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湣王田遂 [春秋战国][公元前323年-前284年,齐国国君]

  • 齐闵王(约公元前323年-公元前284年),亦称齐湣王、齐愍王,妫姓,田氏,名地(一作遂 ),齐宣王之子 ,战国时期齐国(田齐)第六任国君,公元前301年―公元前284年在位。葬于田齐王陵(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内)。 公元前301年,齐宣王去世,齐闵王即位。齐闵王为人骄傲,喜欢享...[详细]

齐文公吕赤 [春秋战国][?-前804年,齐国国君]

  • 齐文公,姜姓,吕氏,名赤,齐厉公之子。齐厉公昏愦暴虐,齐人痛恨之,联络胡公吕静之子杀死厉公。胡公之子皆战死,齐人拥立厉公之子赤即位,是为齐文公。齐文公把参与杀厉公的七十人全部处死。 他当上国君之后 ,接受他父亲的教训,小心谨慎地处理国政,齐国政局渐趋平稳,西周后期齐国公室的内乱终于告一段落。...[详细]

齐武公吕寿 [春秋战国][?-前825年,齐国国君]

  • 齐武公(前849年—前825年在位),西周时期齐国国君,华夏族,姜姓,原名吕寿,齐献公之子,二十六年齐武公吕寿卒,子齐厉公吕无忌即位。武公十年(前841年),是为“庚申西周共和元年”,自本年起,中国历史始有准确纪年,在这之前,诸侯年代错乱,自《史记》亦不能免。 《史记·齐太公世家》:九年,献...[详细]

齐襄公吕诸儿 [春秋战国][?-前686年,齐国国君]

  • 齐襄公(?―公元前686年),姜姓,吕氏,名诸儿,齐僖公长子,齐桓公异母兄,春秋时期齐国第十四位国君,公元前698年―公元前686年在位。 齐襄公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昏庸无能,与其异母妹文姜0,派彭生杀害妹夫鲁桓公,而后再杀彭生以向鲁国交代。当时齐国国力渐强,齐襄公曾出兵攻打卫国、鲁国、郑国...[详细]

齐献公吕山 [春秋战国][?-前851年,齐国国君]

  • 齐献公,姜姓,吕氏,名山,是齐癸公之子,继位前称公子山。齐癸公死后,公子山的同母兄长公子不辰继位,是为齐哀公。 当时纪国国君纪炀侯向周夷王进谗言陷害齐哀公,周夷王于是烹杀(古代一种酷刑,施刑者将犯人衣服脱光,推入一个如成人般高的大锅中,放在柴火上烹煮。犯人大多因灼伤而死,有些甚至全身烧焦)...[详细]

齐孝公吕昭 [春秋战国][?-前633年,齐国国君]

  • 齐孝公(?—前633年),姜姓,吕氏,名昭。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之子,母郑姬。前642年至前633年在位。 早年齐桓公和管仲立其为太子,并嘱托宋襄公予以照应。前643年,桓公卒,另外五子争夺君位,原桓公宠臣易牙与竖貂拥立公子无亏为君,吕昭逃奔宋国。前642年春,宋襄公联合曹国、卫国、...[详细]

齐宣公吕积 [春秋战国][?-前405年,齐国国君]

  • 齐宣公,姜姓,吕氏,名积,齐平公之子,前455年至前405年在位。齐宣公时期,以田庄子(田白)为相,这时春秋时期已接近尾声,齐宣公三年,晋国赵、魏、韩三家消灭智家,平分其地。齐宣公十五年,田庄子卒,子太公田和立。 宣公四十三年,出兵伐晋,毁黄城(今山东冠县以南),围阳狐(今河北大名县东北),隔年...[详细]

齐乙公吕得 [西周][?-前932年,齐国第三代国君]

  • 齐乙公吕得(前?——前932年),姜姓,吕氏,名得,也称姜得,齐丁公吕伋的正嫡子,曾为西周时期齐国第三代国君,前975-前932年在位。传位给儿子吕慈母。 家族成员 祖辈:吕望(祖父) 父辈:吕伋(父亲)、邑姜(姑姑) 同辈:吕衡(异母兄)、吕季(异母兄) 子辈:吕...[详细]

齐昭公吕潘 [春秋战国][?-前613年,齐国国君]

  • 齐昭公,姜姓,吕氏,名潘,父齐桓公,母葛嬴,孝公异母弟。在位20年(前633至前613)。 齐孝公死後,其子被卫开方杀死,公子潘夺位,是为齐昭公。与晋文公联师战楚于城濮,晋文公会齐,宋、鲁,蔡、郑、卫,莒八国之君盟于践土,结为同盟。齐昭公二十年,昭公卒,子吕舍立。同年,昭公弟商人杀舍嗣位,是...[详细]

齐中废公吕无诡 [春秋战国][?-前643年,齐国国君]

  • 齐中废公,姜姓,吕氏,名无诡,一作无亏,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之子。公元前643年即桓公四十三年十月,齐桓公病逝,诸公子争夺君位,齐桓公死后,在易牙、竖刁(又作竖刀、寺人貂)的支持下,杀群吏,逐走诸公子,于此年十二月即位为国君。 即位三月后,易牙、竖刁等人因臭名昭著,无诡亦不得人心,皆被大夫高子...[详细]

齐庄公吕购 [春秋战国][?-前731年,齐国的第十二任国君]

  • 吕购,姜姓,吕氏,名购,又称齐庄公。中国诸侯争霸时代齐国的第十二任国君。他的祖父是齐国第十任国君吕赤,他的父亲是齐国第十一任国君吕脱。 齐成公九年(丙午,公元前795年),齐成公死后,其儿子吕购继承君位,为齐庄公。齐前庄公继位之彰,齐国内廷动荡不安,曾两度迁都(薄姑、临淄),使得齐国元气大...[详细]

饶宗颐 [公元1917年-2018年,蜚声国际的国学大师]

  • 饶宗颐,大紫荆勋贤(1917年8月9日-2018年2月6日),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生于中国广东省潮安县,是蜚声国际的国学大师、汉学家,在中国研究、东方学及艺术文化多方面成就非凡。学术界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饶宗颐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详细]

任昉 [南北朝][公元460年-508年,南朝著名文学家]

  • 任昉(460-508年),字彦升,小字阿堆,乐安郡博昌(今山东省寿光市)人 。南朝著名文学家,地理学家,藏书家,“竟陵八友”之一。 幼而聪敏,早称神悟。初为奉朝请,举兖州秀才,拜太学博士。永明初,卫将军王俭引为丹阳主簿。梁武帝践阼,历黄门侍郎、吏部郎中,除御史中丞,转秘书监,出为义兴太守。...[详细]

任华 [唐]

  • 任华,唐代文学家。生卒年不详,青州乐安(今山东省博兴县)人。唐肃宗时任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还曾任桂州刺史参佐。任华性情耿介,狂放不羁,自称“野人”“逸人”,仕途不得志。与高适友善,也有寄赠李白、杜甫的诗存世。...[详细]

任继愈 [公元1916年-2009年]

  • 任继愈(1916.4.15—2009.7.11),山东平原人,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 1916年4月15日生于山东省平原县。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38年毕业。1939年考取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第一批研究生,师从汤用彤和贺麟教授攻读中国哲学史和...[详细]

任继周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

  • 任继周,山东平原人,草地农业科学家。1924年生,1948年毕业于前中央大学(现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1948-1950年,师从王栋教授,专攻牧草学。自1950年起,一直在甘肃农业大学和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从事草业科学的教学与科研,其中1958-1959年做为草原专家,在越南民主共和国河内农林大学...[详细]

任孚先

  •  任孚先,1935年9月生于今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东风村,196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四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文艺理论研究与文学批评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文学世界》杂社社长,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编著或担任主...[详细]

任希古 [唐]

  • 任希古,字敬臣,棣州(今山东阳信县)人。唐朝大臣,文学家。 五岁丧母,刻志从学。举孝廉,授著作局正字,迁秘书郎,深得秘书监虞世南器重。官至弘文馆学士,终太子舍人,诗六首。 任希古(《全唐诗》云:一作知古,一作奉古),字敬臣,棣州(今山东阳信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太宗贞观末年(公元65...[详细]

任希夷 [宋]

  • 任希夷(?—?),字伯起,南宋眉州眉山县(今眉山市东坡区)人。任希夷小时候求知欲强,喜欢苦思探索义理,不分夜晚,从不间断。写文章一定要反复推敲,写得不工整、不满意绝不停笔。淳熙二年(1175),考中乙未科詹骙(kuí)榜进士,调任建宁府浦城(今属福建)主簿,跟随朱熹学习“二程”(程颢、程颐)学说...[详细]

任质斌 [公元1915年-1998年]

  • 任质斌(1915~1998),原名任伏进,任鸿恩,潮海街道南关村人。青少年时期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了共青团 组织“少年之友社”及反帝同盟,投身到反对日本侵略者和封建军阀的斗争中。1931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1932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即被派往中共苏区,1934年转为中共党员。 第二次国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