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骏

  • 刘骏,字石九,县中和团辅田村(今汝溪乡)对江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民国19年(1930)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民国24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是年11月,与同学晏忠颐合办《镜报》,任总。在该报开辟《自由笔》专栏,当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境后,发表《新化善后会一片板子声》的新闻,震惊了豪绅...[详细]

刘隆 [汉][?-57年,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 刘隆(?-57),字元伯,汉族,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汉朝安众侯的宗室,因父亲参加反王莽活动,被灭族,刘隆仅以身免。 长大后参加反对王莽政权的活动,后投奔刘秀,久经战阵,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十六。 早期经历 刘隆出生在西汉末年,当时王莽专权,加紧篡...[详细]

刘清华 [公元1917年-1984年]

  • 刘清华(1917—1984年)龙颈镇水东村人,曾在清远县师范学校任美术教师,清远《民治报》任副刊部。刘擅长画山水、花卉、竹、木、草、虫画。《广东粤华报》多次刊载其美术作品,传世画作有“潇湘一角”和“花鸟”画一幅,为省内知名的画家。1952年寓居香港。1984年在港病逝。同年(公元1917年)...[详细]

刘绍贤

  • 刘绍贤,字登廷,号佐卿,县西成团鹅塘村(今孟公镇夹九龙)人。在同宗兄弟中排行第七,人称绍老七。清光绪四年(1878)生。绍贤出生富室,为保家产,28岁决意从武,以重金聘横阳山著名拳师刘春山、刘春发等至家授艺。刘绍贤苦练基本功,每逢外出或赶集市或访亲友,必腿绑铅块十余斤以行。临睡前必用广竹(当地产...[详细]

刘升 [明]

  • 刘升聪明好学,尤善古文辞,他7岁能诗,10岁赴省城参加乡举。宁王朱宸濠闻听刘举子姿貌伟岸,特召其殿前“问以经传大义”,刘升对答如流,宁王欲留为幕宾,遣官向刘升说明用意,刘升婉言谢绝。宁王乃以宫砚、玉笔相赠以别,刘升一时声誉鹊起。第二年礼部会试落第,刘升毫不气馁,遂居住京城,开义馆,广交名士。设讲...[详细]

刘胜祥 [清][?-1870年]

  • 刘胜祥,字瑞麟,县上下村(今燎原乡)人。生年不详。清咸丰三年(1853)投曾国藩湘军,随军在湖南、湖北等地攻打太平义军,先后夺取岳州、鄂城、黄梅、广济等地,又陷九江。五年,随罗泽南转战通城、崇阳、蒲圻,在攻战湖北省城武昌时,参加大小130多次战斗。七年调赴江西,在广信、玉山、景德镇等地与太平军战...[详细]

刘铁逊

  • 刘铁逊,字绍烈,号克慎、笃前,清光绪六年(1880)生。原籍不详,幼被城厢团冷水村黄泥坳(今属燎原乡)刘命侯收为养子,民国期间迁居县城南门墙上新筑的别墅“澍园”。 刘颈后有一肉瘤,自称“钱坨”,读书不多,善于谋算,稍长即代其养父在锡矿山管理三益采矿公司。民国2年(1913),在长龙界组建美利...[详细]

刘旺宗 [公元1917年-1990年]

  • 刘旺宗,石冲口镇高庄村人,民国6年(1917)5月生。 刘旺宗酷爱森林,一生从事林业生产建设。1952年春,以普通农民身份应邀参加县绿化造林会议。会后,从县城挑回树苗2万株,回村动员群众100余人上山植树。同时,还采集松、杉树种1500公斤,育苗木7亩,培育树苗40余万株。是年冬,出席新化县...[详细]

刘显 [明]

  • 刘显,字明卿,号独山,县石马三都株木村人。该地当时戍籍隶属五开卫,军瑶杂处,旦夕相望于道,容易滋事,刘家接近燕子岩,为逃亡者聚集之所。刘显赴南安县署随父读书后,旧宅尽毁于火。明景泰五年(1454)登进士返家时,无所栖止,假寓僧寮,匆匆构筑草屋数椽居之。旋授户部主事,改吏部稽勋司主事,转户部郎中。...[详细]

刘锡成 [公元1882年-1955年]

  • 刘锡成 (1882-1955) 刘锡成,名华式,今岱水桥乡人,清光绪八年(1882)十—月生。少时家贫,后种茶致富。刘聪敏力学,成绩优异,为清廷选派赴日留学,在日本海军学校学习9年。宣统三年(1911)学成归国。民国元年(1912)始,任海军部军务司司长及海军部参事17年,领海军少将衔,对当...[详细]

刘昚虚 [唐][公元714年-767年]

  • 刘昚虚(约714年—约767年),字全乙,亦字挺卿,号易轩,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人,盛唐著名诗人。约生于开元二年(约714年),约卒于大历二年(约767年)。20岁中进士,22岁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得中,初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为皇太子校勘经史;旋转崇文馆校书郎,为皇亲国戚的子侄们校勘典籍,...[详细]

刘自林 [公元1940年-1981年]

  • 刘自林(1940-1981) 刘自林,岱水桥乡黄坡村人,民国29年(1940)10月生,中共党员。 历任大队林业管理员、调解委员和治保主任。 1967年初,刘自林积极向大队党支部提出改造荒山的建议,得到大队的支持。由他带领12名社员来到枫神岭,开始采种、育苗、垦山、栽树,办起了园艺场,他...[详细]

李文 [公元1905年-1976年]

  • 李文(1905-1976) 李文,字质吾,号作彬,今龙溪铺镇楠木村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月生,长沙岳云中学肄业。民国13年(1924)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副等职。曾先后参加东征、南昌、龙潭等战役。民国19年(1930),参加蒋冯阎战争,任团长。次年,率部...[详细]

李孝先

  • 李孝先,湖南省湘潭县人。民国元年(1912)生,早年就读于湘潭县立中学。民国17年开始,先后在湘潭、醴陵、郴县等地中、小学校任教。民国33年弃教回乡,组织抗日游击队,任分队长,策反维持会武装。尔后,参与共产党地下革命活动。次年10月加入共产党。入党后,以教书为掩护,发起重新组建共产党湘潭市区支部...[详细]

李一球

  • 李一球,原名锡畴,新化县人。生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早年肆业县高等小学堂及湖南旅鄂中学。后东渡日本,留学东京工业学校,学习制作 、 技术。同期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返国,时值辛亥武昌起义爆发,一球参加学生军,不久与同志至烟台,谋炸清室要人,以清帝退位而返。 民国2年(1913...[详细]

李裕 [唐][?-905年,唐朝第23任皇帝]

  • 李裕(?-905年),唐朝第23任皇帝。唐昭宗李晔长子,德王。光华三年(900年)十一月,发生了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的政变,唐昭宗被软禁,太子李裕开始监国,称帝。天复元年(901)年,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迎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904年,朱温令蒋玄晖诱杀唐氏诸王,德王李裕等...[详细]

李郁华 [清]

  • 李郁华,字韦仲,一字果仙,晚号瓠叟,县虾溪村西家湾(今属桑梓乡)人。清道光十七年(1837)生。咸丰九年(1859)恩科举人,拣选知县,候选主事。同治七年(1868)中进士,朝考后选翰林院庶吉士,实习期满授编修。历任实录馆、罗史馆等处纂修。光绪元年(1875)出任恩科顺天乡试同考官。五年,任云南...[详细]

李忠 [唐][公元643年-664年,高宗时期废太子]

  • 李忠(643年-664年),字正本,唐高宗李治长子,养母为王皇后,初封陈王,后被封为太子。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废黜王皇后,改立嫡长子李弘为太子,李忠降封为梁王。显庆五年(660年),高宗将李忠废为庶民,囚禁在黔州李承乾的故宅,后又将李忠赐死在黔州住所,年仅二十二岁,追封为燕王,追赠太尉、...[详细]

李咨 [宋][公元968年-1036年]

  • 李咨(968~1036),字仲询,江西新余市人。北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乙巳科李迪榜进士第三人。 该科共取进士247人。 李咨系唐赵国公李簊之后,李簊被贬,死于袁州。因家住新喻,遂为新喻人。殿试时,真宗赵恒亲将李咨排为第三名。 李咨初任大理评事、舒州通判、太子中允、直集贤院、三...[详细]

娄师德 [唐][公元630年-699年,唐朝宰相]

  • 娄师德(630年-699年),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人,唐朝宰相、名将。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娄师德二十岁时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江都(今江苏扬州)县尉,后累迁至监察御史。 戍边屯田 678年(仪凤三年),唐高宗命李敬玄征讨吐蕃,并在河南、河北招募猛士。娄师德虽是文臣,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