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培(1603~1669),字孟坚,号封岳,即墨城里人。其祖父黄嘉善,明万历年间兵部尚书、赠太保衔。黄培16岁入朝班,官至钦差提督街道、锦衣卫指挥、都指挥同知,极受明廷器重。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六日,李自成已兵临京畿,黄培想以身殉明,但因母柩在京不能立行。黄培原配为邑绅蓝再茂之女,因...[详细]
黄毓全(1905~1932年) 黄毓全,号莫峙,广东台山石坂潭人。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5岁丧父。曾就读于胜垒中学,毕业后进铁士航空学校学习。民国13年(1924年)赴芝加哥入其兄毓沛创办的三民飞机练习所任机械教师。民国15年随兄回国,任广东航空处中校飞行员。次年...[详细]
黄仁肫,男,桂东县城关镇琴山村人,1927年3月生。1949年上期在湖南省衡阳湘南中学高中部毕业。1949年6月桂东解放后,担任琴山全日制民校教师,晚上担任夜校群师。1952年考入桂东县师训班学习,后曾在城关草堂小学、三洞高龙小学、城关小学任教,其中在城关小学任教师和校长的时间长达45年,年满7...[详细]
黄士俊 (1570-1661年)广东顺德甘竹右滩人,福建莆田黄氏始祖唐朝桂州刺史开国公谥忠义黄岸三十五世孙、宋状元尚书黄由字居正十七世孙。明万历进士。字亮坦,一字象甫,号玉嵛。明万历丁未(1607年),殿试第一、状元及第,任修撰。历官宫谕少詹,升礼部侍郎,晋礼部尚书。崇祯九年(1636年)...[详细]
黄损,字益之,五代时期南汉朝连州(今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人,官至尚书左仆射(一品)。是最早迁入连阳地区的客家人。少有才,曾在在保安静福山筑一室攻读于期间,书室题额为“天衢吟啸”留有诗集《桂香集》,今存诗四首。 黄损,字益之,五代时期连州人,初隐居,少年时期为人慷慨有大志,有王佐之才,...[详细]
黄孙懋进士及第后,受翰林院编修。同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乾隆四年,黄孙懋任会试同考官。 据记载,乾隆初年,文和公张廷璐夜里梦见他的父亲文端公张英,张廷璐问:“今科状元”?他的父亲张英用他的左手指了指玉,用他的右手持金,然后放在自己的头顶上,说:“你知道了吗?”张廷璐醒来以后,还是不解梦中所说的...[详细]
黄劭显(1914~1989),潮海街道新生村人,地质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 1932年,黄劭显参加中国共产党 组织“反帝大同盟”。此后,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毕业后,黄劭显主要从事野外区域地质工作,曾与著名地质学家许杰、孟宪民等人...[详细]
黄象崙(1906~1982),字崑山,潮海街道新建村人。1921年小学毕业后去青岛同文印刷厂当学徒工,出徒后,又留厂当了4年工人。因其勤奋好学,熟练掌握了印刷技术,从铅印的检字、排版、印刷、校对到裁纸、装订,无一不通。1928年,他买了一台石印机,回即墨城开办了新民石印局。 由于他善于经营,...[详细]
黄学准,字三平,号皞子,明,南海人。嘉靖二十三年潜江知县。 (一) 笔者通过查寻广州《黄氏家谱》,准确地说,黄学准是今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朗头村人。其先祖在南宋时期(1140)先从湖广(湖北)江夏郡(今武汉市江夏区)迁往江西,几经辗转,最后定居今朗头村。从第七世黄仕明立村开始,黄氏家族逐渐...[详细]
黄炎培 (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 黄炎培(1878年10月1日—1965年12月21日),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曾字楚南(一作号),改字韧之(辛亥年在上海赵凤昌惜阴堂讨论国事会议记录签署。后见1915年《学生会会报》、1917年杭州《教育...[详细]
黄义新 黄义新(曾用名黄建平),男,汉族,桂东县寨前乡寨前墟居委会人,1957年7月生。1977年考入湖南省财会学校,1978年在校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中专毕业后分配在湖南省财税厅工作。财税分家后,分在湖南省税务局工作,1982年任湖南省税务局利润监交科副科长,1984年任该...[详细]
黄肇颚(1827~1900年),字仪山,号仲严,即墨城里人,清代贡生,候选训导,明代兵部尚书黄嘉善后裔。工书法,尤工劈窠大书。参与清同治《即墨县志》编修的采访事宜。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辑修成《崂山诗乘》八卷。晚年栖居华严庵,历经十载,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辑成《崂山续志》(又名《崂山...[详细]
黄贞麟(1630~1695年),字方振,号振侯,即墨城里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中进士,任安徽凤阳府推官。先后审断过海盗、抢劫及-惑众等大案,牵连到五六省千余人。清康熙九年(1670年),改任直隶盐山县知县。他严明法令,先后上疏奏请豁免百姓的徭役、赋税,鼓励耕种,使县境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详细]
黄志兰(1912~1967年) 黄志兰,江苏启东人,出身贫农。曾读书4年,13岁拜师学艺,苦学木工技术。民国18年(1929年)满师后,到上海以手艺糊口。民国19年和34年,黄两度进日商丰田纱厂做木工,后一直在中纺五厂、上海第五棉纺厂任纺造车间保全部木工。1958...[详细]
黄子寿生于元朝,水口镇双狮村人。元至正十年(1350年),海盗麦福侵入信宜县城,黄子寿奋力作战,击退海盗,因有功升任高州路同知。明洪武元年(1368年),黄子寿参加明朝攻打海盗,夺回被海盗抢走的信宜县署大印,提升户部军储十五仓副使。...[详细]
黄宗昌(1588~1646年),字长倩,号鹤岭,即墨城里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授雄县(今广东省雄县)令。黄宗昌到任后,立即将雄县境内横行不法的宦官魏忠贤的党羽一一正法。后调任清苑县(今河北省清苑县)令。时京城附近各县官吏纷纷为魏忠贤建造生祠,独清苑县不建。崇祯时,官授御史,曾上《纠...[详细]
现在坐落在上海世博会园区浦东区块的东北角、南码头社区内的世博村,是上海世博会的重要配套工程,而它的前身则是号称“远东第一”,堪称当时亚洲最大的酒精厂——中国酒精厂(1954年后更名为上海溶剂厂)。她的创始人,正是两位爱国印尼侨商——黄江泉、黄宗孝先生。 1933年,印尼华侨黄...[详细]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出身于官僚家庭。10岁时开始学写诗。清同治六年(1867),考中秀才。同治十二年(1873)考取拔贡生,次年入京赴乡试,未中。黄遵宪早年的诗作,已表现了一定的革新精神。他批判了文学创作中“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的拟古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