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1914-1945),名柏虹,字洪申,庐江县人。自幼家穷,父母摆小摊为生。他小学毕业后,就从父亲做生意。柏性格开朗,广结广交,乐于助人,爱打抱不平。民国29年(1940)2月的一天上午,他见一日军欺负一个买香烟的小孩,就前去相救,并把小孩送到了安全地带,自己被迫跑到无为县参加新四军,12月...[详细]
张诲民(1903-1961),字应龙,安庆市郊碟子塘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宗教学院,民国27年在安庆中华圣公会工作,民国30年初,带领该会职工逃难来屯溪。历任教会牧师、医生、市宗教联合会主席、中华圣公会会长、基督教三自-委员会委员、屯溪育婴院院长、市政协常委、市人大代表。民国32年,张用自己多年积...[详细]
张汇滔(1882—1919),字孟介。1882年出生于安徽寿县西乡涧沟集张大郢孜。幼年读书,喜好兵略。初入安庆军中当兵。1904至1905年间,赴日本留学,结识深受孙中山所器重的同盟会代总干事孙毓筠,以其住所为同盟会安徽分会机关。旋归国,以实行革命为志,四方奔走,集结同志多人。1911年10月武...[详细]
张会亭(1901-1967),世居城郊区淮颍乡陈屯村。9岁给地主放牛,11岁就当了长工。曾经讨饭11年,尝尽了人间辛酸。1949年初,他参加了地方革命工作,同年农历腊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办的农业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都是全县最早的。1952年,他带领社员搞科学种田,试验一年三熟作物,试行两种作...[详细]
张家骝(1867-1920),字石卿,安徽桐城人。康熙朝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八世孙。 清同治六年(1867)生。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少工诗文。 光绪二十年(1894),游日本,肄业早稻田大学,适其父张诚卒于京师,即归国扶柩返里。后随祖父张绍华游直隶、江西至湖南,与同乡李光炯创办安徽旅湘公...[详细]
张家翰(1878-1940),字子偕,号屏丞。安徽省桐城县城关人。 清光绪四年(1878)生,出身翰墨世家。其父张祖荫曾任祥符县县丞。 光绪二十九年(1903),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宏文学院,攻读数理。 光绪三十一年(1905),回国,执教于安庆高等学堂,后供职于浙江实业银行。 ...[详细]
张家英(1914-1947),庐江白山镇人。少年读书,16岁当学徒、店员。民国19年受到革命思想熏陶,一心向往革命,靠近中共地方组织,为党送情报、贴标语,宣传群众支持革命。民国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和魏兆宇组建白石山抗日游击大队,任副大队长,民国29年3月改为巢湖游击队,任队长。民国28年任...[详细]
张杰(1919-1983),谱名盛杰,阚集乡大张村人。幼年家贫,无钱上学,刚成年即以种田、织布为生。民国27年(1938)在新四军四支队的宣传教育下,在家乡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2月入伍,历任游击队队副、队长、连长、政治指导员、副营长、县大队大队长、上海龙华机场警卫营营长、...[详细]
张捷轩(1865-1939),原名张登先,行二,人称“二老捷”,安徽省凤台县城北乡马场村人,晚清凤台著名秀才。 清同治四年(1865)生。幼时家贫,无力读书,后在清老贡生吴近襄门下求学,并得其照顾。捷轩聪明好学,奋发进取,深有造诣。 光绪年间,乡试中秀才,在当地颇有声望。青年时,曾追随吴...[详细]
张近东,1963年出生于安徽天长,后随家人移居南京。苏宁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 1990年苏宁创立于江苏南京,中国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名列中国民营企业前三强。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员工18万人,在中国大陆600多个城市开设了1600多家连锁店,品牌价值达1...[详细]
张金芳(1957-1984),出生于魏岗区后孙湾乡一个农民家庭。曾任基于民兵班长,乡广播员。他先后自学了高中课程以及有关电工、无线电木工、编织、农机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并用之于实践,被人称为“小能人”。1978年后,为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把自己承包的一亩半地,全部育上泡桐苗,无偿地向邻近乡亲提供。在...[详细]
张经川(1901~1940)南湾人。民国17年(1928)加入中国共产党。立夏节起义后担任赤卫队队长、游击队长。红军主力撤出苏区后,他带领游击队进行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南溪区委书记兼县委联络员,积极宣传抗日救亡。为党传递情报,寻找失散同志,保存党的-,护送中共立煌中心县委书...[详细]
张敬亭(1873-1955),名伯钦,安徽省亳县(今毫州市)人。 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生。早年考入京师大学堂,为亳县最早的大学生之一。后在西安师范任理科教授并代理校务。 5年之后,入京任吏部主事。时北京安徽会馆创办安徽中学,聘其为新学教师。在京任职期间,与安徽的进步人士和同盟会员多...[详细]
张敬文(1869-1938),字琴襄,安徽合肥人。民国初期著名书法家。 清同治八年(1869)生。自幼好学,酷爱书法。早年其父从军在外,其兄张之仁(乐山)爱好围棋,不问家事,家里一应大小事体,均有敬文照应。 张敬文习书法,年轻时得到沈用熙先生指导,加上自己刻苦练习,书法日有长进,深得沈先...[详细]
张景周(1890-1967),原名在德,又名 ,安徽寿县人。 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幼读书。 民国七年(1918),考入北京中国大学法律系。 1923年,毕业后,赴山东第一混成旅旅长张克瑶处,入山东讲武堂习军事。不久,山东第一混成旅移防山西,任上尉参谋,兼任驻赣办事处处长,后任...[详细]
张晋善(1928-1983),寿县陶圩乡人,1949年在家乡参加教育工作,次年调入本县,三十多年如一日,鞠躬尽瘁于社会主义主义教育事业,为省模范教育工作者。 1950年,张晋善调入本县毛坦厂中学任数学教师,工作勤奋,教学成绩突出,很快就成为该校骨干教师。1953年,张晋善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详细]
张金台,男,汉族,1916年1月出生,河南商城县丁家埠区南溪乡(现属安徽金寨县)人。193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保卫局战士,红二十八军交通队班长,鄂东北少共道委书记。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第三、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详细]
张炯(1901-1938),字洞若,太和县关集乡盐店村人,水利专家。出身地主家庭,幼时读私塾数年,后入县立高等小学,民国8年(1919年)毕业于阜阳省立六中,旋即考入南京河海工程大学。1924年大学毕业,先在黄淮水利部门工作,后调至国家经济委员会,从事水利工程设计。为勘察地形,不辞艰辛,足迹遍及...[详细]
张季英(1890-1929),字善培,江苏徐州萧县(今安徽萧县)人。民国陆军少将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早年入学,先后毕业于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宁属师范学校、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及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 民国九年(1920),赴日本留学,东京成城学校陆军班、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肄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