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平(1898—1971),字颖君,余杭(今余杭区余杭镇)人。青年时,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转复旦大学、东吴大学,于1922、1923年先后毕业,获复旦大学文学士、东吴大学法学士学位,旋在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堂从事律师业务。1925年五卅运动中,为爱国学生作辩护律师。1932年,复旦大学授予名誉法...[详细]
蒋玉堃,杭州人,杨式太极拳-传人。南京中央国术馆优秀学员,著名武术家自幼酷爱武术,曾从学于母舅和杭州吴山的韩庆堂、查瑞龙。 他七岁随舅父习武,14岁拜韩庆堂为师,学少林拳及摔跤。1930年进浙江国术馆从杨澄甫专心习练太极拳、剑,得杨班侯弟子龚润田亲授,获杨式各种-真传。1933年夏以优异的成...[详细]
蒋筑英(1938—1982),杭州人。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62年毕业,考取著名光学家、长春光机所所长王大珩的研究生,后一直在该所从事光学传递函数研究工作。1965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质量达国外同类装置一流水平。1966年后,自学电子计算机理论和应用技术,掌握英...[详细]
金百顺(1878—1954),字润泉,萧山石岩金西桥村人。幼年时家境清贫,读书不多。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杭州盐桥乾泰钱庄当学徒。后至同兴钱庄和裕源大钱庄做工。二十四年被宝泰钱庄聘为副经理。任职期间,金结交全浙铁路公司总理汤寿潜和北京日商正金银行买办陈静斋等人,后经汤寿潜荐举,金出任大清银行...[详细]
金达如(1901—1932),原名俊德,以字行,富阳三山镇陆家村人。禀性聪慧。9岁进驯稚小学读书。毕业后考入杭州简易师范学校。1920年毕业以后,先后受聘在金家桥临湖小学、西邮村惠民完小、汤家埠桥头崇德小学及灵桥罗江小学等校教书。 1927年,大革命浪潮波及富阳,达如积极投入农-动。次年2月...[详细]
金守淦(1877—1961),字任父,号六弢居士,富阳王洲乡(今属场口镇)塘下村人。早年就读于同邑举人柴锡堂主讲之东图书院。后考入邑庠,继又入杭州求是书院、上海中西书院攻读,与钱家治、邵裴子、马寅初等为同学。学成后,任职上海商务印书馆。旋受聘于教育家袁希涛所创上海宝山公学,任英文教员。在此期间,...[详细]
金守儿(1955—1979),富阳王洲乡(今属场口镇)人。1976年3月入伍,为广西军区独立师独立团八连六〇炮班战士。勤学苦练,成为投弹能手和出色炮手。197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战前血书誓言,战时勇猛顽强。是年2月17日,随部攻打越南保肯公安屯,右额为敌弹...[详细]
金学曾(生卒年未详),字子鲁,明钱塘(今杭州)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授工部主事,历郎中,改礼部主事,出为湖南督学。由于他对整顿学校中禁止讲学的做法持异议,认为“学不讲,则所崇何业?”结果遭到弹劾罢归。万历十年(1582)后,又起用为佥事,历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当时倭患困扰浙闽地区,金...[详细]
金应麟(1793—1852),字亚伯,清钱塘(今杭州)人。道光六年(1826)进士,授刑部主事,先后随同其他大臣赴四川、湖北、山西等地审判案件。后历任员外郎、江西道监察御史、给事中、福建副考官、鸿胪寺卿、直隶按察使、大理寺少卿等职。道光二十三年因母亲年老退职还乡,从此不再出仕。他在10多年官场生...[详细]
金有光(生卒年未详),富阳王洲(今场口镇)人。幼聪慧,好武术,喜《孙子》、《六韬》等兵书战策。及长,应募新城千户所,后所裁革,改属富阳。不久,应武乡试中式。 明万历二十年(1592)春,有光投营效力,深受巡抚常居敬器重,被任为新兵试职千总,命随参将杨文征讨宁夏嗦拜之乱。敌军据城顽抗,久攻不拔...[详细]
孔胜东浙江省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汽车分公司三车队党支部委员、司机,1964年9月出生,1992年4月入党,大专文化。 孔胜东同志严格按照党员“五带头”要求,立足本职争当先锋。从事公交司机工作20多年来,他爱岗敬业,时刻把乘客的安危放在心上,认真做好安全行车工作,至今已安全行驶55万...[详细]
来楚生(1903—1975),原名稷勋,字初生,号安外、木人、然犀、负翁、一枝颐、非叶、楚凫等,萧山长河镇襄七房村人。他8岁入萧山仓桥小学,14岁考入杭州宗文中学。1924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曾在杭州同潘天寿等从事书画活动。抗战爆发后,来楚生定居上海,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与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详细]
来集之(1604—1682),初名伟才,又名镕,字元成,号倘湖,明萧山长河人。幼聪颖过人,就读于冠山西隐寺,弱龄即通五经、诗词。明崇祯十三年(1640)中进士,授安庆府推官。后改任太常少卿、兵科左给事。明亡后,卸职还乡,隐居故里30余年,潜心著述。其较出名的有《读易偶通》、《易图亲见》、《卦义一...[详细]
来裕恂(1873—1962),字雨生,号匏园,萧山长河镇人。少时攻读经史诸子。清光绪十六年(1890),肄业于杭州西湖诂经精舍,得清末经学大师俞樾青睐,誉为“颇通许郑之学”。光绪十八年,一面自杭州宗文、紫阳二书院以窗谭博取膏火之资,一面设帐授徒为稻粱之谋。光绪二十五年,主宗文义塾智斋教务二年,即...[详细]
郎简(生卒年未详),字叔廉,宋杭州人。自幼孤贫,好学不辍,常借书抄录,熟读成诵。曾从四明朱頔及沈天锡游学作文。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进士及第,补试秘书省校书郎,知宁国县,迁福清县令。任间征调民工修筑石塘陂,溉田百余顷,当地人为立生祠以示纪念。调任随州推官,临朝应对,得真宗欣赏,特改秘书省著作...[详细]
劳格(1819—1864),字季言,清仁和(今杭州余杭区)塘栖镇人。父劳经元对唐代的典章制度很有研究,二兄劳权精通校雠学。自幼受到家庭熏陶,热爱读书、藏书。4岁在同村进士朱以升处读书。13岁已遍读各种经书。曾因病卧床3年,病中通读汉唐诸史,旁及《资治通鉴》和历代“会要”,通晓史学,熟悉唐代典故,...[详细]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号樊榭,清钱塘(今杭州)人。 早年生活 厉鹗生于康熙三十一年五月初二日(1692年6月16日),卒于乾隆十七年九月十一日(1752年10月17日)。先世居浙江慈溪,后迁至钱塘。祖父大俊,父奇才,都是布衣。他排行第二,兄士泰,弟子山。他还在少年时,父亲就...[详细]
李昂(生卒年未详),字文举,明仁和(今杭州)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未仕。成化年间(1465—1487),任山东青州知州。在任8年,体恤民情,政绩卓著。劝民垦荒5000余顷,安置流民52000余户20余万人;饥荒时,发官仓粮数千万石,也劝地方豪富发粮8万余石,使青州饥民赖以度荒,还接纳了邻...[详细]
梁孟昭(约生活于1560—1640之间),字夷素,女,明钱塘(今杭州)人。性格娴静,不苟言笑,能诗文,自成一家,被誉为“一代作手”、“女士之表表者”。她的诗歌,清新幽异,并不流于纤弱,风格独具。她的传奇《相思砚》,借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故事为引子,让他俩现身说法,实现在人间团圆的夙愿,颇具浪漫色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