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珍 [公元1885年-1963年]

  • 张素珍(1885-1963)女,人称“张妈妈”。本县云岭乡人。家贫,务农谋生。民国27年,新四军进驻云岭,目睹部队官兵一致,抗日爱民,年过半百的张素珍由衷敬爱,虽家务繁重,犹积极投入抗日救亡工作,发动妇女参加识字班,唱歌学文化,做鞋缝袜,慰问新四军抗日将士。未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妇女抗敌协会主...[详细]

张台望 [公元1901年-1970年]

  • 张台望(1901-1970),号公侠,祖籍和县,生于芜湖。幼读私塾,后在汤善福家帮佣,由汤介绍人大昌火柴厂,任商会职员;抗战时-贵州普定,1945年返乡,1947年在芜湖开设聚丰银行。 ...[详细]

张廷璐 [清][公元1675年-1745年]

  • 张廷璐(1675-1745),字宝臣,号药斋,张英第三子。康熙四十一年(1702)应乡试列副贡;五十二年再应乡试中举;五十七年赴会试中一甲第二名(榜眼)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迁侍讲学士。雍正元年(1723),出督河南学政,因罢试事坐落职;旋即又重新授为国子侍讲,擢国子祭酒,迁詹事府少詹...[详细]

张卫明

  • 张卫明男,1957年11月出生,安徽芜湖人,汉族。1990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1976年至1978年在芜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安徽...[详细]

张维献 [公元1918年-1946年]

  • 张维献(1918-1946),化名张玉珠、海涛。灵璧县夏楼村人。1930年考入双沟中学。1934年转入徐州中学就读,此时他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受到进步思想影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冲破家庭重重阻力,毅然要求到前线杀敌。由于校方的干预,他的愿望未能实现。愤慨中他赋诗一首:“敌人入侵,...[详细]

张文麟 [公元1854年-1928年]

  • 张文麟(1854-1928),名登锦,字鹿鸣,又名彩堂。安徽省芜湖县湾沚镇人。 清咸丰四年(1854)生。自幼勤文习武,武艺超群,光绪十一年(1885),参加乡试中武举,同年任宣城右营把总。 光绪二十五年(1899),调任铜陵县大通和悦洲汛把总,兼管江防事务。因防守治安有功,荣获正五品顶...[详细]

张文清 [公元1928年-1987年]

  • 张文清(1928-1987),祖籍河南,出生于淮北市烈山镇。幼时即在烈山煤矿附近的矸石山捡炭换钱补贴家庭。11岁时去蚌埠卖过油条,后又去江南铁矿当小工。民国29年(1940年)9月,经人介绍到淮南大通煤矿一号井当童工。因不堪折磨,一年后逃回家中。由于生计无着,民国31年3月又回到淮南。此后六七年...[详细]

张我华 [公元1886年-1938年]

  • 张我华(1886-1938),安徽凤阳人,中华民国政治家。 清光绪十二年(1886)生。早年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明治大学法科。留学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归国后,历任吉林省法政学校教员、上海《神州日报》记者。 民国二年(1913),当选为参议院议员。二次革命爆发后,去上海。 1916年,...[详细]

张襄 [清][公元1821年-1850年]

  • 张襄(1821-1850),女,字云裳,号兰卿、云章。父殿华,任苏州抚标参将。张襄随父住苏州。 张襄幼聪慧,13岁能作诗,受教于苏州名士陈文述,博览群书。诗、词、画、音律、内典等造诣颇深,名噪一时。所作花鸟、人物画,淡雅灵秀,自成一家。诗词以清艳为主,间有“穿云惯舞双龙剑,踏月能开十石弓”等...[详细]

张孝华 [公元1896年-1970年]

  • 张孝华(1896-1970),巢湖市钓鱼乡东张村人,12岁起随父在水上飘流。年岁稍长,受雇于江南双桥镇船主李长云、吕宗贵两家,为佣24年,饱尝压迫、剥削之苦,但却成了经验丰富的船工。 1949年春,人民解放军准备渡江南进,在皖西巢湖分区支前司令部统一运筹下,征集木帆船和船工。张孝华带领独生儿...[详细]

张希白 [公元1889年-1934年]

  • 张希白(1889-1934),字秉仁。祖籍安徽桐城罗家岭,寓居安庆城。生前曾任安徽省立第一、第三、第四女子中学校长。 清光绪十五年(1889)生。清末民国初先后毕业于安庆六邑中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系。 民国三年(1914),受聘于安庆安徽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教授英语、西洋史及心理学...[详细]

张西侯 [公元1902年-1975年]

  • 张西侯(1902-1975),字学江,晚号南谯居士,滁州乌衣人。自幼家贫,3岁丧父,由寡母杨氏抚养。初就读私塾。后考入滁县初等师范学校,毕业后立志习医,从师于中医周殿侯。 张西侯精于中医内科,对妇科、儿科、外科、针炙等也都很擅长。行医中,对病人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对有的贫苦患者,治病送药不仅...[详细]

张锡九 [公元1866年-1933年]

  • 张锡九(1866-1933),号斗枢,名华龄,安徽省舒城县城关镇人。 清同治五年(1866)生。幼年从本县明经韩霞轩,后从泾县汪仁安先生学习,熟读五经,为文喜效法古人,不尊有司绳尺,所以屡举屡摈,然其诗文均可诵读。 光绪三十三年(1907),参加编写《续修舒城县志》。 晚年辟县城北门...[详细]

张希孟 [公元1893年-1958年]

  • 张希孟(1893-1958),原名祖惠,字希孟,又名浩。安徽五河县长淮乡人。 清光绪十九年(1893)生。少鲁钝,讷于言,而沉着有毅力。 民国元年(1912),受民主革命影响,赴南京考入南京飞行营学校,并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 1916年,考入江苏法政专门学堂,加入中华革命党。 1...[详细]

张星桥 [公元1886年-1953年]

  • 张星桥(1886-1953),字汉秋,颍上县城关镇人。自幼读私塾,聪颖好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应童子试,进为县学生员,时年18岁。宣统元年(1909),入安徽省高等学堂,毕业后,任颍上第一高等小学教员。民国5年(1916),任颍上劝学所视学。民国20年(1931),任颍上县教育局局长。...[详细]

张锡三

  • 张锡三,生卒纪年无考,原名张鸣恩,回族,阜阳市人,京剧表演者,革命义士。他少学京剧,结侠好义。登台表演,其声悲壮,举座为之感泣。辛亥革命前,他参加安仁会,矢志追随革命,推翻清廷。辛亥革命后,颍州革命党人光复颍州,锡三从中运筹,做出了贡献。后与邢元伟、吕荫南进行驱倪嗣冲的活动。为躲避倪嗣冲报复破孩...[详细]

张秀廷 [公元1938年-1966年]

  • 张秀廷(1938-1966),宿县褚兰区杨庄公社人。195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608部队三连任卫生员。1966年在抗洪抢险中壮烈牺牲,济南部队批准为一等功臣。 张秀廷的祖辈在旧社会给地主当雇工,母亲给地主家当奶妈,受尽压迫剥削。张秀廷入伍时,就在 套上写下:“紧握手中 ,牢记血泪仇,紧...[详细]

张学宽 [公元1870年-1931年]

  • 张学宽(1870-1931),字栗庵,安徽省含山县褒山乡下垅村人。清末民初名医、书法家。 清同治九年(1870)生。童年家贫,刻苦力学。生而颖异,读书过目不忘,弱冠以前,已博览群书,熟读经史百家。 光绪三十年(1904)中进士,旋授山东莱阳知县。 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后,谢...[详细]

张勋 [三国][东汉末年袁术麾下的将领]

  • 张勋是东汉末年军阀袁术麾下的重要将领,袁术称帝后的大将军。 公元193年,袁术被曹操击败,来到淮南,杀死扬州刺史陈温,授命张勋为大将。公元194年,朝廷派马日磾来到淮南,传诏迁袁术为左将军,并任命依附袁术的孙策为怀义校尉。孙策年纪轻轻,却为袁术攻下了庐江。张勋从心底里佩服孙策。公元197年,...[详细]

张勋 [三国][清朝将领]

  • 张勋,字小嵩,安徽桐城人。家贫,好倡举义行。尝搜罗桐城节孝贞烈妇女二千馀人无力上闻者,汇请旌表,著总旌录四卷。桐城既破,马三俊起义兵霍山,与之定计,即往见秦定三,以急击舒城,与袭桐之师相应说之,定三不应,事遂败。 嗣闻臧纾青统兵至桐,往六安迎之,谓纾青曰:“桐近日贼势与前不类,兵单援寡,难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