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弼

  • 王朝弼,清末至民国间人,字右卿,临夏市城关乡肖家庄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考中贡生,禀性忠厚,品德端方,文才冠盖一方,因家贫设馆授徒,河州(今临夏)名人才子半出其门下,名望极高,时人以能送子弟入其馆受业为荣。王朝弼博学多才,通览理性诸书,一生不问外事,专以读书穷理以自娱,卒年49岁,时人惋...[详细]

王竑 [明][公元1413年-1488年]

  • 王竑(1413—1488),字公度,号戆庵,晚年归乡后号休庵,祖籍湖北江夏,其祖父王俊卿戍边驻兵河州,遂携眷落籍河州(今临夏市南龙乡桥头村)。父王佐,字良辅,号纳齐,博学能诗,解缙谪居河州后常与交往,治家以程朱礼学为本。王竑自幼在父亲的熏陶下,勤奋好学,明宣德九年(1434)补生员,正统三年(1...[详细]

王福海 [清]

  • 王福海,清咸丰、光绪年间人,世居北塬三角乡杂户庄,因脚大手大,人称“王大脚”自幼爱耍拳脚,少年时得一山东武师指教,拳艺大进。后赴山东、河南学艺,得天启棍真传,精熟天启棍十二门(十二折),36折(36招)。折子(棍法)、条子(套路)、排子(两人对打)等无一不精,棍法娴熟,以“棍法势连,密布透雨”著...[详细]

王志仁 [公元1891年-1961年]

  • 王志仁(1891-1961),临夏县刁祁乡友好村人。青少年时期就读于临夏市文庙私塾,后入兰州师范,毕业后临夏任教。他爱好中医,长期坚持自学,细心揣摩,1943年弃儒从医,在尹集“福顺堂”坐堂行医。1946年在马集自开药铺,售药坐堂。1956年公私合营后,-合诊所,1958年转入马集卫生院。以妇科...[详细]

魏儒通

  • 魏儒通,临夏市人,中共党员。曾在临夏州水电局副局长、州供电公司经理等职。在工作中坚持抓管理、促效益,多次被甘肃省评为光能先进单位,特别是在临夏市初级农村电气化建设中组织实施了对供电辖区内配电网的整顿改造,按期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电网改造工程,各项指标均达部颁验收标准,使临夏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初...[详细]

魏廷贤

  • 魏廷贤,清同治民国年间人,住北塬三角乡魏家坡跟村。少年时即拜王大脚为师,拳棍俱精,其棍法“连打连击,密不透雨”,深的知州赵桂芳赞赏。他虽武术精良过人,名重一时,但绝不以武欺人,凡来临夏比武论艺者,不论输赢,以礼待人,贫者资助盘缠,前来以武会友者络绎不绝。魏廷贤融各派之长,形成“动作多变,梢把齐用...[详细]

吴祯 [明]

  • 吴祯(生卒年不详),字从善,河州(今临夏市)人。幼年志向远大,八岁入私塾,即擅长诗词,年稍长,以荫宜补千户侯,笃志学成致仕。明宪宗成化十年(1474),以《诗经》中亚魁,授四川梓童教谕,山东禹城教谕,他博通“四书”、“五经”,生员敬重。朝廷以其学识德行选聘河南考官,主考期间严公持正,所考选拔者...[详细]

肖福禄 [清][公元1754年-1829年]

  • 肖福禄(1754—1829),字寿山,回族,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市)肖家庄人。自幼好习武,有胆略,臂力过人。20岁投身清“绿营兵”,乾隆三十九年(1774)参加桦林山战役,战功显著,赏戴蓝翎,赐号“巴图鲁”,授凉州镇松山营守备。乾隆四十九年(1784)宁底店战役中, 又赏戴花翎,授肃州金塔营都司。...[详细]

徐登举

  • 徐登举,笔名松石、古西域葱岭晴雪楼主,路盘乡刘家村人。1939年2月出生干甘肃临夏。1964年毕业于西北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国家一级美术师。新疆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理事、新疆喀什地区文联秘书长、喀什地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世界禅佛书画家协会副会长、研究员、中国亚西亚书画研究院中外书画鉴赏家、山柬...[详细]

徐绍烈 [公元1861年-1940年]

  • 徐绍烈(1861~1940),字钦岳,祖居先锋乡大徐家村,清同治时移居本市城内,出生于临夏市。 绍烈幼年,其父口授文词,12岁入私塾,勤奋好学,后入兰山书院深造。光绪十七年(1891)应乡试,中辛卯科副贡生。 光绪二十二年(1896)杨增新任河州知州,绍烈积极赞助,兴办教育。民国10年,...[详细]

牙含章 [公元1916年-1989年]

  • 牙含章(1916-1989) 甘肃临夏人。别名马尔沙,笔名章鲁、子元。1916年10月生于甘肃和政县。1936年在甘肃和西藏拉萨拉卜楞寺和拉隆哲蚌寺研究藏传佛教-喇嘛教及藏族历史。1938年到延安在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陕北公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长期从事藏学研究和民族宗教问题研究工作,曾任...[详细]

杨华 [公元1883年-1930年]

  • 杨华(1883-1930),号春轩,和政县达浪乡杨家窑村人。民国初为和政名医。祖名俊,精医理,传艺于杨华,并嘱其“百业之中唯医可以躬行实践,医精,则能济世、寿人”。杨华苦学古今药理,终成名医。他医德高尚,无论富贵贫贱,有招必至,治病救人。民国十七年(1928)宁河(今和政)被围时,城内瘟疫流行...[详细]

杨子荣

  • 杨子荣:男,回族,出生于1948年,和政县三十里铺乡阴山村人。 擅长河州花儿中的《河州三令》 、《尕马儿令》、《仓哪哪令》等曲目。 原名杨赛尔吉,因唱花儿扬名省内外,被人们用戏剧《智取威虎山》中的英雄人物的名字来称呼他,还有“钢嗓”、“太子山下的金琐呐”等誉称。杨子荣8岁开始放羊唱花儿,20岁...[详细]

冶善家宝 [公元1917年-1986年]

  • 冶善家宝(1917-1986),保安族,积石山县大河家乡甘河滩村人。幼家贫,12岁又丧父,生活无着,遂跟舅父学做腰刀。他年纪轻,能吃苦,心灵手巧,几年后所做腰刀比舅父所做的还好,就自起炉灶。在制作中他不仅继承了保安腰刀的传统工艺,细心揣摩,不断创新,做出的腰刀刚柔相济,美观实用,并经长期制作思考...[详细]

曾雨亭 [公元1897年-1957年]

  • 曾雨亭(1897-1957),祖居北塬曾家坡跟,后迁临夏城内。少时务农,随父经营中药材,聚集资金,即与人合资开设“集生堂药店”,善于经营,生意兴隆。后又独立开店,炮制中药遵守古训,经营公平无欺,很快发展为临夏临夏中等富商大户后,乐善好施。民国十七年(1928)“河湟事变”后,难民云集城里,瘟疫...[详细]

张和 [清]

  • 张和(生卒年不详),字理堂。河州(今临夏)北塬人,后迁居河州城内,清道光十五年(1835)考中进士,至今人称其所住街巷为“张进士巷”。授官直隶(今河北)涿州知州,在任赋役有法,不劳民。不数年,盗贼敛迹,民丰裕。为官清廉,有政声。从政之余,多有著,著有《殉难记略》、《鸿雪集》、《绍香堂诗集》等。《...[详细]

张佩兰

  • 甘肃省永靖县人,1942年生。永靖是著名的“花儿”之乡,因此她自幼便受到当地北乡花儿的熏陶,逐渐地成了一个热爱花儿并悉心钻研花儿歌唱技巧的有心人。1961年高中毕业后,她到广河县山村任教,在此期间,又接触到许多南乡花儿。十三年的山村教师生活,使她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民间歌手,她经常利用对学生进行家...[详细]

张思温 [公元1913年-1996年]

  • 张思温(1913—1996),字玉如,号千忍老人,临夏市光华路人,张质生次子。张思温幼承庭训,少时随父在宁夏、绥远任所,其父聘家庭教师教读“四书”、“五经”,后又随父辗转北京,定居兰州,延师教读,勤习诗文,自学不辍。民国十九年(1930)应邓隆之邀,任造币厂文牍员、文牍主任,主理文案。民国二十一...[详细]

张协曾

  • 张协曾,清道光至光绪间人,字省三,临夏市人。清同治庚午(1870)中举,甲戌(1874)登进士,以即用知县分发四川,到四川后公务之余手不离卷,同僚评其“学识纯粹,品格清高”。清光绪乙亥(1875)又考取恩科乡试外廉官,光绪丙子(1876)任四川新兴繁县知县,不久因政绩卓著,升任彰明知州,戊寅(1...[详细]

张心存 [清]

  • 张心存,清嘉庆道光年间人,字性斋,临夏北塬人。自幼饱读诗书,学有根底。清同治三年(1864)游学关中书院,与洮州(今临洮)包永昌相交甚厚,情同手足,以文章学问互相砥砺。光绪丙子(1876)会试,永昌中举第一,张心存中举第五。后永昌以进士授官广东知县,邀请张心存同往广东,张心存以父母年老家中无人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