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志(1901—1978),小名荣生,学名燮贤,艺名韵芝、云志,江苏吴县(今苏州)人。14岁师从夏莲生,学唱《三笑》,在光裕社出道。16岁起登台演唱,在艺术上进行新的探索,23岁创始“徐调”。1926年起长期在上海演出,他的开篇及唱段曾由上海百代公司灌制成唱片,成为著名的弹词三响档之一。建国后...[详细]
徐兆玮(1867~1940)字少逵,号倚虹,又号虹隐,别署剑心。常熟何市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三十三年(1907年),赴日本学习法政,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曾任常熟代理民政长。1912年任国会众议员。曹锟贿选总统,拒贿南归。居故乡虹隐楼,读书著述,为《重修常昭合...[详细]
徐政(1914~1948)原名宋思学、宋梅生。常熟浒浦人。中共党员。1934年,因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而被捕。抗日战争爆发后,去沙洲参加抗日部队,后任警卫一团连长、政治指导员等职。1941年在反“清乡”斗争中,被日军围困,因弹尽粮绝被捕。押解途中,跳河脱险,历尽艰难重返战斗岗位。1943年率武...[详细]
许自昌(1578—1623年)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玄佑,号霖寰,又号去缘居士、梅花主人、樗斋道人,又署高阳生。长洲县甫里人。他从小好读书,但后来接连四次赴京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父亲许朝相出钱为他捐了个官,选授文华殿中书舍人,后以养双亲为由告归故里,在甫里“筑梅花墅...[详细]
严讷(1511—1584),字敏卿,号养斋。南直隶常熟(今江苏常熟)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三吴地区遭倭患,又遇灾荒,百姓流离死亡几半,严讷上 书陈情,得以免征钱粮。神宗万历间,累迁至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卒赠少保,谥文靖。著有《严文靖公集》。 ...[详细]
杨承宗(1911-2011年),吴江人,我国著名的放射化学家、教育家。 1911年,杨承宗出生在江苏省吴江县八坼镇,在老家小镇上念完初小后他离家到十几里外的同里古镇,就读于同里高等小学。同里小学是革新后的半洋学堂,校董就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革新家章太炎先生。1932年,杨承宗以7门功课全是“最...[详细]
扬帆(1912~1999)原名石蕴华,笔名殷炎、殷扬、钱堃。常熟人。画家石雨之曾孙。父石立,号冠卿,工诗。13岁赴沪进华艺中学读书,次年随叔父进北京育英中学就读。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是学生剧团的演员和导演。1936年大学毕业,由北大地下党唐守愚介绍到南京国立戏剧学校任教。1937年抵沪...[详细]
杨晋(1664~1728)字子鹤,号西亭、鹤道人。常熟人。为王翚高足。工山水、人物写真及花鸟,尤以画牛著称,蹄角生动,不减唐代韩滉。仿王翚画,极其神似。王翚出游,杨晋常陪侍。王作画时,凡画有人物、舆桥、马牛羊等点景之物,辄命杨补绘。奉诏随师入京同绘《康熙帝南巡图》。在宫中曾临摹内府所藏古代名画副...[详细]
杨无咎(jiù)(1634—1712或1636-1724)字震百,一作震伯,号易亭,江南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思宗崇祯九年,卒于清世宗雍正二年,年八十九岁。(三续疑年录作生于明崇祯七年,卒于清康熙五十一年,年七十九岁。此从清史列传父廷枢殉难时年十二推得其生年,卒时年八十九岁推得其卒年...[详细]
杨仪(1488~1558后)字梦羽,号五川。常熟人。明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授工部主事,转礼、兵二部郎中。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晚年家居,以读书著述为事。构万卷楼,多聚宋元旧本及法书名画古器。钱谦益引为“吾乡博雅名士”。有小说《金姬传》,笔记杂著《高坡异纂》、《螭头密语》、《陇起杂事》。《骊...[详细]
杨引传(生卒年不详)原名苏,字醒逋,号补明。后更名引传,字薪圃,号独悟庵居士。出生于甪直镇,是近代著名政论家、文学家王韬妻子杨台芳的哥哥。恩贡生。好饮酒,善词赋。晚年在苏州教书为生,曾在沧浪亭旁的正谊书院任职,“课辄冠其曹”。与陶然齐名,著有《独悟庵诗钞》等。世皆知沈三白之《浮生六记》,却不知慧...[详细]
杨月槎(1875~1954)字骞。常熟赵市人。父杨鹤亭,为一代宗师马如飞的入室弟子。杨月槎与胞弟杨星槎继承父业,创马派双档之始。尤以《珍珠塔》为经典书目。月槎秉马如飞正宗,星槎则发展俞秀山之委婉,珠联璧合,为弹词同道推崇,江浙城镇,争相延请。1921年应当时国民参政院议员汪大燮之召,入都献艺。3...[详细]
严家淦(gàn)(1905年10月23日-1993年12月24日)乳名雨荪,初名静波,号兰芬,字静波,江苏吴县人。少时曾就读于木渎小学,1926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31年任京沪杭甬铁路管理局材料处长。1939年调任福建省政府建设厅长、财政厅长,因设计推行“田赋征实”制度,名噪一时。 ...[详细]
严留金(1935—1952)1935年10月生于半爿港(朱家湾村)。1952年1月17日在战斗中牺牲于朝鲜。1952年3月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政治部批准为革命烈士。汾湖高新区(黎里镇) 黎里镇位于吴江县城东南30公里处,是一座保存较好的典型江南古镇。镇为一河两街,两岸保存下来的大多是明清建筑...[详细]
严庆清,男,汉族,1925年4月3日生,江苏吴县人。1949年7月参加工作。1950年3月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198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9年毕业于大同大学电机系。1949年7月至1949年9月在上海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学习。194...[详细]
言如泗(1716~1806)字素园,昭文(今常熟)人。言子七十五世孙。清乾隆三年(1738年)赐恩贡生,充正黄旗官学教习。乾隆十四年任山西垣曲知县,筑渠亳河,灌溉农田,民称“言公渠”。乾隆二十九年,任湖北襄阳知府,治安有方,民间夜不闭户。为官20年,以爱民教士为先务,创建垣曲、芮城、平陆书院,并...[详细]
颜文樑(1893—1988),江苏苏州人。16岁时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学习刻印、制版和印刷技术,后转入图画室学习西画。1912年自行试制油画颜料,创作出第一幅油画《石湖串月》。1919年发起组织苏州美术赛画会,为我国现代美术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美术展览会。1920年创作出色粉画《厨房》,标志着他早期...[详细]
严禹嵘(1683—1752年)严禹沛之弟。字殿英,号蓉斋。国学生,长洲甫里人。早年即放弃科举,做起生意来,不久发了财,拿出钱来买一笔田产,与兄共分。当年兄严禹沛初到宁夏中卫县任知县,经济匮乏,严禹嵘毅然“挟千金策骑弛往”。乾隆五年(1740年),知县要求乡里建社仓,积粟备饥荒,就“捐高敞地一区,...[详细]
严虞惇(1650~1713)字宝成,号思庵。常熟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进士第二,授翰林院编修。三十八年顺天科场狱兴,以子侄连中,考官皆其同年友,涉嫌去职。起补国子监丞,转大理寺副,典四川、湖广乡试,累迁至太仆寺少卿。其学厚,通经史,旁及百家,尤精于毛、郑之学,折衷群说,后学多师尊之。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