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丽樗 [公元1907年-1992年]

  • 许丽樗(1907.10~1992.1)祖籍江苏镇江,生于江苏扬州。民国17年(1928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历任天津长芦盐运使公署场产科科员、湖南禁烟督察处科员、国民党军69师宣教处副处长、青年军上校主任秘书、重庆卫戍总司令部所属壁山军宪警联合督察处上校副处长、江宁县税务稽征处处长。194...[详细]

徐明 [公元1920年-1946年]

  • 徐明(1920~1946),原名徐增祥,浙江海宁盐官镇人。16岁到上海,进入天主堂街法 大马路(今金陵东路)一家运输报关行当学徒。1936年5月,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的群众组织华联同乐会,成为抗日救亡活动中的积极分子。1938年5月,被吸收参加中 国共产党。入党不久,他坚决要求到抗日斗争...[详细]

徐盘荣 [公元1915年-1943年]

  • 徐盘荣(1915—1943),原名古荣,武进县人。民国26年(1937)11月,日军侵占武进,盗贼蜂起,土匪猖獗,各村成立自卫团体,徐参加了大刀会。不久,大刀会被国民党改编为忠义救国军五支队一大队,徐任二中队教官。民国28年6月,“忠救军”派一大队潜赴浒墅关,拦击虹桥机场的江南抗日义勇军。徐贯...[详细]

许其郁

  • 许其郁(1873—?),字文卿,号蕉雪,晚年号畅园,世居谏壁月湖许家村。父鹤汀,经商,爱画兰。其郁在他的影响下,从小就爱诗画,在金石、音乐、书法、篆刻方面,都有天赋之才。14岁能作杂体诗。每遇山川花草、飞禽走兽、虫鱼之属,必流连观玩摹写。与同里王梅雪、夏筠雪相友好,3人都年幼而有才,时人称为“...[详细]

许维新 [公元1902年-1941年]

  • 许维新(1902~1941),句容磨盘乡人。幼年家贫,过继给白杨村许仁峰为子,在养父身边攻读“四书五经”达六七年。1931年春,以“帮会”名义,联络组织起10多人 的小队伍,在茅山四周活动。他敢于伸张正义,地方 势力恨之入骨,诬蔑其为“土匪头子”。1934年间,金坛县一家蚕茧行被劫,许受栽赃被送...[详细]

徐锡同 [公元1908年-1942年]

  • 徐锡同(1908~1942),扬中县长旺乡徐家埭人,幼年家贫,无以为生,曾随母乞讨。12岁至江南替人家放牛。 1940年徐为救一名被日本士兵侮辱的妇女,奋力打死日本士兵1人。在日军四处搜捕下,徐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指引,投身革命。徐任段家桥至江阴西部地下交通员时,以弹棉花为掩护。一次在...[详细]

徐志敏

  • 徐志敏 男 1961年生于南京,江苏镇江人。1997年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镇江中国画院专职画家。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并被多家艺术馆、博物馆、艺术机构收藏。2002年被国家人事部人才委员会授予“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称号。...[详细]

徐中和 [公元1902年-1974年]

  • 徐中和(1902~1974),扬中县公信桥(今联合乡红灯村)人。1917年往无锡学徒,后在无锡开店。1922年,在上海开办洋伞厂。1929年与人合股创办四达橡胶厂。抗日战争胜利后,四达橡胶厂改名大孚橡胶厂,徐任经理。 1946年与凌馥康(即凌云超)等人发起组织“扬中县旅沪同乡会”,...[详细]

严保庸 [清][公元1796年-1854年]

  • 严保庸(1796~1854),清戏曲家,字伯常,号问樵,丹徒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江南乡试第一,接着应会试不第,留居北京,与当时一班名士流连于歌场酒榭,游燕极欢,作了不少戏曲。道光九年(1829)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道光十三年(1833),外放为山东栖霞知县,在任两年,有政声,以母忧...[详细]

杨棨 [公元1787年-1862年]

  • 杨棨(1787~1862),字羡门,号甦庵。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生,丹徒人。地方史家。道光五年(1825年)选贡生。道光二十二年英国侵略军攻陷镇江城时,他在围城中居住6日,对青州兵英勇抗击英军的事迹耳闻目睹,曾作《青州兵》一诗高度赞扬。咸丰年间避兵乱居如皋。道光二十四年刊行《京口山水志》...[详细]

杨邦彦 [公元1857年-1936年]

  • 杨邦彦(1857~1936),字振声,号艮斋。清咸丰七年(1857年)出生。镇江人。18岁考取秀才后,设塾授徒,后去南京两江师范任教,与同乡赵声同事,结为好友,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不久被派赴日本留学,入明治大学经纬学堂师范科。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回国后,受地方人士推举,担...[详细]

杨公崖 [公元1891年-1974年]

  • 杨公崖(1891~1974年),名大培,字植之,号公崖。回族,镇江人。少年时在成志学堂求学。1913年,在镇江政法学堂攻读法律。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恽代英曾两次来镇宣传革命,杨均参加了接待工作。年底,杨和陈斯白等成立了第一个中国国民党小组(对外称“三五同志会”),同时,和嵇直、陈斯白,...[详细]

杨华年 [公元1921年-1942年]

  • 杨华年,1921年出生,系杨瑞年之弟。1934年毕业于八叉巷小学,后到黄山中学(今省立镇江中学前身)读书。1937年初中毕业。1939年,响应姐姐杨瑞年召唤,奔赴安徽新四军军部。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不幸被捕,关进上饶集中营,被编在六队,囚禁在上周西村。在狱中,拒绝特务威逼利诱,英勇不屈...[详细]

杨雷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杨 雷:1985年至1989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本科毕业,1989年至1991年镇江市美术雕塑创作室从事美术创作,1991年至1999年江苏大学艺术教研室美术创作教学及艺术组织工作副主任,1999年至今镇江中国画院从事中国画创作及艺术组织工作副院长。  ...[详细]

杨青年

  • 杨青年,系杨瑞年大妹。青年时就读于镇江师范。未及毕业,和17名同学于1937年奔赴延安抗大。毕业后,分配在江苏盐阜区(五分区)任党委书记(时年21岁),一直坚持地下工作,直至牺牲。被大连烈士陵园确认为烈士。...[详细]

严桂珍 [公元1896年-1946年]

  • 严桂珍(1896~1946),因夫家姓贾,人们称她贾奶奶,住扬中县轮船沙广盛圩(今八桥镇长胜村)。 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作党的秘密交通员,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同志,传送情报。 1946年7月28日因掩护中共地下党同志,遭国民党 派逮捕,受尽酷...[详细]

杨文淑 [公元1907年-1983年]

  • 杨文淑(1907~1983年)女,镇江人,嫁民族资本家于姓为媳。在旧社会谨守封建礼教,深居简出。解放后,在市妇联的领导和鼓励下,学习政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抗美援朝时,她捐献金银首饰,购买飞机大炮。“五反”运动时,鼓励并支持其夫遵守国家法令,成为守法户。1933年,她将1175平方米居住面积的7...[详细]

杨效颜

  • 杨效颜,为镇江杨门三烈士之父。大革命时期,由恽代英介绍参加中国国民党,主张国共合作,系国民党左派人士。解放后,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镇江市第一届常委会副主任委员,后任市民政科科长。...[详细]

杨铸 [清][公元1778年-1847年]

  • 杨铸(1778-1847) 字子坚,号石瓢,镇江人。十三四岁就熟读《文选》,王文治看了他作的诗后说他像头小狮子,“堕地便能跳跃”。后来又认识了杭州诗人宋大樽,宋送他一部李太白集。杨铸性好山水,家近北固山,尤爱焦山幽静,与定慧寺主持巨超为诗友。他经常漫游各地,遍历金华、天台、四明、牛首、采石、庐山...[详细]

严惠宇 [公元1895年-1968年]

  • 严惠宇(1895~1968年)。名敦和,字惠宇,号箑斋,后以字行,镇江人。幼年读私塾,颖超敏捷,后到扬州钱庄学徒。满师后在镇江交通银行任职,旋转上海金城银行。严惠宇有志实业救国,在前辈徐静仁支持下,被聘为溥益纱厂经理。严惠宇与冷遹、陆小波通力合作,在镇江创办“四益”农场,即均益蚕种制造场(在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