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兴红,1971年8月出生,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程兴红十多岁时就随父亲外出边讨饭边学剪纸,那时他就能剪一些花样换些食物以度日。15岁时随父亲程建礼在阜阳城内卖剪纸,一干就是4年,也就是在那时他才能专心学习剪纸技艺。几年间他和父亲就住在原阜阳县文化馆,为县文化馆、档案馆留下...[详细]
陈海滨男,汉族,1963年10月出生,霍山县城关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7月于皖南医学院本科毕业后考取南京铁道医学院,1988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并到汕头大学医学院任教。后在职攻读中国医科大学博士课程,获博士学位。他先后于1995年、2000年两次赴香港中文大学,并赴加拿大曼尼托...[详细]
陈嘉谟(1486-1570),字廷采,号月朋,西乡石墅(今安徽祁门小路口镇二都)人。年少时因体弱多病,遂钻研医药知识,其天性聪颖,博学多才,在诗词赋和书法算方面均有建树,尤以医药造谐较深。 陈嘉谟精研医学,尤精本草,著有《医学指南》和《本草蒙筌》2书。后者是陈嘉谟的重要著作,书名“蒙筌”,乃...[详细]
陈积中 1941年2月生于来安县相官乡。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安徽医学院,留校附属医院眼科工作。40多年来,致力于眼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着重于眼底病及巩膜病的学习研究。历任安医大眼科教研室主任、眼科副主任等职。1978~1980年,参加援也门共和国医疗队,工...[详细]
陈履谦,化名梁兔如、陈缺,1911年出生在安徽省岳西县响肠镇一个农民家庭。 1928年春,陈履谦在夹山私塾就读时,感于四书五经之类束缚青年思想,乃经常至吴介唐执教的自强新塾请教,并借阅《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思想上受到很大启发。同年暑期他在无愁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他考入当时由共产党...[详细]
陈思锋 原名陈思凤,专业技术五级,大校军衔。1942年12月出生于来安县杨郢乡。1970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95913部队退休。1963年9月~1968年11月,在6297部队安仁农场劳动锻炼;1970年5月至1979年8月任87027部队侦听员、技师...[详细]
陈文浩 1954年5月生于来安县水口镇。中共党员,大学本科。1974年4月在嘉山县官山公社陆郢大队插队锻炼。1978年3月就读于安徽大学哲学系。1982年1月任省委办公厅秘书。1993年2月任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1995年7月任合肥市郊区区委副书记。1996年11月任省乡镇企业局副局长。2...[详细]
陈岩,初名“陈益”,字有谅,生于1365年,是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的陈亢的后代,从小就天资聪慧,且知书达理,弱冠时即精通经史,因德才兼备,被地方官举荐贤良方正做了官。后又被举荐入朝廷,受到明太祖朱元璋接见,遂赐其名为“岩”,赐字“维石”。 陈岩历经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两任皇帝,先后督办了绥...[详细]
陈一力(1913~1967),安徽六安市人。幼家贫,以乞讨和给地主放猪糊口。1928年12月于河南商城参加革命。193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鄂豫皖三大队战士和红四军排、连、营、团长,参加过第四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期间,任一二九师六旅工兵营长、副团长,从延安赴华北前线作战。1...[详细]
陈远来女,汉族,1938年7月生,198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霍山县人。毕业于安徽教育学院数学系,1959年被分配在霍山中学任教。陈运来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每学期都当班主任,她不但教学工作出色,而且班主任工作做得也很突出,如主动要求带“双差班”(成绩差、纪律差),认真做转化工作,不仅传授文化科学...[详细]
陈增敏(1907~1979),字哲夫,来安县相官集人,自幼读书,聪颖好学。1935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市惠兰中学任教;1936年在禹贡学会从事研究工作;1939年3月回乡任来安县立初级中学教导主任,不久离任仍从事学术研究。1943年8月任重庆白沙大学先修班讲师;1945年8月任重庆白沙女子师...[详细]
陈志仪,字汉威,安徽省石埭县人。优贡出身。清乾隆十二年至十五年(1747~1750年)任顺德知县,重视文教,大力办学,对清代中叶顺德县文化发展起过推动作用。时值清代全盛时期,经济发展,民间好文务学蔚然成风,全县弟子员(县学的生员)达800多人,廪生(支领官助生活津贴费的生员)超过百数,县学和民办...[详细]
储汉仪(1896-1935) 又名有方,岳西县中关乡人。1927年入党,任中关湖响支部书记、区委书记。1930年2月参加请水寨-,任红三十四师党委委员、湖响区农会主席。红军三十四师失利后,坚持游击战争,任舒、霍、太游击大队长。1931年被派往江西、皖南等地,历任中共石青太中心县委书记、苏维埃...[详细]
储金霞 女,汉族,1945年生。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芜湖铁画代表性传承人。1959年进入市工艺厂,随父铁画大师储炎庆学艺。 1960年在合肥模型厂铁画车间工作,参与北京人民大会堂著名铁画“迎客松”等六大件制作。 1962年随铁画车间由合肥调回芜湖工艺厂工作。 1974年参与芜湖铁画第一...[详细]
储鸣谷(1908-1988)男,六安县南官亭人。早在青年时代就信仰马列主义,1926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协会,参与 、农运的组织领导活动,并积极参加了六霍起义。1934年3月正式入伍,历任党的情报员、六安抗日白卫军大队长、皖西军分区独立团团长、六安专署建设科副科长、霍山县文化馆馆长、霍山...[详细]
储余(1905-1931) 名胜金,号阜民,化名余伴农,岳西县温泉镇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2月,参加请水寨-。先后任中共潜山县委委员、红三十四师政委、中央独立二师师委书记。独立二师失利后,坚持皖西斗争,任中共英潜工委委员、中共红山(英山)中心县委委员、红山县苏维埃政府秘书等...[详细]
储昭伟 男,汉族,1966年生,六安市霍山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六安瓜片)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跟随祖父、叔叔及张氏亲友等从事六安瓜片茶园管理和采摘、炒制等。上大学期间一边系统学习茶叶生产、加工、营销技艺,一边系统研究六安瓜片的历史与现状。同时出于对六安瓜片的偏爱,遍查六...[详细]
戴玉文男,汉族,1935年出生,霍山县人,副研究员,安徽省化工研究所主任工程师。195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1960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进修气相色谱。从事尼龙-9合成研究,被中国科学院选送向国庆10周年献礼科研成果。曾举办全省性气相色谱学习班,编写《哒嗪磷气相色谱分析...[详细]
戴宗骞(1842-1895)清末将领。字孝候。安徽寿州(今寿县)人。早年曾组织乡团反对捻军。1861年入李鸿章幕僚,参与镇压捻军,升知县。1872年受命率淮军,治理南运河水利,并在津沽兴军屯,辟稻田6万亩,1880年随吴大澄佐吉林边务,徙民屯垦,设局殖业,晋迁知府。1882年负责建造威海卫军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