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泰 [明][公元1436年-1480年,娄东三凤]

  • 张泰 [明](1436年~1480年)本姓姚,字亨父,太仓(今江苏太仓)人。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简讨,迁修撰。喜为诗,虽不学书,而似邓巴西文原亦翩翩可喜。卒年四十五。《列朝诗集、大观录》...[详细]

张萧远 [唐]

  • 张萧远,唐诗人。祖籍吴郡(今苏州)人。 后迁居和洲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张籍弟,籍有《送萧远弟》、《弟萧远雪夜同宿》等诗,并称之为“蜀客”或“蜀人”(今四川)。宪宗元和八年(813)登进士第,仕历不详。工诗,与舒元舆齐名。张为《诗人主客图》将其列为瑰奇美丽主武元衡之升堂者之一。《全唐诗》...[详细]

赵士春 [明]

  • 赵士春(?~?),字景之,江苏常熟人。明思宗崇祯十年(1637)丁丑科刘同升榜进士第三人。 赵士春为赵用贤之孙,第三人及第后,授翰林编修。第二年,兵部尚书杨嗣昌“夺情”视事不久,竟被崇祯帝破格晋升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仍兼兵部事。为此少詹事黄道周,给事中何楷、御史林兰友上疏-,皆...[详细]

郑戬 [宋]

  • 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北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甲子科宋庠榜进士第三人。 郑戬早年孤苦,学习勤奋。客居京师,身事杨亿,以作辞知名,后又回到家乡。杨亿死后,其宾客弟子都四散而去,郑戬则把送葬之事料理完才离去。 郑戬及第后任过光禄寺丞、集贤校理、越州通判。注释御制《三宝赞》、...[详细]

郑传鉴 [公元1910年-1996年]

  • 郑传鉴(1910—1996) 男,技导、昆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名郑荣寿,出生于苏州市工人家庭。11岁考入苏州“昆剧传习所”,师从吴义生,工老生。1944年加入雪声剧团,负责教练身段动作,协助导演排戏,为越剧的革新发展作出了贡献。后又兼职于玉兰、云华、合作、少壮、春光、合众等越剧团。除...[详细]

郑嘉琴

  • 郑嘉琴 女,二级演员。苏州人,1934年出生。14岁从事越剧事业,系昆剧传字辈著名老艺人郑传鉴之女,自幼受父艺技的熏陶,耳濡目染,获益匪浅。1950年结业于上海出新越艺社,后又参加文化部主办的戏曲演员讲习班学习,得著名戏曲前辈袁雪芬、张庚等人的亲传教诲。她专工花旦,为南京市越剧团主要演员之一。...[详细]

周臣 [明][公元1460年-1535年,明朝画家]

  • 周臣(1460–1535),字舜卿,号东村,中国明代职业画家。吴(今江苏苏州)人。擅画。 中国明代中期的著名职业画家。他生活在成化至嘉靖年间,生卒年不详。字舜卿,号东村,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年不详,卒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即1535年)。擅长画人物和山水,画法严整工细。他有两个学生特别著名,...[详细]

周道登 [明][?-1632年,明朝首辅]

  • 周道登(公元?-公元1632年),苏州吴江人(今江苏吴江),为宋朝理学的鼻祖周敦颐的后裔。明末大臣,崇祯朝内阁首辅。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供职。天启元年升至礼部左侍郎,旋即致仕。崇祯初年复起,任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房总师傅、国史官正总裁。 有句老话...[详细]

周广 [唐]

  • 周广(生卒年不详),唐开元时吴县人。医学家。受业于吴郡名医纪朋,精望诊,观人颜色,谈笑间便知疾病之深浅,决断精确,屡获奇效,名声大振。唐玄宗李隆基闻其名,召至京师长安,专为文武-及宫中人治病。其医术高明,唐玄宗亦惊叹其断病如神,重礼奖赏,并欲授以官爵。周广坚辞不就,固请回吴中,皇上不违其...[详细]

朱东韵

  • 朱东韵 女,二级演员。苏州人,1934年10月出生。1950年考入东山越艺社学戏,工花旦。1951年8月参加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后转上海越剧院任一团演员。艺术上师承袁(雪芬)派,以闺门旦、青衣戏见长。唱腔音色甜糯、韵味醇厚,表演含蓄细腻,深得袁派艺术的精华,曾扮演过《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红娘、《...[详细]

朱景玄 [唐][公元841年-846年,唐朝诗人]

  • 朱景玄,唐朝武宗会昌(841-846)时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元和初应进士举,曾任咨议,历翰林学士,官至太子谕德。诗一卷,今存十五首。编撰有〈唐朝名画录〉。 〈唐朝名画录〉是一部以分品列传体编写的断代画史,开创历代画史编写的先河,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编者以“神、妙、能、逸”四品品评诸家...[详细]

朱莲芬 [清][公元1836年-1884年,同光十三绝]

  • 朱莲芬(1836~1884),清昆曲演员,苏州人。以《思凡下山》和《刺梁》等剧著名。 原名延禧,字水芝,号福寿,寓所名紫阳堂,位于宣南樱桃斜街。1836年即清道光十六年农历丙申十二月十一日出生于江苏元和,为景春堂之朱福喜胞弟。 幼学昆旦及花旦,后又兼习皮黄,文、武、昆乱,各有所长,尤精昆...[详细]

朱希周 [明][公元1473年-1557年,明朝状元]

  • 朱希周(1473-1557),字懋忠,号玉峰,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朱家乃书香门第,父亲朱文云,官至按察副使。朱希周深受家庭熏陶,发愤读书;他性恭谨,不喜夸饰,学惟务实。明弘治九年(1496年)三月十五日,朱希周参加殿试,一举夺魁。为丙辰科状元。时年23岁。授修撰,进侍讲,充经筵讲官。参修《...[详细]

缪遵义 [清][公元1710年-1793年]

  • 缪遵义(1710-1793年),字方彦,又字宜亭,松心。清吴中名医。吴县(今属苏州)人。状元缪彤之孙。与叶天士、薛生白齐名,称“吴中三名医”。乾隆二年(1737年)进士,官知县。因母病而潜心岐黄家言,并弃官为医,就诊者填塞街巷,治无倦容,总督高晋为其堂题书“志济”。临证立方用药多有新意,善治...[详细]

鲍志椿 [公元1914年-1944年,抗日英烈]

  • 鲍志椿(1914―1944)江苏常熟王庄镇人。曾任新四军海启县委书记兼东南警卫团政委。 1932年毕业于省立无锡师范中学部。1933年冬为组织纪念苏联十月革命活动,被国民党逮捕,先后关押在无锡第三监狱、苏州反省院。1935年入上海暨南大学化工系学习。1936年3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因参加抗日救...[详细]

陈三才 [公元1902年-1940年]

  • 陈三才(1902—1940),名定达,号偶卿,1902年8月4日出生于江苏昆山锦溪。自幼聪明好学,1916年于江苏省立笫二中学毕业,保送清华大学,1920年毕业,赴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留学。期间曾任留美学生会主席,并担任足球队、网球队队长。1924年毕业得学位并入美国著名的西屋电机公司实习工作。1...[详细]

陈中孚 [公元1882年-1958年]

  • 陈中孚(1882~1958)字奇曾。江苏吴县人。日本法政大学毕业。在日参加同盟会,曾任孙中山秘书。归国后,和商震到东北从事革命活动。1915年来青,组织吴大洲、薄子明、吕子人等山东籍革命党人武装反袁(世凯),筹建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居正任总司令,其任副官长,总管军需供给,为居正最得力助手。1916...[详细]

范墉 [宋][?-990年]

  • 范墉,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宋代官员。范赞时儿子,范仲淹的父亲。他历仕武德武信武宁三军节度、掌书记、赐绯,初赠尚书、刑部郎中、太子少师,加赠太子太师、累赠太师、周国公。 北宋武宁军节度使,后被追封为周国公。在其子范仲淹出生隔年过世。范墉原为吴越官员,至宋北太平兴国三年(即公元978年),范墉...[详细]

范纯粹 [宋][公元1046年-1117年]

  • 范纯粹(1046年~1117年),字德孺,北宋官员。范仲淹第四子,出生于邓州(今河南省邓州市)。以荫入仕,性沉毅,有干略。 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权陕西路转运判官,进副使。八年,为京东路转运使,知庆州。哲宗元祐六年(1091),入为户部侍郎,出知延安府。绍圣初入元祐党籍。徽宗立,起知信...[详细]

范纯祐 [宋]

  • 范纯祐,字天成,范仲淹长子,苏州吴县人。性英悟自得,尚节行。方十岁,能读诸书;为文章,籍籍有称。 父仲淹守苏州,首建郡学,聘胡瑗为师。瑗立学规良密,生徒数百,多不率教,仲淹患之。纯祐尚未冠,辄白入学,齿诸生之末,尽行其规,诸生随之,遂不敢犯。自是苏学为诸郡倡。 宝元中,西夏叛,仲淹连官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