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根,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 1965年9月出生。1983年进入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学习,1992年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杨惠根校友毕业后全身心投入到我国的极...[详细]
杨州翰(1915.11.25-1989.11.16) 祖籍江苏省苏州市,生于北京,西方文学史家。 1915年11月25日生于北京。1933年入北京大学英语系。1935年赴瑞士协助美学史家喜龙仁编写英文本《中国绘画史》。1938年回国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英文系学习,1939年毕业。193...[详细]
严寄洲 (1917~) 江苏常熟人。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历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八路军120师战斗剧社戏剧教员,第一野战军战斗剧社剧作室主任,西南军区战斗文工团创作室主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影协名誉理事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详细]
姚承祖(1866~1938),字汉庭,号补云。吴县(今苏州市区)胥口香山墅里村人。能工巧匠。清同治五年三月十八日(1866年5月2日)生于木匠世家。祖父姚灿庭著有《梓业遗书》。他11岁随叔父姚开盛在苏州习木作,终岁营建于乡郡间,后在城内开设姚开泰建筑处。一生设计建筑的屋舍庭宇,不下千幢。苏州怡园...[详细]
姚竹修(1906~1942),字昆麟。吴县光福人。生于苏州阊门外小木梳巷。烈士。民国13年(1924年),到上海美孚洋行当英文打字员兼纱布交易所记账员。民国16年8月到民国18年12月进江苏交涉公署任科员,并就读于万国函授大学。民国22年7月,考取国民政府外交部公职人员,先在欧美司供职,后在情报...[详细]
叶公觉 (1948~2007) 笔名绿叶、江南叶。江苏常熟人。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68年下乡插队,历任常熟文化馆创作员,苏州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秘书,《常熟日报》,常熟理工学院中文系教授。常熟市第六、七届政协常委,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江苏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理事。...[详细]
叶弥 (1964~) 原名周洁。女。江苏苏州人。1994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美哉少年》,中短篇小说集《钱币的正反两面》、《成长如蜕》、《粉红手册》、《天鹅绒》、《市民门》等。同年(公元1964年)出生的名人: 于颖俐 辽宁省沈阳新民市 ...[详细]
叶兆言 (1957~) 江苏苏州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班。历任金陵职业大学教师,江苏文艺出版社,江苏作协专业创作员、副主席。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篇小说集《艳歌》、《夜泊秦淮》、《枣树的故事》,长篇小说《一...[详细]
叶正亭 (1956~) 笔名姑苏一叶、夏草。江苏苏州人。中共党员。1973年高中结业参加工作。1986年后陆续在苏州教育学院、中央党校(函授)和苏州大学完成大专、本科、研究生学业。1973年参加工作。在交通航运部门工作16年,1989年在苏州市委宣传部工作,1995年到苏州电台、广电总台工作...[详细]
叶至诚 (1926~1992) 笔名李洁。江苏苏州人。中共党员。高中肄业。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九分区文工团文艺教员,苏南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干部,江苏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干事,江苏省文联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市文化局剧目工作室秘书,南京市越剧团编剧,江苏剧团编剧,《雨花》部副主编、主编。1...[详细]
叶至善 (1918~2006) 笔名于止。江苏苏州人。民进成员。1941年毕业于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农产制造科。历任四川成都中央工业社技师,中学教师,开明书店,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中国青少年出版社编审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全国民进中央常委、执行局委员、副主席、名誉...[详细]
伊明 (1913~1994) 笔名阮潜。江苏苏州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31年参加中共苏州市党的 组织社会科学研究会、中共南京党的 组织互济会。1936年后任上海明星影业公司影评员。1937年参加上海文艺界救亡演剧三队,历任中国电影制片厂《抗战电影》,延安陕北公学高级研究班学员...[详细]
俞锷(1887~1936),字剑华,又字则人,别号太仓一粟、江东老虬。清光绪十三年十一月初七(1887年12月21日)生于太仓城内南牌楼大街。童年习剑骑马,日以为常。15岁考试未取,后赴日本求学,经陈其美介绍,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归国。宣统元年(1909年),参加由柳亚子发起的南...[详细]
袁家骅(1903.1-1980.9.4) 江苏省沙洲县人,著名语言学家。 袁家骅出身贫寒,八岁在二哥的资助下开始上学,十六岁考入无锡第三师范学校,学习成绩优秀。十八岁时,写成《唯情哲学》小册子,因此加入创造社。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入本科英语专业,读书期间兼任北新书局编校,...[详细]
袁水拍 (1915~1982) 笔名马凡陀。江苏吴县人。中共党员。肄业于沪江大学。1937年在香港参加文艺界抗敌协会,任候补理事、会刊。后历任上海《新民报》、《大公报》,《人民日报》、文艺组组长,中宣部文艺处处长,文化部艺术研究所负责人。中国文联第一、三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全国第...[详细]
俞颂华(1893~1947),名尧,太仓人。报人。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政法大学。归国后,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主编,并参与主编《解放与改造》杂志。民国9年(1920年)秋,北京《晨报》与上海《时事新报》派他和北京俄文专修馆学生瞿秋白、李仲武等赴苏联采访。所写的报道通讯,分别在《时事新...[详细]
俞小红 (1952~) 笔名肖丹。江苏吴江人。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江苏电视大学中文系。1970年参加工作,当工人15年。1985年应聘于常熟日报社,1991年至今任文艺副刊部主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长篇历史小说《京都春梦》,散文集《美...[详细]
曾朴(1872~1935),字孟朴,又字小木、籀斋,笔名东亚病夫。小说《孽海花》作者之一。常熟城区人。光绪十七年(1891年)举人,光绪十八年会试未中,捐官内阁中书。宣统元年(1909年),为两江总督端方幕僚;翌年捐候补知府,分发浙江。民国初,参加共和党,为江苏省议会议员。后任江苏省官产处处长、...[详细]
章钰(1865~1937),字式之,又字坚孟、茗理,别署蛰存、负翁、晦翁,晚年自号霜根老人。生于清同治四年五月二十一日(1865年6月14日),长洲县(今苏州市区)人。学者。幼即嗜学。年弱冠,补博士弟子员,肄业于紫阳书院学古堂,称高材生。光绪十四年(1888年)聘为学古堂斋长,翌年恩科举人。光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