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生卒不详,开元年间任任单县县尉。与李白、孔巢夫等交好 曾与孔巢父、李白、韩准 、 裴政 、 张叔明隐居于徂徕山,纵酒酣歌,时称“竹溪六逸”。 唐 开元 末, 陶沔 与 李白 、 孔巢父 、 韩准 、 裴政 、 张叔明 居 泰安府 徂徕山 下之 竹溪 ,日纵酒酣歌,时号“竹溪六逸...[详细]
滕珦,东阳人,历茂王傅。太和初,以右庶子致仕,四品给券还乡自珦始。 婺州(今浙江金华)人。登进士第。元和七年任太学博士,历茂王傅。大和三年以右庶子致仕,归老婺州。《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滕珦集》,卷亡,今佚。《全唐诗》卷二五三存其诗一首,《唐文拾遗》卷二九存其文一篇。 [唐](约公元八O...[详细]
田穰苴(生卒不详),又称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是田完(陈完)的后代,齐田氏家族的支庶。 田穰苴是继姜尚之后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子孙后世称司马氏。后因齐景公听信谗言,田穰苴被罢黜,未几抑郁发病而死。由于年代久远,其事迹流传不多,但其军...[详细]
田儋(?-公元前208年),原是战国时期齐国王族,秦国灭亡齐国后,与其堂弟田荣、田横移居狄县(今山东高青县东南)。其在当地势力雄厚,家族强盛,颇得人心。 公元前209年,爆发陈胜、吴广起义,田儋趁机杀死狄县县令,举兵起义,自立为齐王,攻取平定齐国故地。公元前208年,秦朝将领章邯围攻魏王魏咎...[详细]
田横(公元前250—公元前202年),秦时狄县(今山东高青东南)人。本为齐国贵族,秦末起兵,是当时著名将领、贤士。后称齐王。汉时因不愿向刘邦称臣而 ,“田横五百士”的壮举就是因他而引起的。他的刚烈为历代人们所熟悉和赞颂。 田横兄弟三人。老大田儋,0田荣,他是老三。都是豪侠耿介之士,深得众人敬...[详细]
田敏 (880—971) 田敏,五代时邹平人,生于880年(唐僖宗广明元年)。少通春秋,笃于经学,后梁贞明年间登科,在梁、唐、晋、汉、周五代,历任国子博士、祭酒、太常博士、户部员外郎、司空、工部尚书、太子少保等职。后唐时,奉诏与太常卿刘岳删定唐朝郑余庆《书仪》。932年(长兴三年),始任...[详细]
田荣(?—前205年),秦末齐国狄县(今山东高青县东南)人,故齐王田氏宗族。秦末陈涉起义后,与其兄田儋在齐地响应,恢复齐国,田荣为相国。公元前206年7月,田荣自立为齐王,起兵-项羽。不久,项羽率大军讨伐齐国。公元前205年正月,田荣兵败,溃退至平原县,为平原县民所杀。 复辟齐国 田荣是...[详细]
靖郭君田婴,妫姓,田氏,名婴,亦称婴子,齐威王少子,齐宣王异母弟,孟尝君田文之父 ,战国时期齐国宗室、大臣。 “靖郭”是封邑,指古薛城;“君”是封号 击败魏国 田婴从齐威王时起,便开始掌权任职,曾与成侯邹忌、田忌一道带兵救援韩国而攻打魏国。 齐威王十六年(公元前341年,《史...[详细]
童恢(生卒年不详),字汉宗,东汉时姑幕(今山东诸城市西南)人。 童恢的父亲是一仗义好施之士,曾倾家赈灾,救济邻里。童恢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影响,发愤读书,立志济世。后来曾出任州郡小吏,因办事干练,廉洁奉公,受到司徒杨赐的赏识,于公元182年(东汉光和五年)举荐其任不其县令。时值...[详细]
涂瑞(1447~1493),字邦祥,广东番禺人。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科费宏榜进士第三人。 涂瑞自幼颖悟不凡,仪表丰伟。少年时即在地方学校里很有名声,他性格豪爽,尤善书法。成化十三年(1477),得中乡试第一名,解元。十年后,又夺得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编修。弘治三年(1490...[详细]
涂山氏女 名女娇,夏禹之妻,夏启之母。 夏禹外出治水时路过涂山(今曹县南),遇见涂山氏女,没顾上说话,就忙着去南方查看水情,涂山氏女知道禹回来时还要从此经过,就派仆女在涂山南路边守候。夏禹归来走到涂山时,涂山氏女用歌声呼唤:“候人兮猗”(意为我在这儿等你很久啦)!时年夏禹三十岁,想到自己...[详细]
万安,约1417—1488年,字循吉。明代眉州人,即今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尚义镇万冲村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明宪宗宠臣、外戚,后为明孝宗朱祐樘罢官。 万安青少年时期在眉山读书,据说他小的时候挺聪明,遗憾的是他长大后,把所有的聪明都用在了钻营上。明正统十三年( 1449),万安考中进...[详细]
清代文字学家 王筠 王筠(1784—1854),字贯山,又字伯坚,号友,清代文字学家,景芝镇宋官疃村人。1821年(清道光元年)中举人,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授山西省乡宁县知县,后代理徐沟、曲沃知县。任职期间为政清廉,勤于政事,讼至立判,卓有政绩。 王筠少而好学,喜爱研究小篆与大...[详细]
王鹗(1191-1274) 元初大臣。曹州东明(今山东省东明县,位荷泽县西)人。字百一。为元初大臣。 王鹗出生之时,其父因有一只大鸟飞落庭院,故依乡里先生张奫之说,给他起名为王鹗。他年幼聪明、悟性强,长大后擅长词赋。中状元后,授应奉翰林文字。正大六年(1229),授归德府判官,行亳州城令。正...[详细]
王臧,?—前139年,西汉儒生,兰陵(治今山东苍山西南)人。他是申公(申培)的弟子,汉武帝即位之初受到重用,建元元年(前140),官拜郎中令,推行独尊儒术,贬斥黄老,与赵绾建议立明堂、封禅等事。次年,因和赵绾-武帝,建议不再向太皇太后窦漪房奏事,触怒窦太后,被遭到罢免,并被捕下狱,不久死于狱中。...[详细]
王毓铨,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明史专家、秦汉史专家、古钱币学专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分所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硕士和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经济史学会会长、中国明史学会名誉会长、太平洋历史学会顾问、明藩王研究会名誉会长、英国剑桥大学学报顾问等职。 wlq.jpg 王毓铨...[详细]
王雱[pāng](1044-1076年),字元泽,汉族江右民系,王安石之子。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道家学者。王雱明确认为老子是“大圣人”④,其言与孔子“相为终始”⑤, 并主张 在当时应“以老氏为正”, ⑥ 可谓对老子是推崇备至。世称王安礼、王...[详细]
王垓(生卒年不详),字汉京,即墨人。少年时家境贫寒,然而读书非常刻苦,曾以教书授徒养家糊口。1649年(清顺治六年)考中进士,授行人,掌传诏、册封等事宜。1663年(清康熙二年),曾奉旨出使琉球,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并著有《使琉球记》。 琉球在福建泉州府东海中,面积约4600平方公里。14世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