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肇曾 [公元1865年-1945年]

  • 施肇曾(1865~1945),字鹿珊,号省之。吴江震泽镇人。清同治四年(1865年)生。早年为国学生,曾先后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学院、电报学校。从光绪十七年(1891年)起,先后任知县、同知、道员等职。光绪二十年赴美,任驻美使(领)馆随员、领事等。光绪二十三年回国,任汉阳铁厂提调,兼理京汉铁路工程。...[详细]

宋德宜 [清][公元1626年-1687年,清朝文华殿大学士]

  • 宋德宜(1626-1687)清初大臣。字右之,江南长洲人。父学朱,明御史,巡按山东,死於难。德宜年十七,伏阙请恤,与兄德宸、弟德宏并著文誉。顺治十二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国子监祭酒,严立条教,六馆师生咸敬惮之。圣祖亲政,释奠太学,御彝伦堂,命德宜东乡坐,讲周易乾卦辞,称旨。迁翰林院侍...[详细]

宋鸿钊 [公元1915年-200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 宋鸿钊(1915.8.13-2000.2.17)科肿瘤学专家。江苏省苏州市人。1943年毕业于北平市协和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6年被聘任为英国(伦敦)皇家妇产科医师学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教授。长期从事妇科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妇科肿瘤研究方面成绩卓越。创建大剂量化疗治疗绒癌取得突破性成就,使...[详细]

冷世光 [公元1122年-1201年]

  • 冷世光(1122-1201),字宾王,南宋时期常熟人,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曾经担任过宁国、龙游等县知县。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朱熹很赏识他,经常委他以重任。后来做过监察御史、中侍御史。他为官清廉公正,为了正义,不惜得罪高官重权,当时的人称之为冷面御史。著有《奏议弹章》、《东堂类稿》等书。经历历...[详细]

孙钧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孙钧, 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专家。原籍浙江绍兴,1926年10月3日生于江苏苏州。194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现任同济大学地下建筑工程系教授。在隧道与地下结构学科领域开拓并建立了新的学科分支(1960)—地下结构工程力学,对地...[详细]

苏肇冰 [中国科学院院士]

  • 苏肇冰(1937.6.21.—) 江苏苏州人。理论物理学家,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37年6月生于江苏苏州市。1947-1953年先后就读于东吴大学苏州附属中学和江苏省立苏州高级中学。1958年毕业于北京...[详细]

唐孝炎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 唐孝炎(1932.10.16-) 江苏太仓人,环境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主任、教授,环境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59年1月至1960年5月在前苏联科学院地球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所进修。1985年9月至1986年10...[详细]

陶琪

  • 陶琪 女,一级演员。江苏苏州人,1963年7月5日出生。1977年考入南京市越剧团工旦角,宗袁(雪芬)派。先后主演《莫愁女》中的莫愁、《柳毅传书》中的龙女三娘、《侯门之女》中的南凤、《梨园天子》中的馨儿、《湖畔育女》中的妮露、《洞房文武错》中的春燕、《哑女恨》中的梅仙、《汉宫怨》中的霍成君等角...[详细]

陶冷月 [公元1895年-1985年]

  • 陶冷月(1895~1985年)原名善镛,字咏韶,号镛。江苏苏州人。家学渊源,词章书画均得熏陶。民国元年(1912年),执教元和高小等校。课读之余,勤奋作画。民国7年,任长沙雅礼大学艺术系教授。画作多夜景,云翳中露出皎皎月亮,人以“冷月教授”名之。民国11年,任暨南大学艺术系教授、中国画系主任。艺...[详细]

童秉纲 [中国科学院院士]

  • 童秉纲, 流体力学家 1927年9月28日生于张家港市杨舍镇。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机械工程系。195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主要从事非定常流与涡运动、运动生物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与气动热力学的研究。在非定...[详细]

王淦昌 [公元1907年-199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出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四、五、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王淦昌自幼好动又好学,先读私塾,1916年转入太仓县...[详细]

王大珩 [公元1915年-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 王大珩,应用光学家。原籍江苏苏州,1915年2月26日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为国防现代化研制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有突出贡献为我国的光学事业及计量科学...[详细]

汪东 [公元1890年-1963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

  • 汪东,(1890—1963),原名东宝,字旭初,号寄庵、梦秋等,江苏吴县(今苏州)人。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能铁血也能风雅的革命者。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反对帝制、宣传民主革命为活动,参加过辛亥革命。曾任《大共和日报》总、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等职...[详细]

汪集旸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汪集旸,地热、水文地质学家 1935年10月11日生于江苏吴江。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与工程地质系。1962年7月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苏联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89年至...[详细]

王家骐 [中国科学院院士]

  • 王家骐, 光学仪器专家。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0年2月生于江苏苏州。196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66年获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硕士学位。现任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理事长、空间科学学会...[详细]

王翚 [清][公元1632年-1717年,清代著名画家]

  • 王翚(1632年4月10日─1717年11月15日),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合称山水画家“四王”,论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气韵。” 王翚自幼嗜画,继承家学,又随学黄公望画...[详细]

王鸣韶 [清][清代画坛后四王]

  • 王鸣韶 [清](一七三二至一七八八)原名廷谔(中国画家人名大辞典误作原名谔)。王鸣韶像字夔律,号鹤溪,一号鹗起,新阳(今江苏昆山)诸生。兄鸣盛,入翰林,韶不制举业,独侍二亲,颜其室曰逸野。濡染家学,善诗治古文,以清简为上。与钱大昕为姻娅。大昕视学广东邀与俱往。遇名胜必往游。尝以画卷寄邵西樵,...[详细]

汪品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汪品先,海洋地质学家 1936年11月14日生于江苏苏州。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地质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深海“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国际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  ...[详细]

王三锡 [清][公元1716年-?,清代画坛后四王]

  • 王三锡 [清](1716—179几?) 太仓人。字邦怀,号竹岭。王昱从子,承家学,善山水,得其祖笔法,丘壑位置,不作寻常蹊径,运笔别致雅逸。乾隆五十八年(1793)作《仿黄公望山水图》。巨幅松石,时称独绝。亦喜作花卉及写意人物。其小册清丽可爱。传世作品有《松石图》轴、《百龄呈端图》轴,均藏上...[详细]

王守觉 [公元1926年-201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王守觉, 半导体电子学家。原籍江苏苏州,1926年6月27日生于上海。194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58年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锗合金扩散高频晶体管,并在109工厂进行小批量生产,应用于我国研制的晶体管化高速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