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作孚(约1516~1586年),字汝从,号讱斋,即墨城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进士。黄作孚为官清廉,不依附权贵,正气凛然。任兵部观政时,正值奸相严嵩当权,利用权贵,网络爪牙。黄作孚洁身自好,对这种坏风气愤恨不已。黄作孚出任山西高平县知县时,严嵩亲自设宴为他送行,被他毅然拒绝。在高平任...[详细]
黄佐临(1906~1994年) 黄佐临,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天津。民国14年(1925年)赴英,入伯明翰大学攻读商科,开始涉足课余演剧活动,结识英国著名作家、幽默大师萧伯纳。民国17年回国后,黄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曾任天津新华书院名誉院长。民国24年,在纽约与金韵之(丹尼)结婚,婚...[详细]
字周父,宋代渤海县人(今滨城区人)。公元978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宋太宗钦点为状元,被委任升州通判。当时,江南刚刚平定,南唐时出家的僧人多数还俗,胡旦认为他们缺房无田,极易聚而为盗,主张在他们脸上刺字,收为黥兵。随后调任左拾遗,又曾任海州知州。胡旦喜欢议论时政利弊,多次-。983年(宋太宗太...[详细]
胡蝶(1908~1989),著名电影演员。 原名胡瑞华,女,沙坪镇坡山村人。出生于上海,9岁随父回广州培道学校读书。1924年迁沪,同年考入中华电影学校,首次在《战功》一片中任配角。1926年加入友联电影公司,在《秋扇怨》中任主角。后受聘天一影片公司,两年中拍默片15部。1928年加入明星影...[详细]
慧能(638—713),又称惠能,俗姓卢,唐贞观十二年(638年)二月八日出生于新州(现广东新兴县)。3岁丧父,稍长靠卖柴养母度日。唐龙朔元年(661年)在蕲州黄梅东山寺(今属湖北省)拜五祖弘忍为师。弘忍见其貌不扬,问之曰:“汝何方人?所求何物?”能曰:“岭表来参礼,唯求作佛”。忍曰:“汝...[详细]
胡母班 胡母班[hú wù,同胡毋](?―190),字季皮(一作季友),泰山(治今山东泰安东北)人。东汉末年大臣,官至执金吾,八厨之一,王匡的妹夫,关东军联合讨董卓时与大鸿胪韩融、少府阴循、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瑰一起被派去说解关东联盟军,被袁绍所使王匡所杀。同年(公元190年)去世的名人...[详细]
霍维鼐(?~?),字号不详,山东济宁人,也有说是江苏吴县人。清顺治十八年(1661)辛丑科武进士第一人。 霍维鼐经乡试中武举后,清顺治十八年进京赶考。这年九月,在霍维鼐参加兵部会试前,经兵部部议,吏科给事中何澄条奏武闱考试方法:“较射之时,如马步娴熟,箭数合式者选取。其马步生疏,式样不如法...[详细]
胡萍萍,现名朝红阳,胡昭著之长女,祖籍桂东县城关镇,1957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焦作市。高中毕业后下乡劳动。1977年考入广州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88年获理学博士学位。留校工作期间,曾在国内外一级刊物发表十几篇学术论文。1990年被中山大学授予“作出优秀成绩的博士...[详细]
胡书程(1888~1946),原名胡显楷,即墨县灵山镇泉上村人。幼年在本村读书,1913年胶州师范讲习所毕业后,先后在县立第五高级小学、青岛北平路高级小学、李村高级小学、阴岛宿流村小学任校长兼教员。 1937年冬,胡书程停教回家,他与本村的民先队员马金铭结交甚密,经常一起谈论政治。1938年...[详细]
胡稳奇,男,湖南省桂东县增口乡人,1962年生,1979年9月考入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学习,1983年7月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南京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其间主要从事植物 学研究,从蚕豆上分离和鉴定了蚕豆的一种新 ,其主要研究成果曾在英国的一家著名刊物及国内的《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江苏农...[详细]
胡昭程,男,桂东县寒口乡寒口村人,1948年1月20日生。1966年5月在桂东一中加入共青团,1969年10月参加教育工作,1970年9月推荐至郴州师专学习,1972年7月毕业,获物理专业专科毕业证书,先后在寒口小学、寒口中学、桂东六中(桥头中学)任教。1975年2月在桂东六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详细]
胡昭著,男,桂东县城关镇人,1931年4月生,1955年湖南师范学院中文专修科毕业后,在河南焦作一中等校任中学语文教师,共29年,1984年调广东韶关教育学院从事古代文学教学,1987年获副教授职称。其主要著作有:《高中语文备课资料选》(1984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42万字)、《中国古代文...[详细]
贾桢(1798~1874),字筠堂,山东黄县人。清道光六年(1826)丙戌科朱昌颐榜进士第二人。 贾桢的父亲叫贾允升,是乾隆六十年乙卯科进士,由庶常授检讨,累官至兵部左侍郎。他的弟弟贾樾,字促翰,是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进士,由庶常授翰林院编修。可见,贾桢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人家。 贾桢进士及...[详细]
贾铉(?~1213) 字鼎臣,博州博平(今茌平县博平镇)人。性纯厚,好学。1173年(金大定十三年)中进士,授滕州军事判官,补尚书省令史。时章宗为右丞相,深为器重,授陕西东路转运副使。累迁侍御史,改右司谏,上疏论边戍利害,受嘉纳,迁左谏议大夫兼工部侍郎。1189年(大定二十九年)与党怀英等-...[详细]
贾谅(1387─1439)字子信,先祖博平人(一说武城人)。明初定居峄北山区的栲栳崮下(原山亭区半湖乡小西庄村)。祖父贾志刚,父亲贾旺均系勤劳的农民,家境较为殷实。 贾谅自幼天资聪慧,少年入馆刻苦读书,成绩极佳。明永乐九年(1407年),年仅20岁中秀才后,又中乡试魁首。他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详细]
口述人:江崇京 整理人:李梦艳 第一部分:人物简介 江崇京,1929年11月生人,山东即墨人,1947年10月入伍,参加了解放高密、莱阳,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之后参加了解放浙江、解放舟山等战役,1952年赴抗美援朝战场。1948年10月2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底,江崇京复...[详细]
江涛(1918~1946),又名江志杰,潮海街道江家西流村人。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正在上学的江涛立即在同窗好友中疾呼:“国难当头,我等学子岂可坐观?报效国家,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此其时矣!誓死不当-奴!”在江涛的鼓动下,全班有30多名同学加入了抗日的队伍。他热情向群众宣传抗日救...[详细]
蒋廷黻(1895—1965),字清如,黄陂桥人(今黄陂桥乡)。幼入私塾,11岁就读湘潭益智中学。民国元年(1912),赴美国勤工俭学,先入奥伯林学院,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 民国12年回国,任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教余研究中国近代外交史,编著《中国近代外交资料辑要》一书。翌年任清华大学...[详细]
焦裕禄(1922.8~1964.5) 山东省博山县北崮山村人,汉族,出生于贫农家庭。因家贫只读四年小学。11岁随乡亲推车运煤挣钱糊口,16岁便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贫困的生活,艰苦的劳动,使他从小就练就了吃苦耐劳、坚强倔强的性格。 1938年,家乡沦陷,博山人民陷入了痛苦的深渊,焦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