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虾公(1929—1949年)原名柱石,太平镇人。其父赖沃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农军战士,后任国民党太平乡联防中队长。民国36年(1947年)10月,赖虾公主动要求参加游击队,被秘密安排在广(宁)四(会)清(远)边独立大队(即苏陶部队)。民国37年(1948年)1月,国民党县长亲率-数百...[详细]
赖再德(1911—1951年),曲界墟人。1931年秋在徐闻乡村师范学校毕业,回乡当小学教师。 抗战爆发后,在徐闻义勇队任政训员,后参加国民党第七战区第十二集团军南京军官学校训 练团学生队集训。1944年2月,在国民党第四战区高雷守备区指挥部任尉级副官,8个月后, 被 撤销职务。1945年,赖在...[详细]
莱朱(约公元前16世纪) 名仲虺,夏车正奚仲的第十二世孙,是继奚仲之后又一位杰出的的薛国国君,又是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的左相。 莱朱二十四岁继任薛国国君之位。他带领薛民发扬先祖的优良传统,着力改进生产工具,号召在各个村落的低洼地带打井取水,发展农业;还倡导人们饲养牲畜,大力发展畜牧业。他设立农...[详细]
蓝润(生卒年不详),字海重,号凫渚,即墨人。清顺治三年(1646年)中进士。选庶常,历陟侍从。奉旨督学江南,期间,对出身贫寒富有才学者多有选拔,而对行贿请托的富豪子弟严词拒绝,使江南士风和文风为之一变。转任福建右参政,适海盗突袭榕城(今福州市),蓝润虽因父亲去世而谢事,但尚在围城之中,闻警后,急...[详细]
蓝田(1477~1555),字玉甫,号北泉,即墨城人。自幼勤奋好学,七岁时即能赋诗作对,为名学者所叹服。1492年(明弘治五年)中举人,1523年(明嘉靖二年)登进士,官授河南道监察御史。 蓝田为官刚正敢言,曾在“廷议”中逆鳞强谏,连上七疏,结果触怒皇帝,挨了“廷杖”,几乎丧生。此后...[详细]
蓝章(1453~1525年),字文绣,即墨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初任婺源令,后调任潜山令,皆有政声。升任贵州道监察御史,巡按山西。因-不避权贵,转任佥都御史;后因触犯宦官刘瑾,被贬为抚州通判。后刘瑾被除,蓝章复起,升任陕西巡抚。明正德三年(1508年),四川以鄢本恕、蓝廷瑞为首聚众...[详细]
黎璇(生卒年不详)珠坑(今龙颈镇)石岗人。明永乐元年(1403年)恩贡入太学读书。永乐七年(1409年),成祖视学,见黎璇仪表出众,甚是喜爱,故特意考核黎,结果很满意,于是授刑部主事。后历任工部员外郎、郎中、山东参政、四川右布政等职。历官30余年,执法公允,清正爱民,革弊兴利,颇有政绩。告老归田...[详细]
李邴(1085-1146年),字汉老,祖籍宋山东济州任城,后迁居泉州,遂为泉州人。 李邴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卒于高宗绍兴十六年,年六十二岁。崇宁五年,1106年举进士第。累迁翰林学士。高宗即位,擢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苗傅、刘正彦反,邴谕以逆顺祸福之理,且密劝殿帅王元,俾以禁旅击贼。后为资政...[详细]
梁灏早年丧父,被叔父收养。少年时,拜王禹偁为师。开始因梁灏提出的问题太简单,王禹偁拒不作答,于是梁灏发愤攻读,不到一个月,再求老师答疑时,受到王禹偁的大力赞赏。梁灏初次参加科考进士不中,他便对完善科举制度提出建议。认为唐代取士科目众多,人才济济,及至五代科举衰落。宋兴科举,但唯以诗赋、策论取士,...[详细]
梁杞(生卒年月不详) 文顺乡石头村人(今南区恒美村附近)。赋性温纯,慎重、好学,精通诗书。宋庆历六年(1046),登进士,授连州司理(主理狱讼官)。在任秉公审判案件,获吏部官员赏识,晋升桂阳(今湖南郴州)令。到任之处,施行惠民为本之策,压抑奸滑,严惩恶吏,调整赋税,缓免兵役,缉捕强盗...[详细]
梁伯聪 (1871-1945),名纪恩,梅江区城西黄泥墩人,生于书香世家。曾祖父为清嘉庆进士,官至礼部郎中;祖父、父亲皆为官。父号心镜,字鉴三,清巳酉科举人,内阁中书升用知州,任福建上杭州知府。梁氏家学渊源,历代书翰珍藏丰富,他自幼诸多浏览,得益甚大,故学问渊博,立志传扬国学,毕生任职省立梅州中...[详细]
梁储(1451-1527年)字叔厚,号厚斋,别号郁洲居士,顺德石[石肯]村巷口坊人(1952年划归南海县)。戊戌会试第一名,传胪二甲第一名,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选庶吉士。由翰林编修累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师,入参机务,一度出任台阁首辅(丞...[详细]
梁固(985-1019) 字仲坚,宋代郓州须城(今东平县州城街道)人。幼有大志,尚节操。曾著《汉春秋》,深得父亲梁颢赏识。父去世后,以遗荫被赐为“进士出身”。固丧服期满,辞去“赐进士”,参加科举乡试。大中祥符元年(1008),梁固被推荐参加勤词学科考试,得中第一名(状元),任密州(今山东诸城)...[详细]
梁怀玉 ,洙边镇洙边村人。1944年,抗日战争即将进入大-的前夕,我八路军部队急需补充战斗力。当时,村里的青壮年大多数都参军或是支前在外,动员参军任务很重。17岁的识字班队长、团支部委员梁怀玉,长得俊俏、聪慧、活泼,各项工作走在前面,她说唱的小戏《王宝玉参军》闻名遐迩。在动员参军的大会上梁怀玉...[详细]
梁久让(1920~1992),山东茌平县卅里铺焦梁庄人。1947年11月随军南下到达湖北,先后任天(门)京(山)潜(江)县委组织部长,天门县委副书记、书记,荆州地委秘书长、副书记,湖北省农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省农科院-、院长。1960年8月至1964年11月,在任荆州地委副书记时,兼任潜江县...[详细]
梁满流(1981—1992年)男,汉族,清新县禾云镇鱼坝下迳旱墩村人,生前为鱼坝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少先队员。梁满流生长在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经常帮助五保户和困难户,做了不少好事。在“献爱心”活动中,虽然家里较穷,但每次都把零用钱捐出。学校班级的环境卫生,他总是自觉搞好。学习...[详细]
梁适(1000-1070) 字仲贤,梁颢之子。宋代郓州须城(今东平县州城街道)人。少孤、好学,自砺成材。曾将自己的著作和父亲的遗文辑录成册献给真宗,真宗不无感慨地说“梁颢有子矣!”于是授秘书省正字,为开封工曹,昆山县知县。 在梧州为官时,经亲自查访,奏请皇帝批准,停止南汉时民间折税。考中进...[详细]
梁廷枬(1796—1861),字章,号藤花亭主人,广东顺德人。清代学者、史学家。出生于书香世家。由于受父亲的影响,自少就对书画金石之道甚嗜好。其后由于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均落第,遂转而致力于训诂考据,撰写了《金石称例》等十多部著述,涉及文学、历史、词章、戏剧、音律等领域,其中不乏振聋发聩之见,颇为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