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水是义和拳早期领袖之-,高唐县琉璃寺乡郝庄人。是王立言同时代人,死时年仅30岁。 于清水家中较穷,扛活为生,当义和拳联和向教会势力展开激烈斗争时.于清水也加入了义和拳行列。与朱红灯、王立言一道在丁寺设场授徒,树起""替天行道。兴清灭洋"" 的旗帜,活动在高唐琉璃寺一带。 1899年 ...[详细]
于维功(1903~1963年),又名于文成,七级镇湍湾村人,系即墨籍第一位中共党员。 于维功青年时到青岛四方机厂做工,1924年11月由邓恩铭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工人运动的骨干分子。1925年2月,由邓恩铭、纪子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嗣后,他先后任四方机厂工会执行委员、胶济铁路总工会常务...[详细]
于笑虹(1914~1973),又名于得海、于占魁,通济街道南山东村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正在济南读书的于笑虹,为反对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参加了去南京-的行列。1935年,于笑虹到北平读书。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影响下,积极参加-,被吸收为民先队员。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同平...[详细]
于兴邦,1955年出生于山东省即墨县城关镇中山街。1972年12月参加工作,在张店铁路工务段当工人。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在党团组织的教育下,于兴邦认识到养路工作也是革命的需要,决心继承铁路工人的优良传统,做一个铁路线上的螺丝钉。他在入路的决心书上写道:“我要求到最艰苦的岗位上...[详细]
俞仲鳌(?~?),字号不详,浙江东阳人。南宋度宗赵訶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武举第一人。 俞仲鳌是景定三年(1262)武状元俞葵的侄子。报册知建康府事。 余事不详。 俞葵、俞仲鳌叔侄均为武状元,被传为武举佳话。 此榜有平阳籍武进士18人之多。...[详细]
俞紫芝(?~1086)字秀老。金华(今属浙江)人,寓居扬州(今属江苏)。少有高行,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王安石晚年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俞紫芝与其弟俞子中(字清老)从游,颇得赏识。王安石自称晚年门下多佳客(李之仪《书俞秀老诗卷后》),俞氏二兄弟便是代表。 俞紫芝的诗修洁丰整,意境...[详细]
爱新觉罗·载沣(1883-1951年),字伯涵、亦云,自号“书癖”,末代皇帝溥仪生父,是晚清监国摄政王,袭爵醇亲王。载沣曾遭汪精卫谋杀,但未成功;辛亥革命后他卸去监国摄政王职位,退出历史舞台;其实载沣也是清王朝最后三年的实际统治者。溥仪勾结日本人建立伪满洲国后,载沣拒绝了他们投降日本人的要求。1...[详细]
曾炳熙(1840~1902),字开缉,名庚夫,号经郛,水东江董家冲人。清光绪二年(1876)举人。历任户部主事,总理衙门章京、员外郎、道台等职,加二品衔,赏戴花翎,诰封资政大夫。 曾长于辞令,擅外事。法国侵占安南(越南),时随邓京卿与法国殖民者勘定中越边界,法人恃强,欲将安南边界向中国一侧推移。...[详细]
曾广章 曾用名曾广张,男,桂东县城关镇人,1938年12月生。1960年考入安徽财贸学院,1964年毕业后到湖南省肉食水产公司财会科工作。1970年4月,抽调参加修建湘黔、枝柳铁路,任铁路指挥部财务组助理员。1976年回省肉食水产公司工作,在扭亏增盈中取得实效。1980年11月任该公司财务科副...[详细]
曾金池(1941—1994年)男,汉族,中-员,清新县飞来峡镇人。1991年12月任升平镇横石管理区党支部书记、办事处主任。上任后努力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在他的带领下,横石管理区党支部多次被评为镇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1994年6月16日在抗洪救灾中牺牲。1995年6月13日,省政府追认曾金池为...[详细]
曾廉(1856~1928),字伯。隅,石牛山人(今汪塘乡境内)。3岁就能沿街招牌、对联,10岁能属文,15岁而为《田家杂兴赋》,20岁考入县学,后选入岳麓书院。课余,常向书店求借典籍,傍柜阅览,片刻读完乙店主试问书中内容, 曾对答如流。学成,先后主讲爱莲书院(宝庆府)、校经堂书院(沅州府)。曾与...[详细]
张邈(?-195年),字孟卓,东平寿张(今山东东平县)人。东汉末年陈留太守,汉末群雄之一,曾参与讨伐董卓。在汴水之战后归附曹操。此前因为与袁绍有隙,又曾与吕布交往,袁绍几次叫曹操杀张邈,但曹操都未听从,跟张邈更为亲近。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带兵讨伐陶谦时,张邈与陈宫叛曹迎吕布为兖州牧。后吕布...[详细]
张煋,字汉辉,又字灿辉,号辉斋,又号霁庵,别号东岭山人。今莱城区张家洼街道办事处张家洼村人,为清代中期莱芜著名画家之一,生卒不详。 据传,张煋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是一位学识较深的教书先生。因家中人口多,张煋的祖父母又常年卧病在床,在“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子王”的年代,其生活窘迫是可想而知的。识...[详细]
张聿,唐诗人。望出吴郡(今苏州),琅玡(今山东临沂)人。德宗建中登进士第,又中万言科。德宗贞元二十年(804),自秘书省正字充翰林学士。二十一年加左拾遗。宪宗元和元年(806),加朝散大夫。历任华亭令、湖州长史、都水使者等职。穆宗长庆元年(821),自工部员外郎出为衢州刺史。敬宗宝历间为睦州刺史...[详细]
张宝信(1860—1915) 字实庵,郑山镇张南埠后村人.幼年习儒,以"超等第一"考取廪生.医学造诣较深,常为贫苦乡邻治病.知识丰富,诗文中常出现天文,地理,数学,历法,医药术语,所做《七巧图》序,句用"七"字,共有288个"七"字的典故与名词.酷爱吴步韩文章,一生留下了大量作品,可惜散失殆尽,...[详细]
张表臣字正民,单父(今山东省单县)人。绍兴十二年(1142),以右迪功郎为敕令所删定官,右承务郎。绍兴十三年至十五年(1143—1145)间,通判常州。又为司农丞。有珊瑚钩诗话。...[详细]
张楚善(1721~1954),两市塘人。家贫,少时靠挑卖井水、黄泥度日。张身材魁梧,腰圆膀粗,力气过人,吃苦耐劳,且性豪爽,乐于助人。1952年县贸易公司招为仓库保管员,家距仓库不逾百米,坚持在食堂就餐,在仓库守夜。空闲时常给食堂挑水。初嫌桶小,每次挑双担;后要求领导制特大水桶一担,供其专用。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