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湘(1756—1826),字焕襄,号芷湾,梅县白渡象湖村人。7岁入蒙馆,从师就读。9岁能文,出口成章。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年)应嘉应州童子试,名列榜首。次年应童子科试,又居第一。乾隆三十五年至四十三年,宋湘在家一边读书,一边务农。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年)进入嘉应州学宫就...[详细]
宋耀南,名光璧,男,江苏省新沂市高流镇耀南村(原沭阳县三区礼义乡磐石庄)人。1913年生于一个小地主家庭。7岁进本村私塾读书,10岁时考进阴平小学。16岁考入东海中学。1932年,东海中学毕业。 宋耀南19岁中学毕业,考入淮阴师范学校。此时,全国正掀起反对- 派消极抗日的运动。在校内,他与一...[详细]
文应麟生于1307年(元大德十一年),卒于1378年(元昭宗八年),是文天祥胞弟文璧的长孙。宋景定年间(1260-1264)户部侍郎文璧率部守备惠州,文天祥堂弟文天瑞随文璧在惠州任职。文天瑞见元兵将至,屡劝文璧“修城堞、建楼撸、积蒭茭粮储以严守备”,文璧不听,景炎元年(1276年)元军南侵,他奉...[详细]
宋义(?—前207年),原为楚国令尹。秦末楚国复辟后,成楚怀王熊心的大将军。章邯攻赵时,宋义奉楚怀王命令,统兵解救,因畏战不前,遭到项羽发动兵变,为其斩杀。 宋义原为楚国令尹,秦末大起义,六国复辟,宋义投到楚将项梁麾下。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九月,项梁东阿击败了章邯的军队,就领兵...[详细]
苏成德(1900~1946年) 苏成德,原名苏美一,化名-、老五,山东济宁人。民国8年(1919年)进陇海铁路铜山车站当杂工。民国12年经卢福坦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14年任中共蚌埠地方党工委委员负责工会工作。翌年初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因犯错误被遣送回...[详细]
苏祐(1493年~1573年) 字允吉,一字舜泽。明代东昌府濮州(今鄄城县什集镇苏老家村)人。苏祜相貌魁梧,于嘉靖四年(1526年)中进士,授任广东道御史。官至兵部尚书,能文能武,颇富将帅之才,在文学上亦负盛名。 嘉靖十二年(1533年),山西大同士兵苦于工役,杀死总兵李瑾。苏祐任监军平定...[详细]
粟道生(1854年9月~1908年10月),字有容,号茂章,双泉铺人。清咸丰四年闰七月初九日(1854年9月1日)生。光绪八年(1882)考取府学文生,善诗,关心国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粟道生应贺金声邀往湖南省城长沙,任贺部前哨哨官。光绪二十八年五月,随贺金声回邵阳。八...[详细]
苏德祥为后汉宰相苏禹珪之子。中状元后,衣锦还乡,当地太守曾亲自为其设宴庆祝。席间,伶人载歌载舞,太守高兴地命伶人献辞,辞有:“昔年随侍,尝为宰相郎君;今日登科,又是状元先辈。”以示其父子荣耀。 苏德祥工诗文,官至右补阙,内供奉。清代学者厉鹗辑撰的《宋诗记事》中收有其《赠南岳宣义大师英公》诗。...[详细]
苏过(1072-1123),北宋文学家。字叔党,号斜川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苏轼第三子,时称为小坡。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曾应礼部试,未第。绍圣元年(1094),轼谪惠州,四年,复谪儋州,皆随行。元符三年(1100),随父北归。轼卒后,依叔父苏辙居颍昌(今河南许昌),营...[详细]
隋永谞(1913~1987年),字健生,龙山街道团彪庄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正在读山东大学中文系的隋永谞在抗日浪潮中投笔从戎,参加了国民党第五战区第二纵队孙殿斌部,被任命为该部第二支队长。4月,隋永谞率部队编为保安十六旅第十七团第二营,隋为营长,率部驻扎于崂山王哥庄一带。1938年11月...[详细]
孙抃(996-1064),字梦得,北宋眉州眉山县(今眉山市东坡区)人,天圣八年(1030)考中进士(榜眼)。最初担任绛州通判,后来被召回,通过学士院考试,担任太常丞、直集贤院,后来任开封府推官,升任吏部郎中。 皇祐年间(1049—1053),朝廷任命孙抃为谏议大夫,代理御史中丞。谏官...[详细]
孙镗(1522~1554) 坪上镇大铁牛庙村人。年轻时善骑射,“为人负气不羁”,“有四方志”。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倭寇掠犯苏、松地区,官军屡战屡败。孙镗谒见郡守,力陈投军平倭忠心报国之志,当即献出经商的钱财,以助军饷。郡守为他的爱国热情所感动,答应他的请求,将他荐给松江府参政翁大立。...[详细]
孙偓(?~?) 唐代大臣。字龙光。父孙景商。今东昌府区沙镇人。 第进士,历显官。以户 部侍郎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凤翔四面行营都统,后又兼礼部尚书等职。 封安东郡侯。...[详细]
孙奭(962—1033年),字宗古,北宋学者、教育家,博州博平(今山东茌平博平镇)人,后徙居须城(今山东东平)。 孙奭从小就和家乡的少年朋友拜同郡学者王彻为老师,学习钻研五经。他聪明好学,学业成绩特别好。老师王彻故去后,原来跟随王彻求学的数百名学生也都拜孙奭为师,求教他解答疑难。他...[详细]
孙瑛(1919- ),名大石。高唐县三十里铺乡河崖孙庄人, 爱国归侨。著名山水画家。 幼年家贫,只读到小学三年级,14岁辍学在家。他自幼爱好绘画,放羊拾草仍不忘苦练,进步快,深受全村老幼赞许。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离开家乡,从事抗日救亡斗争,时年18岁。后在汉口幸遇著名漫画家丰于恺先...[详细]
孙侑,孙何的小弟,为北宋良臣名儒之一。孙侑少时聪明伶俐,读书一目十行,对经史子集、上下古今、伦理道德的悟性很高。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中进士,与孙何、孙仅同被列为荆门乡贤,并称“荆门三凤”。翰林大学士王禹偁感叹:“天地间的钟灵秀气,全部聚集到荆门孙家。” 孙侑官至殿中丞,著作颇...[详细]
孙秉涛,男,又名孙希平,号鲁轩。1908年出生于东海县牛山乡贯庄村。其父孙永凡系清末秀才。孙秉涛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先在本村私塾就读一年后,入石榴树初等小学读书。1919年考入海州东海县第一高等小学,1921年考入板浦江苏省第八师范学校。1926年,孙秉涛师范毕业。1927年初,受聘于海州...[详细]
孙传芳(1885-1935),字馨远,山东泰安人,直系军阀首领。幼年孤苦,寄人篱下,投军后经过不懈努力,在1904年出国赴日本留学。 190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9年回国后历任北洋陆军营长、团长、旅长等职。1923年率部入闽,平定福建叛乱,任福建军务督理。1924年9月-战争爆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