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五 [公元1888年-1979年]

  • 王云五(1888~1979)广东香山(今中山)人,祖籍南朗王屋村。 名鸿桢、字日祥、号岫庐,笔名出岫、之瑞、龙倦飞、龙一江等。1907年春任振群学社社长。1909年任闸北留美预备学堂教务长,1912年底任北京英文《民主报》主编及北京大学、国民大学、中国公学大学部等英语教授。1912年,由胡适推...[详细]

王镇恶 [晋][公元373年-418年,东晋著名将领]

  • 王镇恶(373年6月11日-418年3月7日),前秦丞相王猛之孙,前秦灭亡后归晋,成为东晋名将。王镇恶官拜征虏将军,封爵汉寿县子,曾助刘裕平定叛乱,灭亡后秦。义熙十四年(418年),随刘裕次子刘义真留守长安时王镇恶被沈田子诬陷斩杀,享年四十六岁,追封龙阳县侯,谥号壮侯。 人物生平 早年经...[详细]

王振宗 [清]

  • 王振宗,字昌子,清朝时期学校教师,王无瑕的曾孙,王期的长子。幼年母亲去世,有祖母张氏抚养他。祖母去世,父亲王期哀痛万分,几近疯癫。他勤心侍奉,极尽孝行。振宗年幼就聪明伶俐,且十分好学。在行弱冠礼之前就补弟子员。弟弟王扬宗,天资聪慧,为文能成一家之言,概是王振宗督促有力之功。 曾祖父王无瑕留有...[详细]

王羲之 [晋][公元330年-361年,东晋著名书法家]

  • 书圣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代表作有《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详细]

韦昌明 [唐]

  • 韦昌明,龙川人(现龙川附城)。史载:秦末略定南越,从关中徙民至粤,使与土著杂居,而龙川有中县之民四家,即韦、官、任、赵。韦家传至韦昌明时,已三十五世了。 韦昌明少时聪明好学,工诗赋。青年时曾居板圹大石岩攻读。唐朝长庆四年(公元824年),昌明中进士及第。他是东江子弟第一个中进士的人。  ...[详细]

卫立煌 [公元1897年-1960年,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 卫立煌(1897~1960)又名辉珊,字俊如。安徽庐州义兴(今属合肥市郊区)人。1916年到广州,投入以朱庆澜为省长的广东省防军,后任孙中山广州大本营警卫团排长;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团长、旅长、副师长、师长。土地革命战争开始后任第九军副军长兼第十四师师长、第十师师长、第十四军军长、鄂豫皖边...[详细]

微子 [商]

  • 微子,商末周初朝歌人,本名开,汉时称启,帝乙之长子,因母贱,不得嗣,封于微。“微”是微子的封国,原在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后微子又迁到山东梁山西北,所以那里也称为“微”。作为帝辛的庶兄,微子看到帝辛沉湎于酒色,不理政治,官吏相效犯法,官官相护,犯法的人又常常捉不到,政治腐败,引起民众的反抗,数次向...[详细]

温带雄 [公元1883年-1911年]

  • 温带雄(1883—1911年),号瑞兰,紫金县中坝良庄人。出生于农民家庭。自幼喜读《春秋》,谈兵法。青年时,受“洪门会”首领温子良影响,认为要推翻清王朝统治就要学好军事本领,跻身军界。1905年春,温带雄考入广东虎门讲武堂。毕业后,任广州花县县学教习。1907年6月,调任新军两广水师提督李准...[详细]

翁式亮 [公元1880年-1938年]

  • 翁式亮 字文史(1880~1938),多祝镇人。广东陆军速成学堂毕业。曾任速成学堂学兵营排长、队长。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9月自三多祝率众举义,参加光复惠州之战。后随陈炯明入广州,任循军团长、都督府陆军司参谋。1912年任广东陆军步兵学校监督、校长(少将衔)。1920年12月任粤军司...[详细]

温国瑛

  • 温国瑛(?-1935年),号辉石,紫城镇温屋巷人,清末附贡生。废除科举后,温国瑛到广州优级师范学校深造。民国5年(1916年)毕业后,出任紫金县劝学所长。在职期间,积极筹集经费兴办学校,至民国9年,全县私立小学发展到96所,并开办短期师范班,培养师资。几年后,他调到紫金县立第一高初两等小学校...[详细]

翁万达 [明][公元1498年-1552年,南粤先贤]

  • 翁万达(1498―1552),字仁夫,号东涯,明·揭阳鮀江都举练村人(今属汕头市升平区鮀浦镇),幼家境清寒,读书于家乡附近之龙泉岩。嘉靖4年(1525)中举人,次年(29岁)登进士,授户部主事,数年后升员外郎、郎中。嘉靖13年(1534)出为广西梧州府知府,数年之间,声绩大著,有“治...[详细]

温敬尧 [公元1906年-1955年]

  • 温敬尧(1906—1955年),紫金县中坝镇良庄村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在五华元坑高小毕业后,回良庄任教,并组织起农会,任农会长。1938年冬,紫五龙河地下党员钟立青等到中坝,成立了紫五龙河地下交通站,温敬尧参与革命活动。1945年1月,温敬尧组织了一支15人的游击队,会合东纵东进...[详细]

温丽生 [公元1898年-1932年]

  • 温丽生(1898—1932年),又名利生,紫金县龙窝区竹径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以裁缝谋生。1924年春,参加礼坑乡农会,后组织起竹径乡农会,任会长,并建立有30多人的农民自卫军,兼任队长。1927年10月,加入中国0。1928年1月,温丽生率30多人配合红二、四师攻打龙窝民团,出击慎...[详细]

温玉柱

  • 温玉柱 温玉柱,1943年9月生,廉江市石城镇牙英石村人。 1961年7月参军。1973年,加入中国0,历任班长、排长、侦察科长、团长。 1979年2月,时任团长的温玉柱率领165师495团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战绩显著的495团荣立集体三等功。战争结束后,升任165师副师长。1980...[详细]

温子良 [公元1871年-1944年]

  • 温子良(1871—1944年),紫金县中坝镇良庄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青年时代参加了洪门会,封号鸿山,先后在本县和海陆丰等地发展洪门会员,进行反清活动,受清0通缉,出走南洋,在南洋参加了同盟会。1910年,温子良回国,任中坝农民首领,投身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翌年11月19日,他率队配合周锋光...[详细]

吴复古 [宋][潮州八贤]

  •  吴复古,生於揭阳县的蓬洲都(今属汕头市)。父吴宗统为翰林院侍讲,他为皇室教授。因双亲去世,归揭阳结庐守墓3年,并设帐课徒。事後离家到潮阳县麻田山(今属潮阳市)筑远游 吴复古 庵,云游四方,广交学人,尤与苏东坡兄弟最为知交,常一起研讨庄子和老子的学说。苏东坡曾为他作《远游庵铭》并赠诗数首。...[详细]

武汉臣 [元]

  • 武汉臣 元代戏曲作家。济南(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字号不详。作杂剧12种,今存《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李素兰风月玉壶春》、《包待制智赚生金阁》 3种。(后二剧《元曲选》作武汉臣撰。《录鬼簿》武汉臣名下未著录,息机子本《元人杂剧选》作无名氏撰)《虎牢关三战吕布》仅存残曲,余皆佚。《散家财天赐老生儿...[详细]

吴华 [公元1913年-1988年]

  • 吴华(1913-1988年) 雷高镇大群村人,出生于广州市。1931年在中山大学读书时曾参加0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1935年12月,在北平中国大学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过著名的“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4月加入中国0。1937年6月受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派到广州开展青年运动...[详细]

伍来成

  • 伍来成,增城新塘沙贝村(今新何村)人。原是新塘火车站工人,大革命时期,积极参加0领导下的革命活动。 1926年加入中国0,任增城第一个0组织新塘支部的-。时值省港大-期间,他带领支部成员在工农群众中积极活动,建立了粤港澳同德工会新塘分会,传播马克思主义,支持省港大-,支持广东国民0北伐。19...[详细]

吴佩孚 [公元1874年-1939年,民国十大军阀]

  • 吴佩孚,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吴佩孚为人的信条是:“不贪财,不好色,不纳妾,不0。”大量史实证明,吴佩孚是言行一致的。吴佩孚上马作诗,下马读书写字画画,熟读《易经》、《春秋》,在军阀中很特别。有日本政要探询他有无东游日本的意思,他的回答是“我连租界都不住,哪能去日本!”英、美等国银行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