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远恩(1895-1931),又名周朝,霍山燕子河(今属金寨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西镇暴-动时为燕子河暴-动总领导人,领导赤卫队充当红三十二师响导,连克闻家店、燕子河、长山冲、漫水河西镇事务所。后任某团参谋长。1931年被张国焘在“肃反”中杀害于诸佛庵。其父周庆银、长兄周远长、长子周...[详细]
朱粲 (?—621) 隋亳州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初为县佐史。大业中从军,逃亡聚众,号为“可达寒贼”,自称迦楼罗王。十一年(625),有众十余万,横行荆,沔(今湖北省境),转掠山南,所至食人。唐开德元年(618),在冠军(今河南邓县西北)称楚帝,年号昌达,仍专以杀掠为事。次年,为土豪杨士...[详细]
朱昌鲁(1915~1989),当涂县亭头乡沛南村人。民国27年(1938)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当年10月至次年3月,任中共当芜县委委员。是当涂县最早的党员之一,也是当涂县地方党组织和地方抗日武装创始人之一。 朱昌鲁自幼读书,民国24年(1935)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在大学读书期间,...[详细]
朱浮 (?—约66) 东汉沛萧(今安徽萧县)人,字叔元。初从刘秀,为大司马主簿,迁偏将军,从定河北。后拜在将军幽州牧,封舞阳侯。旋为彭宠,张丰所攻,大败,仅以身免。建武二十年(44)为大司空,因事免。明帝时被杀。其《与彭宠书》有云:“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颇为人传诵。...[详细]
朱匡业 (?—?) 五代时庐州舒城(今属安徽)人。初从李昪为军校。及李昪代吴称帝(即南唐烈祖),出为歙州刺史,旋召还授神卫统军。周攻南唐淮南,他任内外巡检使,以驭军严肃著称。李煜(后主)袭位,任官至神武统军,加中书令。...[详细]
朱理(1761-1822),字燮臣,号静斋,安徽泾县人。乾隆52年2甲1名进士。散馆授编修。 历任山西主考官,衢州知府,福建兴泉永道,浙江、山东布政使,光禄寺卿,顺天、武会副考官,江苏巡抚,内阁学士。 嘉庆十九年迁刑部右侍郎,二十年改仓场侍郎,二十一年改刑部左侍郎,旋改贵州巡抚(从二品)...[详细]
朱亮祖 (?—1380) 元末明初六安(今属安徽)人。元末为“义兵”(地主武装)元帅,两度被朱元璋所俘,遂投降,累功授枢密院判。参与攻灭陈友谅、张士戾等役。洪武元年(1368),随廖永忠取两广。封永鼓侯。后出镇北平(今北京)、广东,以“所为多不法”,被召入京,鞭死。二十三年被追论为胡惟庸党羽...[详细]
朱明甫(1876-1963)安徽桐城人。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参加了同盟会。曾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建国后,历任安徽省教育厅厅长,安徽省第一、二届政协副主席。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详细]
朱珔(1769—1850),清学者、藏书家。字玉存,一字兰坡,安徽泾县人。珔生三年而孤,祖命为季父后,嗣母汪未婚守志,珔孝事之与生母同,昆弟均相友爱。嘉庆七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与幸翰林院柏梁体联句宴。散馆授编修,擢至侍读。与修《明鉴》,坐承纂官累,降编修。道光元年,直上 书房,屡蒙嘉奖,有...[详细]
朱书(1654-1707)安庆府宿松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以选贡入太学,寻举进士。文章雅健,尤熟知明代遗事。因与桐城派文学大家方苞、戴名世友善,其对桐城派古文的倡导卓有贡献。...[详细]
朱体仁(1904~1929),又名本端,化名张锐,公元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出生在但家庙乡。家境贫寒,自幼就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农活。1927年夏天,舒传贤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创办“学术研究会”,朱体仁是研究会的第一批会员。在研究会里,他学到很多革命道理,思想觉悟提高很快,不久就参加了中国共产...[详细]
朱同(1336~1385年),字大同,号朱陈村民,又号紫阳山樵。青年时,随父隐于山林。洪武十年中举人,任徽州府儒学教授,受知府张孟善聘,编修《新安志》。以才华出众,被荐举入吏部为员外郎。他能文善武,擅长诗、书、画,时称三绝。后任东宫官,曾书寿春堂记,懿文太子对他十分器重,擢为礼部侍郎。凡太常典礼...[详细]
朱显桃(1912-1936),13岁时给富农当长工。1930年春,党组织在大店乡成立了乡苏维埃,他担任少先队大队长,积极带领少先队员贴标语、散传单、站岗、放哨,协助红军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同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不久,任红一军某团四连排长。红四方面军成立后,随部队进军川陕。在此期间,因作战勇敢、...[详细]
朱耀庭(1864—1943年)名金堂,号寄庐,寿县城关人。幼年家贫,攻读勤奋,弱冠中秀才,旋补廪生。居家设帐授徒,以束修维生。他知识渊博,热心爱国。见清政府昏庸朽腐,媚外压内,民不聊生,心痛之。与州人柏文蔚为同榜好友,经柏介绍入同盟会。他热心公益事业,关怀回族子弟教育,于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详细]
朱雅清,(1900-1931),少年时曾读几年私塾,后因家境贫寒,辍学在家放牛。不久在家乡舒家庙参加“学术研究会”,积极协助组织和恢复农民协会,组建人民武装,组织群众开展借粮、扒粮等一系列革命斗争。1928年7月,他发动霍山东北乡农民扛着土 ,举着长矛,背着大刀在舒家庙小街上举行--,反对河南土...[详细]
朱友伦 (?—903) 唐末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朱温姪。初在宣武军校,累迁右武卫将军。进检校司空。后任宁远军节度使,留长安以宿卫为名,监视昭宗。因击毯坠马死。同年(公元903年)去世的名人: 曹松 (828~903) 安徽省安庆桐城...[详细]
邹德胜(1914—2007),安徽省六安市独山镇源潭湾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红25军225团班长、游击队队长、红25军74师手 团分队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随营学校游击队长、八路军兵站副官、郑太游击队队长、林县独立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