会副主任、副队长,到苏州后又调上海南下服...[详细]
刘秀祥 男,汉族,198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他被当地人称为“贵州第一孝子”,2008年以“千里背母上大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2012年大学毕业后,他回县从教,将所有的精力和收入都投到了学生身上。他走遍所有的村庄,只为通...[详细]
刘阳生(1904年3月1日-1938年8月5日),抗日将领,字茂林,湖南省衡东县草市镇丫塘村人.属湘军一系,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五岁丧父,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在舅父的扶助下,读了两年私塾,1926年6月,被选送到军官队(湖南干部学校)学习,在抗日战争中屡立奇功,后在武汉会战中壮烈殉...[详细]
刘尧民(1898——1968),字治雍,笔名有林不肯、伯厚、郁生等,出生于云南会泽县一个地主资产阶级的书香家庭。启蒙时,父亲教读《尔雅》,说要造就大学问,搞汉学问,此书必须读通。11岁入“爱国小学”学习新知识,也读旧的典籍。14岁时,已熟读《四书》、《五经》。厥后到昆明读了一年中学就退学回乡自修...[详细]
刘乙光(1899-1986),又名书之、昌校,别字耆五,永兴高亭乡泥秋塘村人。 1917年,刘乙光在资兴县读高小。1918年,考入衡阳第三师范,毕业后在县内湘阴堡口黄家当小学教师。1924年,考入国民党广州陆军学校学习,1926年转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是年冬毕业分配到南京军校任上尉...[详细]
刘永坚(1961.11.01-),电子对抗专家。湖南省冷水江市人。1982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和军事学硕士学位。现任空军研究院某所高级工程师、复杂航空系统仿真国防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长期从事航空电子对抗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工程研制工作,主持完成了20多项国家、军队重大科研...[详细]
刘有才,(1939年11月~),教授。196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政治系。1964年至1976年在焦作市十一中任教;1977年至1978年,在开封师院信阳分院任教,1978年任信阳师院政教系党总支书记;1983年10月,任信阳师院副院长;1987年4月,任信阳师院党委副书记;1991年3月,任信阳师...[详细]
刘争(1900~1931) 字移觉,化名王和鼎,湖南南县人。民国16年(1927年)后到上海,在沪东华德小学任教。民国19年6、7月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地下革命活动。次年1月17日被捕,2月7日被秘密杀害于龙华。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童寯 (1900~1983) ...[详细]
刘仲华(1965.3.14-),男,茶学专家,湖南衡阳县人。1985年、1988年于湖南农学院茶学本科、硕士毕业,2014年获清华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详细]
刘祖春,1914年生,凤凰县沱江镇人。 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1935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参加一二九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奔赴山西参加抗日游击队,任山西太原抗日救国总动员委员会政治指导员。1938年5月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大毕业后,为华北新华日报社特派记者,...[详细]
李渭璜(1902-1931)湖南衡山人,广州农讲所第五届毕业生。曾任衡山农运特派员,岳北农工会秘书长,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任游击给队司令、红军师长。1931年在江西莲塘战役中牺牲。 ...[详细]
李维国(1886~1975),字猷章,郴县(今苏仙区)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长沙由彭邦栋、焦达峰介绍参加同盟会,秘密进行反清活动。常向家乡亲友寄赠《洞庭报》、《警世钟》、《黄帝魂》等宣传革命的书刊,欲唤起民众救中国。 民国2年(1913),获公费赴美国留学,进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详细]
李为衡,字公度,1915年7月生,云南普洱县人。1936年考入省立云南大学文史系,毕业后考入齐鲁大学(今山东大学)文科研究所做研究生,师从著名的史学大师顾颉刚,攻读中国历史地理。毕业后留在该所任助理研究员。1943年赴重庆,担任云贵监察使李根源的秘书,协助其校对、标印《曲石诗录》。1945年8月...[详细]
李文香,又名李佐民,1879年8月5日生于湖南省宜章县近城区(今城南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在幼年时期,靠父亲打短工的微薄收入,读上了私塾。16岁时,考入县学。后在本村以教私塾为生。 20世纪初,各地开始兴办新学堂,宜章县城也办起了一些新式学校。李文香受聘先后到宜章县城的新式学校县立小学师...[详细]
李希,男,汉族,1956年10月生,甘肃两当人,1975年7月参加工作,198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 1975-1976年甘肃省两当县云屏公社知青 1976-19...[详细]
李校堃(1964.02.28-),男,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专家。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人。1996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教育部药学教指委生物制药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转化医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