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兆霖 [清][公元1801年-1862年]

  • 沈兆霖(1801—1862),字尺生,又字郎亭,号雨亭,清钱塘(今杭州)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任侍讲、侍讲学士、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咸丰二年(1852)任吏部侍郎,督江西学政。太平天国起义后,建议举办团练。八年英法联军及美俄公使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详细]

沈祖绵 [公元1878年-1968年]

  • 沈祖绵(1878—1968),字念尔,号瓞民,-日本时化名高山独立郎,杭县(今杭州)人。早年执教于杭州求是书院。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与章太炎会于杭州虚白堂,一见如故。谈及清初-,浙省士子受害最深。沈氏祖先也因与汪、查为姻娅而受株连。太炎谓:“此浙人一时之不幸,日后当以此为荣也。”后与太炎...[详细]

施今墨 [公元1881年-1969年]

  • 施今墨(1881—1969),原名毓黔,萧山坎山镇人。因家母多病,从小立志学医。清光绪十九年(1893)随舅父学习中医。二十八年就学山西大学,次年转入山西法政学堂。三十二年毕业于北京京师法政学堂。后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追随黄兴奔走革命。1912年起,在民国临时政府陆军部任职,参加编纂...[详细]

水丘昭券 [五代十国][?-947年]

  • 水丘昭券(?—947),五代临安人。为人厚道,知书达理。吴越国武肃王钱镠婆、母两代出自水丘氏家族。在忠献王钱佐时任内衙都监使。后晋开运三年(946),南唐将领李景率军攻福州,闽中大乱,闽将李达来吴越国求救。吴越诸将欲以路远难相拒,水丘昭券则从长远利益考虑,力劝钱佐发兵相救。后由水丘昭券掌管用兵事...[详细]

宋贤 [明]

  • 宋贤(生卒年未详),字又希,明严州(今建德三都)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常熟县令。后补魏县,又擢升御史,到任即弹劾魏忠贤逆党未被正法者数人。巡按湖广,拔廉惩贪,奖善罚恶,昭雪冤案。在武昌,将惩贪罚恶的赎款,取崔灏《黄鹤楼》诗意建“白云阁”,与“黄鹤楼”对峙,增添湖山胜色。 时严州为解...[详细]

宋兴 [三国]

  • 宋兴(生卒年未详),字允起,三国建德人。西晋时为冀州刺史。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冀州已失陷,宋兴忠于晋室,与敌周旋,争战于中原地区。时闻司马睿传檄四方,乃率5000兵马渡江南下,会合各路勤王之师于石头城(今南京),共图恢复晋室。愍帝建兴五年(317),愍帝被害消息传至,群臣劝进,司马睿乃即帝...[详细]

宋应昌 [明][公元1536年-1606年]

  • 宋应昌(1536—1606),字桐冈,明仁和(今杭州)人。历官绛州知府、副都御史、巡抚山东,筹建营卫巡司,加强海防,颇有政声。明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封建主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企图吞并朝鲜,侵略中国。七月攻占朝鲜汉城、开城、平壤等地,朝鲜国王李昖逃到鸭绿江边的义州,向明朝求援。明廷派辽阳...[详细]

孙瑜 [三国][公元177年-215年]

  • 孙瑜(177—215),字仲异,东汉吴郡富春(今富阳)人。孙权从兄。初任恭义校尉,治军有方,深得士兵爱戴。 东汉建安九年(204),瑜任丹阳太守,加绥远将军。十一年(206)随周瑜攻克麻、保二屯;又从孙权拒曹操于濡须。孙权急于交锋,瑜竭力谏阻,以为不宜轻进。权不从,遂致战事失利。自此,权始识...[详细]

孙光远 [公元1900年-1979年]

  • 孙光远(1900—1979),原名孙鎕,余杭和睦乡梧桐村(今属闲林镇)人。我国研究微分几何与数理逻辑的先行者、国内近代数学奠基人之一。自幼刻苦好学,成绩超群,屡受褒奖。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留校任教。从事微分几何、数理逻辑研究。1925年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继续攻读微分几何。...[详细]

孙惠 [晋][公元263年-310年]

  • 孙惠(263—310),字德施,三国富春(今富阳)人。吴国豫章太守孙贲之曾孙。晋惠帝永宁初,从齐王冏攻讨赵王伦,因功被封为晋兴县侯,任大司马户曹掾。齐王同-,天下失望。孙惠进谏,陈说五难、四不可,劝齐王冏。冏不听,惠惧罪辞官。 晋惠帝 元年(302),河间王颙长沙王义举兵攻冏,冏败死,成都王...[详细]

孙诒经 [清][公元1826年-1890年]

  • 孙诒经(1826—1890),字子授,清钱塘(今杭州)人。咸丰十年(1860)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以太平军攻占杭州,乞假归奉其母。同治元年(1862),他曾与宁绍台道张景渠统率清军,在浙东镇压太平军。三年入直南书房,曾历任会试同考官、国子监司业、陕西乡试副考官、翰林院侍讲、日讲起居注官、国史馆...[详细]

孙京良 [公元1913年-1946年]

  • 孙京良(1913—1946),又名文达,化名程远,富阳龙门乡龙一村人。出身贫苦。1929年,毕业于杭州宗文中学,即回乡在环山诸佳坞村小学教书。次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组织、发动富阳农民“五一”武装-。-失败,遭国民党政府通缉,-离乡,隐蔽于萧山县。抗日战争前夕回乡,在龙门小学任教。 193...[详细]

唐阿毛 [公元1901年-1930年]

  • 唐阿毛(1901—1930),字运乾,杭县云会乡栅庄桥(今属余杭)人。父亲为当地塾师,受孙中山民主革命影响较深,阿毛从小也受熏陶。12岁丧父,迫于生计,为地主做小长工。因不甘-,改杀猪营生。为人急公好义。1927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农-动,组织农民协会,任云会乡农民协会主任。次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唐敦禄 [公元1902年-1943年]

  • 唐敦禄(1902—1943),化名王守成,遂安木旺(今淳安姜家镇木旺村)人。1927年在严州九中读书,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回原籍,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是年,中共浙西特委遂安特别支部成立,成为遂安特支的骨干。不久,遂安特支遭到破坏,与组织失去了联系。1935年底,找到党的组织,在郭村、姜...[详细]

汤金钊 [清][公元1772年-1856年]

  • 汤金钊(1772—1856),字敦甫,又字勖兹,清萧山城厢镇人。他出身于商家,从小勤奋求学。乾隆五十九年(1794)乡试中解元。嘉庆四年(1799)取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任编修,升侍讲。十三年入直上 书房。 道光元年(1821),汤金钊署户部侍郎。时朝中有人主张增加赋税,汤上疏:“康熙中...[详细]

汤寿潜 [公元1856年-1917年]

  • 汤寿潜(1856—1917),原名震,字蛰先,又作蛰仙,清萧山城山大汤坞村人。少年时在家乡读书,“早岁颖异,以文学见称”。青年时曾出任浙江金华书院山长,主张教学以实用为务。光绪十二年(1886),入山东巡抚张曜幕。十六年作《危言》一书,共4卷,提出精简冗员,改革科举,推广学校,开发矿藏,修筑铁路...[详细]

唐询 [宋][公元1005年-1064年]

  • 唐询(1005—1064),字彦猷,宋钱塘(今杭州)人。以父荫任将作监主簿。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应诏献文章,名列前茅,诏赐进士及第、知长兴县,后以太常博士知归州,因翰林学士吴育荐引,任御史。未及赴任,因母故世,回里奔丧。服除回朝时,吴育为参知政事,以唐询与宰相贾昌朝有亲党嫌疑竭力...[详细]

汤右曾 [清][公元1656年-1722年]

  • 汤右曾(1656—1722),字西厓,清仁和(今杭州)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三十五年,充贵州乡试正考官。三十九年四月,授刑科给事中。他生性刚直,在谏垣所呈条议甚众。四十一年三月,转户科掌印给事中,朝廷准备改铸“大钱”,销毁小钱。汤即上疏表示反对,他认为“若毁小钱, ...[详细]

谭献 [清][公元1832年-1901年]

  • 谭献(1832-1901) 清文学家、藏书家。原名廷献(一作献纶),字仲修,号复堂。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1867年(同治六年)举人,任含山、歙县等地知县。尝游弋于燕、赵、齐、鲁间,遍交文人学士。工诗、词、文、赋,以词见长。通古今治乱典故。生平好聚书、刻书,藏书数万卷,亦精于鉴别校勘。尤以...[详细]

陶华 [明][公元1369年-1463年]

  • 陶华(1369—1463),字尚文,号节庵,明余杭人。幼年业儒,旁通百氏。及长,遇良医授予秘藏医籍,遂探研医术。精研汉代张仲景《伤寒论》,颇有创见。为人治病,深切脉理,旁察病源,随症制方,不拘古法,屡有奇效。一女隆冬昏闷,不饮不食,神情狂躁,诸医莫测其症。陶究其病源,此女将曾于三伏天曝晒之衣着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