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达仁,大气物理学家。江苏常熟人,1940年1月14日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6年中科院研究生毕业。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国际气象与大气科学协会(IAMAS)委员。 一直在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前沿从事基础与高技术研究。首先提出微波主-被动联合遥...[详细]
倪德(生卒年不详),原籍常熟支塘,移居太仓。首创“太仓肉松”的名厨师。他烹饪技术很高,精于炒制肉松,味道酥、鲜、香,胜过城内同行,深得人们喜爱,故请他炒肉松的人极多。此后,他炒制肉松,挑担流动推销,生意兴隆。接着,他在太仓陈门桥北(今五○街)昭忠祠旁开设倪鸿顺肉松店,兼营酒类,光...[详细]
倪虹洁,1978年6月9日出生在江苏省常熟市,2001年因婷美内衣广告进入娱乐圈并被评为“全国十大广告明星”之一。 2002年担任电视连续剧《爸爸叫红旗》的女主角;2003年参演首部电影《非常浪漫》;2005主演《武林外传》中的祝无双而走红;2011年出演电影版《武林外传》;2012年,倪虹...[详细]
潘世恩(1769-1854)清朝名臣。初名世辅,小字日麟,字槐堂,一作槐庭,号芝轩,晚号思补老人,室名有真意斋、思补堂、清颂。吴县潘氏先世为中原人,唐代有潘逢时为歙州刺史,因“居官有惠政,秩满,父老攀留,遂家于歙”。潘世恩六世祖潘仲兰自明代起由歙县北迁,落籍素享“风土清嘉、人文彬蔚”之誉的...[详细]
潘素(1915-1992),女,著名收藏家张伯驹先生的夫人,字慧素,江苏苏州人。早年习花鸟,中年转攻山水,晚年善金碧青绿山水及雪景山水。民国时期曾任北平美术分会理事,建国后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吉林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山书画社副社长,北京工笔重彩画会艺术顾问,第六、七届全国...[详细]
潘曾绶,初名曾鉴,字绂庭,吴县人,潘世恩子,曾沂、曾莹弟,潘祖荫父。道光二十年(1840)举人,历官内阁中书、内阁诗读等。以父年高致仕,引疾归养。父丧终,不复出。后以祖荫贵,就养京师,优游文史,宏奖后进,布衣萧然,无异寒素。老病杜门,仅与李慈铭相往还。工诗文和词。符葆森《国朝正雅集》云其“为诗清...[详细]
潘曾沂(1792-1852)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名遵沂,改名曾沂,字念祖、功甫,号春泉、小浮、小浮山人(因梦前身为浮渡山僧)、船庵、蔓庵、护生庵、瑟庵。室名丰豫庄、东津馆、东洋馆、凤池园、三十六梦龛。出身于世宦之家。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土潘世恩长子。年二十一中秀才。嘉庆二十一年(1816)中...[详细]
潘曾莹(1808-1878)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官至工部左侍郎。学有要柢,尤长于史学。 工书、画,初写花,以徐渭、陈淳为宗,冶澹有致。后专工山水,秀逸旷远,每作扇头小景,颇有古意。书法初学赵松雪,晚学米芾,尤得其神髓。此外有著作多种行世。卒年七十一。 作品 ...[详细]
潘祖同(1829~1902) 清末藏书家。字桐生,号谱琴,晚号岁可老人,江苏吴县大阜人。潘世恩第二子潘曾莹的长子,潘祖荫从兄,潘承弼祖父。咸丰六年(1856)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馆协修户部左侍郎。咸丰八年因受顺天考试舞弊案牵连,被免去官职,充军新疆。归田以书画、收藏古籍为事。家有藏书楼“竹...[详细]
潘祖荫(1830~1890)清代官员、书法家、藏书家。字在钟,小字凤笙,号伯寅,亦号少棠、郑盦。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学士潘世恩之孙。内阁侍读潘曾绶之子,咸丰二年一甲三名进士,探花,授编修。数掌文衡殿试,在南书房近四十年。光绪间官至工部尚书。通经史,精楷法,藏金石甚富。有《攀古楼彝器图释》。辑...[详细]
浦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至正(1341~1368)年间仕至广平路总管,轻车都尉,封京兆郡侯。善属文,工书。景德寺旁石刻,乃源为同佥阿札刺室人童氏两记。其文宏博怪特,字画遒劲,足为名家。同年(公元1341年)出生的名人: 伍世杰 (1341~1368)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 李善长...[详细]
钱七虎,男,1937年10月生,江苏省昆山市人,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防护工程专业,1961年至1965年在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学习,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从事防护工程教学科研工作。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军队专业技术重...[详细]
钱人元,高分子物理和物理化学家 1917年9月19日生于江苏常熟。193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3年12月6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及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主任。1985年当选美国化学家学会Fellow。曾在国...[详细]
钱易(女)(1936.12.27- )江苏苏州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数十年来致力于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耗废水处理新技术,对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特性、处理机理及技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1次、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2...[详细]
屈梁生(1931.3.17-2007.12.7)机器质量控制与监控诊断专家。江苏省常熟市(县)人。1952 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机械质量控制与监测诊断领域的基础性、开拓性研究,提出“诊断是以机械学和信息论为依托,多学科融合的技术,本质是模...[详细]
沈倍奋(1943.05.01- )(女)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生物物理专业。1965至1968 年为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究生。1980至1982年获洪堡奖学金,在西柏林技术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1988年1至9月在美国NIH做访问学者。现为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详细]
沈善炯(1917.4~),出生于江苏吴江。微生物生物化学和遗传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 沈善炯1917年4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一个偏僻农村的破落地主家庭,父亲沈时则受过中等教育,曾在乡里教书,母亲沈贞是农民,为人贤惠,闾里皆知。沈善炯7...[详细]
沈缦云(1869-1915年),原名张祥飞、翔飞,又名沈懋昭,字缦云。祖籍无锡。清同治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869年2月7日)生于苏州吴县。同盟会会员、财政金融专家。太平天国进军江南时全家避居上海。幼随母信仰基督教,在上海培雅书院读书。12岁入赘于无锡富商沈金士家。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中举...[详细]
时钧(1912年12月13日—2005年9月1日),出生于江苏常熟。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 时钧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莫城镇一个读书人家。父亲应试未中,寄希望于子女,要求子女认真读书,成为有学识的人。1917年,时钧入本乡小学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