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长叙 [公元1878年-1962年]

  • 鲍长叙(1878─1962)字敦典,号凤石。镇江人。南京两江师范学堂毕业,后回里主持求已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该学堂改名为丹徒县立第二高等小学,他仍任校长,兼任省立第六中学教员、小学教育研究会主任。民国12年,任县教育局视学,同时被聘参加《续丹徒县志》的协修工作。他办学主张以育人为先,以...[详细]

鲍鼎 [公元1898年-1973年]

  • 鲍鼎(1898-1973)字扶九,号默庵,镇江人。幼年丧父,靠母亲张似馨教读为生。他勤于自学,擅长古文字、音韵学,书法源于魏碑。民国17年(1928年)受聘到上海蟫隐庐书店和中国书店任,从此定居上海。历任正风文学院、大厦大学、无锡国学专修馆等校教职员。为生计所迫,后来转入实业银行、新亚药厂任职。...[详细]

鲍观澄 [公元1898年-1975年]

  • 鲍观澄(1898-约1975)原名启元,字冠春,镇江人。自幼聪明,但他嫖, 烟酒无所不为。毕业于北洋大学法科,先任全国烟酒事务署秘书,后入直系军阀田维勤部为总参议。张作霖入关后,又改投奉系,任航空署参事。因-购飞机款而被张作霖逮捕,他贿赂狱卒得以逃脱。民国16年(1927年)春,在上海电话局局长...[详细]

包宗顺

  • 包宗顺男,1956年11月出生,江苏镇江人,汉族。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第七届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第十一届政协常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 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南京农学院农经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学士...[详细]

曹刍 [公元1895年-1984年]

  • 曹刍(1895─1984)别名守一、漱逸,镇江人。民国7年(1918年)始,在南京第四师范附属小学任教。民国12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教育科,次年获东南大学教育学士学位,遂在江苏省立第六中学、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任职。民国15年任上海中华书局新书部,主编《中华教育界》。民国17年以后,在中山大学、...[详细]

陈邦才 [公元1896年-1970年]

  • 陈邦才(1896-1970)又名陈毅诚,镇江人。民国5年(1916年)在上海江苏省教育会附设体育传习所学习。民国13年起先后担任江苏省童子军副总教练、镇江县童子军理事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童子军理事会常务理事兼秘书。民国24年我国选派代表参加美国童子军第二十五周年纪念大露营,被任命为主试官。同年6月...[详细]

陈邦杰 [公元1907年-1970年]

  • 陈邦杰(1907-1970)字逸尘,镇江人。民国20年(1931年)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任教于重庆乡村建设学院。民国25年赴德国柏林大学植物系学习,民国29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兼任研究员。毕生从事植物学...[详细]

陈斯白 [公元1899年-1980年]

  • 陈斯白(1899-1980)祖籍镇江,生于盐城。扬州江苏第五师范毕业。民国10年(1921年)在镇江润商小学教书,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与杨公崖、嵇直等人于民国11年元月创办《新镇江周报》,陈斯白任该报。民国13年冬加入秘密时期的国民党组织。民国15年赴江西参加北伐军,任十四军政治部秘...[详细]

陈云阁 [公元1910年-1989年]

  • 陈云阁(1910-1989)丹阳人,自幼受私塾教育10年。民国19年(1930年)起在丹阳北乡作塾师。民国21年联合志同道合的塾师创办文社,试行学塾改革,并举办成人识字班,推进社会教育,宣传抗日救亡和爱国、进步思想。 民国26年下半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陈云阁参加管文蔚领导的抗日自卫团,先后...[详细]

陈运培 [公元1875年-1935年]

  • 陈运培(1875-1935)字少轩,号刚叔,别号天罡侍者,镇江人。曾受聘为官府幕宾,生平酷爱皮簧,长得丰姿鹤立,又加天生一付好嗓子,师承孙菊仙派,擅演孙派戏《朱砂痣》、《逍遥津》、《七星灯》、《鱼藏剑》、《战北原》等。清末民初,以天罡侍者别号,先在武汉、北京、天津等地以票友身份彩排登台,颇负盛名...[详细]

陈志 [公元1901年-1978年]

  • 陈志(1901-1978)丹阳人。幼年只读过几年私塾。抗日战争初参加抗日部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江南第四保安司令部 队队长。民国30年(1941年)8月,党组织为搜集敌军情报,决定派陈志打入丹阳日伪内部开展工作。在丹阳城内广结日伪头目,结拜24兄弟,以消除日军的怀疑,有效地控制了一部分日伪...[详细]

闵春华 [公元1907年-1958年]

  • 闵春华(1907-1958)又名张英,回族,镇江人。民国14年(1925年)在江苏省第九师范读书时受“五卅”运动影响,积极参加反帝斗争,并于同年先后参加国民党及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16年初任国民党镇江市党部工人部长。北伐军抵镇,镇江总工会成立时,被选为总工会常务委员(即工会主席)。同年10月参加...[详细]

戴棣龄 [公元1884年-1961年]

  • 戴棣龄(1884-1961)字秾季。镇江人。幼时在同文书院、南洋公学等校学习外语。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入日本长崎医学专门学校。宣统二年(1910年)回国,先后任南京军医学堂教员、陆军医院主任、天津军医学校教务主任、北京军医学校校长、河北大学医科教授,其间曾再度赴日深造。民国12年(192...[详细]

戴铭巽 [公元1903年-1970年]

  • 戴铭巽(1903—1970),号凝之,江苏镇江人。1924年毕业于上海商科大学即国立东南大学商科,1929年留学英国,先后就读于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和爱丁堡大学商科,1931年获商学学士学位。1931年回国后受聘担任武汉大学经济系特约讲师,次年秋季晋升为专任教授。主讲簿记学、会计学、统计学等课程。他...[详细]

戴盆天 [公元1897年-1969年]

  • 戴盆天(1897-1969)乳名小坤,又名鹏天,后改名英夫,丹阳人。毕业于无锡师范学校。20年代初,在县城西门第二高等小学任教师,与夏霖、黄竞西等主办《觉悟民权副刊》,组织通俗讲演团,宣传新文化运动。 民国13年(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民国14年6月,经恽代英、侯绍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详细]

戴涯 [公元1909年-1973年]

  • 戴涯(1909-1973)回族,镇江人。民国20年(1931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在校期间参加金陵剧社,从事业余话剧活动。民国22年底,与唐槐秋共同组织我国第一个职业话剧团──中国旅行剧团,任副团长,兼导演和演员。该团在北平、上海、天津、香港等地多次旅行公演。民国25年,在南京与曹禺、马...[详细]

丁传靖 [公元1870年-1930年]

  • 丁传靖(1870-1930)字秀甫,号闇公,又有鹤睫、鬼车子、招隐行脚僧等别号,镇江人。18岁进学,在乡试时,因文内用了《淮南子》,被主司斥为“杂语”,压到副榜最末一名,后入江阴南菁书院深造。清宣统二年(1910年)由陈宝琛荐举为礼学馆纂修。他的诗文负有盛名,尤工戏曲,创作了《霜天碧》、《沧桑艳...[详细]

丁宁 [公元1902年-1980年]

  • 丁宁(1902-1980)女,字怀枫,号昙影,又号还轩,镇江人。早年随父母移居扬州。年轻时因包办婚姻而离婚,誓不再嫁,从师学佛。后从陈寒光、程善之学诗,善填词。20年代初期,其所作诗词传播江浙一带。民国30年(1941年)开始从事图书馆工作。建国后,曾到华东革命大学学习,后到安徽省图书馆负责古籍...[详细]

丁士青 [公元1901年-1976年]

  • 丁士青(1901─1976)名竹如,别号焦石山农、蜀江渔父、蜀江老渔,人称丁七(排行第七),镇江人。上代五世为丝绸织工。幼习丹青,辛勤自励,尤擅山水,亦善指画。其画注重写实,结构严谨,以骨法用笔,设色古秀沉厚,气韵不俗。其诗也颇见功底。 建国后,曾任镇江市国画室主任、市政协委员、江苏省美术协...[详细]

董必成 [公元1904年-1986年]

  • 董必成(1904-1986)原名朱迎春,扬中人。青少年时在上海学手艺做裁缝。抗日战争发生后,回到扬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8年(1939年)在扬中县抗敌委员会当班长,后任排长、三区区长、县政府军事科长等职。民国30年底任中共路北特委铁道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兼练湖区区长,主要活动于辛丰、黄墟一带。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