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云(1938~1971),槎江黄金村人。 1957年7月,毕业于湖南省水利学校,随即分配到县水利部工作,多次被评为五好干部、先进工作者。1970年元月被派驻十年九旱的斫硝公社,随县革委副主任岳长发蹲点,负责水利建设技术指导。斫稽,怪石林立,人多田少,水贵如油,属石灰岩地区,多溶洞与阴河,叶在...[详细]
叶问 (1892年—1972年12月1日),佛山桑园叶族人。祖籍为罗村联星潭头村人,其父亲因避“红头军”之乱,才搬往佛山桑园居住。在七岁时,便拜师入陈华顺门下(陈华顺,为南海拳王梁赞的得意弟子,入门前以钱银找换业为生,人称之为找钱华)。当时陈华顺年事已高,与叶问年龄相差四十岁之多,故叶问...[详细]
叶秀发(一一六一~一二三○),南宋官吏。字茂叔,学者称南坡先生,金华(今属浙江)人。师事吕祖谦、唐仲友。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士。授福州长溪簿。历庆元府教授,知政和县、休宁县、扬子县。理家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知高邮军。三年卒,年七十。同年(公元1161年)出生的名人: 李埴 (1161...[详细]
叶镇中(1883—1945年)桃源(今浸潭镇)人。民国16年(1927年),任清远县滨江区自治委员会主任委员。民国18年(1929年),任连县县长。民国23年(1934年),倡议发动各界人士修建桃源至石潭新路。民国28年(1939年),被推选为广东省参议员。民国33年(1944年),被选为清远县...[详细]
尹德美, 筵宾镇前辛庄村人,1914年出生。1943年11月的一天,马上就要开赴前线的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部通讯大队大队长黄志才和电台台长刘凯夫妇,依依不舍地将自己出生才15天的儿子迎胜托付给村妇救会主任尹德美抚养。接过小迎胜后,尹德美忘却了自己出生七天的孩子刚刚夭折的悲痛,历尽艰辛,精心照料,...[详细]
殷光兰(1935~)女,肥东人。幼时父母早故。喜唱民歌,后来自编民歌500多首,并出版《殷光兰民歌选集》,由郭沫若题写书名。曾任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安徽分会理事。1959 年国庆十周年进京汇报演出时,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同年(公元1935年)出生的名人: ...[详细]
亓因培,字养斋,号荇荪,今莱城区辛庄镇大官庄村人。生于1861年,18岁中秀才,光绪二十年(1900年)中举人。曾任博山县县长,中国同盟会会员,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 1911年赴菏泽任省立第六中学语文教员,时值知天命之年,自书座右铭:“王命不足畏,0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大月之日正...[详细]
尹仲容(1903~1963),名国墉,字仲容,流光岭人。尹少时就读其母创建的南昌正蒙女校,民国14年(1925)以第二名毕业于南洋大学电机工程系。先后二次供职交通部电政司,将一向分设的邮政和电信、电信局和电台合并;收回外商控制的沪(上海)一烟(烟台)一沽(大沽)水线;筹建9省长途电话网。初展才识...[详细]
徐孝嗣(?-499年),字始昌,东海郯(今苍山县二庙乡)人。南朝宋、齐宰相,文学家。其祖父徐湛之为宋司空,父亲徐聿之为著作郎。祖父徐湛之因效忠宋文帝刘义隆而遭叛逆所杀。接着家门也被抄斩,其父徐聿之、二叔徐谦之也被杀,三叔徐恒之是武帝刘裕的女婿才得以幸存。其母此时也有身孕,幸免于难,后就生下了这个...[详细]
尤淑孝(生卒年不详),字孟仁,大兴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尤淑孝被任命为即墨知县。在任十几年间,为即墨地方兴利除弊,政声显著。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他将位于县城南偏西的龙王庙移建至南门外偏东处。当时,位于县城西南的淮涉河(今墨水河)大坝,由于年久失修,经常被洪水冲溃,不能预防河水...[详细]
员半千(621~714),字荣期,唐代齐州全节(今章丘)人。原为彭城(今江苏徐州)刘氏,其十世祖刘凝之,为南朝刘宋起部郎,刘宋灭亡后逃奔北魏,自以忠烈比伍员(即伍子胥),北魏皇帝因此封赐其姓氏为“员”。 员半千(621~714),字荣期,唐代齐州全节(今章丘)人。原为彭城(今江苏徐州)刘氏,...[详细]
袁超(1919~1998),普东镇袁家屯人,学生时代就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追求救国救民之路。1934年2月,15岁的袁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月,中共袁家屯支部成立,袁超任书记。9月,他在袁家屯建立“少年俱乐团”,任总团长,以习武、娱乐的形式组织青少年开展军事训练,...[详细]
袁高,唐代诗人,字公颐,恕己之孙,擢进士第。建中中,拜京畿观察使。坐累贬韶州刺史,复拜给事中。宪宗时,特赠礼部尚书。 袁高 ,字公颐,袁恕己之孙,沧州东光人。少慷慨,慕名节。登进士第,累辟使府,有赞佐裨益之誉。代宗登极,征入朝,累官至给事中、御史中丞。建中二年,擢为京畿观察使。以论事失旨,...[详细]
袁华音(1939~)肥东县人,1964 年毕业于安徽医学院,先后在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任医师、副主治医师,于1972 年、1988 年两次赴南也门承担援外医疗任务。1992 年任安徽省立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医师、安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兼任安徽省防疫中心主任、省白内障复明中心副主任、省...[详细]
袁明三(1913~1951年),又名袁淑光,普东镇袁家屯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袁明三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从事革命活动。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袁明三奔走于即墨西北乡一带,联络有志之士参加抗日救国活动。他的家成为中共地下组织的秘密联络点,一家人都积极从事抗日活动。他家因此曾多次遭受日伪...[详细]
袁守侗(1723-1783) 字执冲,山东长山人,清朝大臣。乾隆九年举人,入赀授内阁中书,充军机处章京。迁侍读。再迁吏部郎中。考选江西道御史,授浙江盐驿道。二十八年,迁广西按察使。奏言:“烟瘴充军人皆凶悍,请分拨泗城、镇安、宁明、东兰诸地;解役疏脱斩绞重囚,短解问徒,长解问流;各署书役贴写帮...[详细]
于宝光(1914~1943),又名于启瞳、林承先,即墨县窎庄(今属华山镇)人。 于宝光青年时期受民主思想影响,曾极力主张用本村“裕源堂”族产公田之地租救济贫苦人家,并张贴揭帖,揭露会首、族长-公产的丑行。因此遭到会首的报复,被会首告于官府,父亲于方世走投无路,含恨悬梁自尽。面对黑暗的旧社会,...[详细]
于黑丁(1914~2001),即墨市丰城镇苏口村人。1930年,在青岛市立中学读书时,接受著名作家王统照的指教,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了第一篇描写乡情的短篇小说。1933年,经中-员乔天华、俞启威的介绍,在青岛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投身左翼文艺运动。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这期间,他一边主编《青岛民...[详细]
余靖(1000~1064),字安道,号武溪,韶州曲江人。自少才调聪华,博学强记,对于历代史记、杂家小说、阴阳律历、释道经卷,无所不读,以文学称著乡里。 宋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第,录为赣县(今属江西省)县尉,主理缉捕盗贼,查察奸宄。不久朝廷新置书判拔萃科,余靖又中书判拔萃第一,提为新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