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克(1907—1994)辽宁省丹东市人。 一九二七年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曾任东北军第五十三军0七团团部副官,连长,第六九一团团部副官,代营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人民自卫军特种兵团团长,冀中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冀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冀中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详细]
邵庚泉(1923~1992),潮海街道南杨头村人。 邵庚泉六岁时就跟其叔父邵化南学习绘画和书法,后来入塾学,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学习了许多古典诗词知识。同时,对当地农村妇女的剪纸、刺绣等颇感兴趣,上学之余,经常向左邻右舍的老妪、村姑学习剪纸、刺绣技艺。青年时期,邵庚泉还涉足民间乐器和京剧,...[详细]
邵谒 唐(约公元860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广东韶州翁源人。 唐代“岭南五才子”之一。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 少为县厅吏。有客仓猝至,令怒其不搘床迎待,逐去之。谒遂截髻挂县门上,发愤读书。隐居离县十余里之某湖,环室皆水。平居如里中未冠儿,鬅髺野服。遂工于诗。累应举,年三...[详细]
申道发(1836----1909),水东江人。清道光十六年(1836)生。少年习骑射,挽强弓,百步穿杨。 清咸丰七年(1857),投鲍超部,随鲍镇压太平天-、稔军,数以军功累升副将。光绪二年(1876), 回民叛乱,以军功赏一品封典,加头品顶带。光绪六年沙俄觊觎伊犁,派军舰游弋渤海,威迫清廷。申...[详细]
氾胜之(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末期。汜水(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北)人,古代著名农学家。他所编著的《氾胜之书》,总结了我国古代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耕作原则和作物栽培技术,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而闻名于世。 氾胜之在汉成帝(前33—前7...[详细]
沈兰亭(生卒年不详)禾云镇新莲莲塘村人,故居仍存。清朝同治年间担任台湾记名提督吴光亮的参赞,协理军政要务。他是县内驻防台湾人员中最高官职的一位文官,追随抗倭名将吴光亮(英德人,历任福宁镇、漳州镇总兵,调任台湾镇总兵,官至台湾记名提督,正二品官)驻防台湾,抗击倭寇,开山抚番。...[详细]
申培公,姓申名培,亦称申公,“公”乃尊称,西汉时鲁(郡治在今山东曲阜一带)人,其生卒年月已难详考,约当在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西汉初期儒家学者,经学家,西汉今文《诗》学中“鲁诗学”之开创者。 申培(约前219-前135)名培,亦称申公、申培公。鲁(今曲阜)人,西汉今文诗学“鲁诗学”的开创者,...[详细]
申正安(1935~1973),佘田桥洪田人。少时随父母帮工度日。1950年,村农会成立,申持梭镖当民兵,义务守仓库。土地改革后,贫苦农户少农具,缺耕牛,申带头组织互助组。1954年选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随即任高级农业社主任。 1956年11月13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任洪田大队党支...[详细]
师欢(?~?) 茌平人。居家富裕,颇好行义。当时并州大饥,晋朝官吏东瀛公司马腾贩人到山东以充军需,羯人石勒被卖到师欢家为奴。师欢见石勒相貌奇异,便另眼相看,给以厚遇。后石勒称帝,召欢欲用之,欢叹曰:“与处浊世以求富贵,宁贫贱而死丘壑耳”。遂变姓名外出隐居。石勒败,始归。 ...[详细]
亓诗教,号静出,又名龙峡散人,今莱芜市莱城区牛泉镇李条庄人。生于明朝嘉靖三十五年(1557年),卒于1621年。亓诗教自幼天资聪颖,善学好问,擅长诗文,但因家境贫寒,青年时亦不能得志,唯其锲而不舍,终能大器晚成,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中丁酉科举人,于次年(1598年)中戊戌科进士。一开始被...[详细]
史慕康(1913~1963年) 史慕康,上海川沙北蔡杨桥乡人。民国23年(1934年)入英商万泰洋行任职员,与同事丁惠康另开设悦康电料行,专营进口电器电料,获利甚丰。太平洋战争爆发,万泰被侵华日军接管,悦康也遭日军强行征用。民国31年秋开办德成五金工厂,生产时代牌唱...[详细]
石涛(1903~1985年) 石涛,河北东光人。民国27年(1938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期间,石在山东临沂、苍山一带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斗争,历任苏鲁支队营教导员、第八游击大队政治委员和临沂县青抗大队政治委员。在打击日...[详细]
石兆前(1948一),东海县白塔镇前城村人。 1968年3月应征入伍,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兵第一八二团、新疆军区道路工程团、基建工程兵第一 O三团、武警交通一总队等单位工作。1970年2月加入中国0。1987年至1989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政工大专班毕业,1992年至 19...[详细]
自号华阴子,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唐末赤松山道士。能诗,工篆书。 僖宗广明乱前,与诗僧贯休结识。乱后,二人又曾相逢。约卒于昭宗时,贯休有诗伤之。事迹见《禅月集》卷一一、卷一六及《金华赤松山志》。《全唐诗》存诗2首。...[详细]
叔孙通,薛县人(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初为秦待诏博士,后被秦二世封为博士。见秦将要灭亡,逃回薛城旧地,归附正在盘踞薛城的项梁。项梁败死定陶(今山东西南部,万福河上游)后,通跟随楚怀王。怀王为义帝,迁至长沙,通留下侍项羽。 汉高祖二年(前205),刘邦率领诸侯军队攻取彭城(今江苏徐州),通...[详细]
宋江(?—约1122年),郓城(今属山东)人。北宋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首领。曾率为数不多的起义军“转略十郡”、“横行齐魏”、而“官军数万无敢与抗”,震撼了宋王朝的腐朽统治。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施耐庵,据此写成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作《水浒传》,流传甚广。在《水浒传》中,宋江被写成行侠仗义的“及时雨”和替...[详细]
宋齐丘(887年-959年),本字超回,改字子嵩,豫章(今南昌)人。世出洪州(今南昌)官僚世家,祖居庐陵(今吉安)。烈祖建国(九三七)以为左丞相,迁司空,卒年七十三,谥缪丑。为文有天才,自以古今独步,书札亦自矜炫,而嗤鄙欧、虞之徒。历任吴国和南唐左右仆射平章事(宰相),晚年隐居九华山。 南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