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瑜 (1963~) 江苏苏州人。1983年结业于苏州大学财经系。1984年分配至苏州粮食局,1986年调入苏州桃坞职校,1996年调入苏州杂志社。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诗集《木马骑手》,散文集《纸上的园林》、《茶馆》等。同年(公元196...[详细]
童道明 (1937~) 江苏张家港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文学系。1963年起进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工作,1964年转入外文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论文集《他山集》,专著《戏剧笔记》,散文随笔集《惜别樱桃园》、《俄罗斯回声》、《我...[详细]
王汶 (1922~2010.10.29) 女。江苏吴江人。曾在哈尔滨俄侨十年制学校和俄侨北淌学院读书,1942年肄业于日本东京自由学园高等科。历任天津人民出版社及百花文艺出版社特约俄文,新蕾出版社外文编审,天津作协专业组译审。天津市第七、八届政协委员,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第一届理事。享受政府特...[详细]
王传洪 (1927~) 笔名李拔、吉悌。江苏苏州人。中共党员。初中毕业。1941年参加新四军,历任1师1旅战地服务团员,抗大九分校学员,新四军1师《抗敌》杂志校对、直属52团《工农兵报》,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2师《挺进报》主编,第三野战军20军176团宣传股长,志愿军20军《前锋报》副总,华东...[详细]
王大海 (1923~2002) 原名汪流,笔名帅克。江苏苏州人。194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任新华社鲁南分社及《河南日报》记者、,河南省文联常委,《奔流》月刊负责人,中国作协河南分会理事,河南杂文学会会长。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报告文学集《新的生活和...[详细]
王稼句 (1958~) 笔名舒天。江苏苏州人。1982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1976年参加工作。历任苏州农机配件厂工人,苏州市文联干部,《苏州杂志》,古吴轩出版社副总。苏州市作协理事。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随笔集《笔桨集》、《枕书集》、《补读集》、...[详细]
王静珠 (1935~) 女。江苏苏州人。1952年毕业于苏州美校电影-专业。历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及珠江电影制片厂动画设计员、制作员,珠江电影制片厂文学部编剧,广州市王氏影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广州私营女企业家协会会长。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详细]
王俊康 (1944~) 回族。江苏吴县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广州第一师范。1985年毕业于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汉语系。历任小学教师、青少年宫教师及创作员,广东省作协《少年文艺报》、《少男少女》杂志副主编,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及人事室主任、党委书记,广东省作协党组副书记、第五届主席团成员...[详细]
王穆 字静渊,江苏娄县人,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任西乡知县。其时,西乡历遭兵祸,人民逃亡过半,以前几任县令,不顾民间疾苦,谎报邀功,加征捐赋,致使县境内榛荆遍野,人烟几绝。王穆报请川陕总督鄂海,招民垦荒,在城内设招徕馆,供客户暂时栖息,又在四乡为客户盖庄舍,发耕牛、籽种,划定地段...[详细]
王孝达 (1939~) 笔名王晓达、华达。江苏苏州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系。历任成都汽车配件厂、工程机械厂技术员,成都大学机械系讲师、副教授,《成都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常务副主编,编审。成都市第五届政协委员,四川省科普作协副主席,成都市作协副主席。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详细]
汪宗元 (1937~) 笔名黎平、琮源。回族。江苏苏州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大学、中学教师,县通讯干事,文化馆创作员,天津市文联《文学自由谈》、副主编,美国21世纪文化开发公司总经理。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论文《让回族文艺之花盛开》、《试谈张武...[详细]
吴卿怜(1769年-1799年)又称苏卿怜,苏州歌女,十五岁为王亶望妾。王亶望获罪斩首后,被蒋锡棨所得,献于和珅做妾侍,和珅因罪被诛后,卿怜亦悬梁自尽。有绝句八章流传于世。 吴卿怜系苏州女子,又称苏卿怜,出身低微,但能歌善诗词,色艺兼胜,早年在苏州做歌女。十五岁时,被苏州知府王亶望纳为妾。乾...[详细]
姚蟾伯 江苏吴县人,民国时期上海颜料业巨子。精武体操会创建的筹备人,是霍元甲的第一批学生。 陈、卢、姚三人在霍元甲不幸遇害遽然逝世后,初创未久的精武会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他们出钱出力,团结众会员,和衷共济,力挽狂澜, 使精武会逐步健全组织,充实内容并随着时代潮流而不断发展。 后来因...[详细]
紫柏真可(公元1543—1603),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晚号紫柏。吴江(江苏)人。明代南直苏州人,俗姓沈,法名达观,中年后改名为真可,号紫柏。 紫柏年少时,性格刚烈勇猛,貌伟不群,慷慨具侠义气。十七岁辞亲远游,本欲立功塞上,途经苏州阊门,因大雨不能前进,投宿虎丘云岩寺。一日,行至苏州阊门,忽遇...[详细]
贝寿同(1875~1941),字季眉,又字季美。吴县(今苏州市区)人。著名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早年为吴县庠生。后毕业于南洋公学,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嗣后赴德国,入夏洛顿盘工科大学建筑科学习建筑。归国后,执教于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北京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曾任民国北京政府-技正、民国政...[详细]
蔡寅(1873~1934),字冶民,别号壮怀。吴江黎里镇人。少年时有神童之称,12岁就能书径尺大字。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上海参加中国教育会,与章太炎、邹容游。《苏报》案发,与金松岑等延请英国律师琼斯为章太炎、邹容辩护。未果,避祸赴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政法。光绪三十一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结...[详细]
陈道复(1483~1544),名淳,字道复,以字行,更字复甫,别号白阳山人,长洲县(今苏州市区)人,生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明书法家。师事文徵明,“涵揉磨琢,器业日进”,凡经学、古文、诗词、书画,皆臻其妙。无意功名,寄迹山林。轻金钱财资,为乡里人所敬。绘事精写意花卉,亦能作山水画,造诣较...[详细]
程瞻庐(1879~1943),名文棪,字观钦,一字瞻庐,号望云居士。吴县(今苏州市区)人。作家。自幼父母早亡。20岁入紫阳校士馆,24岁入江苏高等学堂。毕业后执教于东山五湖两级学堂、苏州晏成中学、景海女校、振华中学等。因中文课卷甚多,辞教职,专心写作。民国初年,开始发表小说。生性旷达,和蔼可亲。...[详细]
陈去病(1874—1933),中国近代诗人,南社创始人之一。江苏吴江同里人。因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毅然易名“去病”。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宣传革命不遗余力。在推翻满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的 运动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诗多抒发爱国热情 ,风格苍健悲壮。1923年担任国立东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