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仁瑀 [宋][北宋开国功臣]

  • 马仁瑀(约于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在世)夏津人。膂力过人,勇猛善射。被后周太祖郭威召为将军。高平(今山西晋城一带)之战周军失利,形势危急,马仁瑀跃马出阵,引弓搭箭,毙敌数十人,周军声势大振,遂大败后汉军。960年(宋建隆元年)宋太祖即位,马仁瑀被授为都指挥使,随太祖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后出任密州(今...[详细]

马应彪 [公元1861年-1944年]

  • 马应彪(1861—1944),乳名马味。广东香山县沙涌乡(今中山南区)人。香港先施公司创始人。少时家贫,1880年赴澳洲,初在矿山淘金,继种蔬菜,后设小肆于雪梨出售蔬菜。1890年开永生、永泰生果栏。1892年,与友人在悉尼创立永生公司,专营各埠土产及中国杂货,业务发达。及回国探亲,娶霍静山牧师...[详细]

马允登 [明][公元1547年-1591年]

  •  马允登(1547—1591)字叔先,明代东光郑庄人,工科给事中马汝松之子。马10岁能撰著文辞,13岁入县学。于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历任山东齐河、河南安阳、沁阳县令,官至湖广布政司右参政等职。马初到任齐河时,适逢一件命案,此案拖了数年,冤屈了不少无辜者,也没抓到真正的凶手。马屡次微服私访...[详细]

马镇寿

  •  马镇寿 马镇寿,1933年8月生,安铺镇人。高级农艺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58年华南农学院土壤农化专业毕业后,到安徽省农业厅工作。历任技术员、副科长、科长、副总农艺师、高级农艺师,兼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遥感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土壤资源调查和土壤改良工作,...[详细]

马致远 [元][公元1250年-1324年,元曲四大家]

  •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元代戏曲作家。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行省务官(一作-省务提举)。又曾加入过书会,并与书会才人合编过杂剧。生平未详,但从他自己的散曲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他在年轻时写诗曾献上龙楼,热衷过进取功名。然而他仕途并不显达,因此动了终焉计,晚年退...[详细]

马子荣 [公元1906年-1928年]

  • 马子荣(1906-1928),又名马石兰,高潭镇杨梅水村人。幼时丧父,孤儿寡母,生活艰苦,七八岁时就随母上山下地劳动。11岁时得私塾老师关照,减免学费,允予就读。五年后,经先生举荐,子荣被聘到中洞塘肚村教书。 民国11年(1922),黄星南、杨国辉等人酝酿组织农会,到中洞串连时,首...[详细]

妹喜 [夏]

  • 妹喜,妹音读“mò”,一名末喜,末嬉,有施氏女,有施氏原为喜姓。夏朝末代国王夏桀姒履癸的宠妃。生卒不详。夏桀代有施氏(今山东省腾县),有施氏是东方小国,国弱力薄,不敢与夏朝为敌,表示愿意称臣纳贡。夏桀乘热凌人,不准有施氏投降,一定要血洗有施氏,有施氏探知夏桀是一位好色暴君,投其所好,选了美女妹喜...[详细]

梅益 [公元1913年-2003年]

  • 梅益(1913年生),原名陈少卿,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城(今湘桥区)。1935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5年在上海与周扬、周立波、徐懋庸等人创办《文学界》月刊,1937年加人中国0。1937—1942年,在上海主编《每日译报》、《华美周刊》,并筹办新四军江淮大学及南通学院。1942—1945...[详细]

门炳岳 [公元1891年-1944年]

  •  门炳岳 字湘文(1891-1944)-陆军中将。河北东光县于集乡程庄人。毕业于保定军校。历任南京军事参议等处任参谋长、旅长、师长、军参谋长、骑兵第七师师长;抗日战争开始后,任骑兵第六军军长兼第七师师长、包头防守司令、绥西警备司令、军训部骑兵监等。1944年8月在重庆病逝。...[详细]

孟观 [晋][?-301年]

  • 孟观(?—301)字叔时,西晋冀州渤海郡东光人。 孟观自幼嗜学,精通天象、历法。晋太熙元年(290)政权渐次落入太后之父太尉太博杨俊手中。永平元年(291)贾后与楚王司马玮合谋杀杨俊,并废太后杨氏为庶人,孟观助之有功,升为黄门侍郎,官阶为五品,并封为上谷郡公。此后,宫廷内杀戮之风愈演愈烈,...[详细]

孟鸿升 [清]

  • 孟鸿升为人勤俭肯干,不辞劳苦,一年四季奔忙于城市与乡村之间,贩卖大捻布。经过多年的劳动,他积蓄了一些钱财,于同治九年(1870年),在济南城内开设了瑞蚨号布店(后改名瑞蚨祥)。 他以经营土布开始,逐渐生意兴隆,就到上海、青岛、天津等地设立连锁店,经营规模逐渐扩大,经营品种也日益增多,增加了绫罗绸...[详细]

孟洛川 [公元1851年-1939年,著名商人]

  • 孟洛川(1851~1939) 名继笙,字洛川。山东省章丘市刁镇旧军人。著名商人。祖辈为地主兼商人。1869年18岁开始经商时,即到北京负责庆祥、瑞生祥等企业的经营。从此一生掌管孟家企业。他在涉足企业的最初20余年间,生意有较大发展。1893年(光绪十九年)和1896年,先后在北京大栅栏和烟台开设...[详细]

孟云卿 [唐][公元725年-?]

  • 孟云卿(725或726~?) 唐代诗人。祖籍平昌(今分归山东陵县、商河、临邑等县),籍贯河南(今洛阳)。据元结《送孟校书往南海序》推断,其生年约在开元十三年(725)或十四年,卒年不详。家贫少孤,早年耕读嵩阳,年二十而学成。天宝中应举不第,肃宗乾元元年(758),客游长安,曾和杜甫相晤,杜甫有《...[详细]

孟子 [春秋战国][公元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

  •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被认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详细]

麋竺 [三国][?-220年,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安汉将军]

  • 麋竺(又作糜竺)(?—220年),字子仲。东海朐县(今江苏连云港西南)人。原为徐州富商,后被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与其弟麋芳拒绝曹操的任命而跟随刘备,在刘备最潦倒之时给予刘备很大的帮助,使他重新振作。214年,刘备入主益州,被拜为安汉将军,地位在军师将军诸葛亮之上,其待遇为蜀汉众臣中最高。可惜...[详细]

明光宗朱常洛 [明][公元1582年-1620年,明朝第十四位皇帝,]

  • 明光宗画像明光宗朱常洛(1582--1620),汉族,年号泰昌,明代第14位皇帝,在位一个月。明神宗万历帝长子,母王恭妃。朱常洛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宫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万历皇帝并不喜爱这位太子,他的位置曾一度岌岌可危,苦熬了三十九年之后,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但是就在他即...[详细]

莫怀 [公元1919年-1980年]

  • 莫怀 莫怀(1919—1980年),原名莫卫,又名莫王某,字炽泰,河堤镇下插村人。其父莫昌碧是前清秀才,废科举后一直当小学教员,思想进步,支持革命。莫杯从小就受其父的良好影响,在小学时就爱读《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小说,崇拜英雄人物。 莫怀在遂溪中学读书时,正值“九...[详细]

莫玖 [明][公元1655年-1735年]

  • 莫玖(1655-1735年) 又名绍原,广东最早旅居海外的华侨之一,17—18世纪越南著名的华侨领袖,越南河仙镇的开拓者。白沙镇东岭村人。出身贫寒,胸怀大志,明亡时,飘流海外,先到真腊(柬埔寨),后迁安南(越南)。带领一批侨胞,在荒凉的海边开荒种地,艰苦创业,历经20多个春秋,终于开发出一个...[详细]

莫循 [公元1914年-1979年]

  •  莫循(1914—1979)原名张昭训,城东前籽粒屯(现属夏津镇)人。1928年入夏津第一高等小学读书。1930年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中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济南学生赴南京-,遭到韩复榘0多方阻挠,莫循参加集体卧轨以示 ,终达南京。1935年12月“一二.九”运动爆发时,莫循参加了济...[详细]

墨子 [春秋战国][公元前468年-前390年,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 墨子(约公元前476—前390年),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姓墨,名翟,鲁国人,曾为宋之大夫。 墨子出身于社会下层,生活接近“农与工肆之人”。他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似属当时“士”阶层。但他又承认自己是“0”。他可能当过工匠或小工业主,具有相当丰富的生产工艺技能。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