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瓌(?—505),字祖逸,南朝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张永子。南朝宋时,历官至散骑常侍、骁骑将军等。父丧还吴。响应萧道成(即齐高帝),斩杀吴郡太守刘遐,因功被授予辅国将军、吴郡太守,封为义成县侯,食邑千户。齐高帝建元元年(479),任侍中,加领步兵校尉。次年迁都官尚书,仍领步兵校尉。出为征虏将...[详细]
张稷(451—513),字公乔,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张永子。张瓌弟。南齐武帝永明中,为剡县令,入为太子洗马,转护军司马,寻为本州治中。明帝时迁平西司马、宁朔将军、南平内史等。永元末,征为侍中兼卫尉。入梁,任侍中、左卫将军,迁大司马左司马、散骑常侍、中书令,封江安县侯。又为侍中、国子祭酒,领...[详细]
张岱(约413—约483),字景山,南朝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祖敞,晋度支尚书。张永弟。宋孝武帝时(483—493),历官扬威将军、辅国长史,行会稽县事。会稽乱平,任司徒左西曹。以母老去官奉养。复起,任至骠骑长史,领广陵太守,高迁佐史。明帝时(494—498)),历官至益州刺史,征侍中,领长水...[详细]
张畅(408—457),字少微,南朝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吴兴太守张邵兄祎之子。少与从兄敷、演、敬齐名,为后进之秀。初为太守徐佩之主簿。后任至安北长史、沛郡太守。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北魏军南侵彭城,力主坚守。后出任南郡太守。孝武帝即位,任吏部尚书,封夷道县侯。后任都官尚书,转侍中。孝...[详细]
张充(449—514),字延符,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张绪子。南齐武帝永明中,官至中书侍郎,转给事黄门侍郎、明帝镇军长史,出为义兴太守,历太子中庶子,迁侍中。入梁后初官太常卿,迁吏部尚书,出为晋陵太守,征拜国子祭酒,历左卫将军、尚书仆射,除吴郡太守。卒赠侍郎、护军将军。卒谥穆子。 来源:...[详细]
张国华,男,1964年11月生,汉族,江苏苏州人。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 1983.09—1985.09苏州师范专科学校生化科生物专业学习 1985.09—1987.08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专业学习 1987.08—1989.09苏州师范专...[详细]
张洪(1362~1445)字宗海,号止庵。本姓侯,为沙溪张炯收养而改姓。元末举家迁常熟。11岁补诸生,16岁习商。21岁因受邻人连累戍边云南。时麓川内部叛乱,张洪献计于云南都司,得以平定。因通晓经义,被推荐为靖江王府教授。永乐初出使日本、朝鲜等国。永乐四年(1406年),缅甸宣慰那罗塔,杀孟养宣...[详细]
张江树(1898~1989)常熟人。早年毕业于孝友中学。后赴美国留学,1926年获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理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中央大学教授,南京大学教授兼理学院院长、教务长。建国后,自1952年起历任华东化工学院教授、院长,全国高等工科院校化学教材主任、《辞海》委员会委员兼分科主编、中国民主同盟中央...[详细]
张金吾(1787~1829)字慎旃,一字月霄。常熟人。少学古诗文,及长,读书于祖父张仁济“照旷阁”藏书楼,校《太平御览》诸书。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补博士弟子员,不久弃去。又潜心经术、目录学、训诂学、金文学。致力于藏书,积10年,合先人旧籍,计8万余卷(一说10万4千余卷),藏于“爱日精庐”...[详细]
张清瑞(约公元一七四二年至一七八五年间在世)初名沅南,字古人,号芷生,江苏长洲人,沈起凤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自清高宗乾隆七年至乾隆五十年之间在世,年不满四十岁。少慧,有小鸿博之誉。乾隆进士。清瑞工诗文,善散曲,著有《沈氏群峰集》、《樱桃花卞银箫谱》、《孟子逸语》、《史记补注》及《韩诗故》等,并...[详细]
章全根(1930—1952)1930年生于七都镇东小港。1952年9月18日牺牲在朝鲜。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烈士在幼年时因与父亲争吵而出走,在北厍镇求乞,被元鹤村民沈百荣带回家当放牛娃。汾湖高新区(黎里镇) 黎里镇位于吴江县城东南30公里处,是一座保存较好的典型江南古镇。镇...[详细]
张书勋(1732—?),字在常,号酉峰,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累官至右中允。 乾隆三十一年(1766)考中状元。此科进士共计213人,后来出了一些名人。如第二甲第三十五名尹壮图,在乾隆、嘉庆两朝是颇有名望的大臣。张书勋中状元后,依例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累官至右中允。右中允是右春坊的官员...[详细]
张献翼(1534—1601),字幼于,后更名敉,明代长洲人。张凤翼之弟。嘉靖中国子监生。为人放荡不羁,言行诡异,与兄凤翼、燕翼并有才名,时称“三张。”精于易,其说《易》诸作,皆平正通达,笃实不支,为人所称。献翼著作,有《文起堂集》十卷,《纨绮集》一卷,及《读易纪闻》、《读易韵考》等。...[详细]
张绪(422—489),字思曼,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张裕孙。张永、张岱长兄张寅子。举秀才。南朝宋明帝时为本州大中正,迁司徒左长史。后转散骑常侍,领长水校尉,寻兼侍中,迁吏部郎,出为吴郡太守,迁祠部尚书。复领中正,迁太常,加散骑常侍,再迁太祖太傅长史,加征虏将军。南齐高帝建元元年(479),...[详细]
张耀祥,江苏太仓人,1922年生。194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沪江大学中共总支书记,教会大学区委委员,领导沪江大学、东吴大学的-。1945~1949年任市十八民校教师、校长,参与民校地下斗争。1949年2月任中共北郊区委书记。上海解放后,...[详细]
张应春(1901-1927)张应春,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11月11日生于吴江县黎里镇葫芦兜村(今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黎星村四组)。这一天,是农历十月初一,农谚中有云“十月芙蓉应小春”,故取名为蓉城,字应春,号秋石。张应春从小就读于本村私塾和国民初级小学,后随父进入黎里女子高级小学学习,由于...[详细]
张永(410—475),字景云,南朝宋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父张裕(字茂度)为汉张良七世孙,南朝宋时任长沙太守,始迁于吴。张永为张裕第三子。张畅从弟。初为郡主簿,州从事。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迁建康令,有治绩。历官扬威将军、冀州剌史,都督诸将,经略河南,青、冀二州剌史等。孝武帝孝建二年...[详细]
张悦(?—470),南朝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张暢弟。宋孝武帝时(454—464),历官中书吏部郎,侍中,临海王子顼前军长史,南郡太守等。宋明帝泰始二年(466),晋安王刘子勋建伪号于寻阳,召为吏部尚书,与邓琬共辅伪政。事败,杀邓琬归降。复官至襄阳太守。四年(468),既代休若为雍州刺史、宁远...[详细]
张镇——张陵山的守护神 张镇(246—325年)字羲远,晋散骑常侍、建威将军,曾任苍梧郡与吴郡太守、奉车都尉、兴道县德侯。逝于晋太宁三年(325年)。葬于张林西山。张林或因张镇葬于此亦名“张陵”。甪直民谚有云:“先有张陵山,后有甪直镇。”1975年—1979年,南京博物院和吴县文管会对张陵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