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荣卿(1871—1943),字英,乳名荣姑,永康县城人。祖籍绍兴。少年入塾学,并从师习武。及长,目睹清政府的腐败,萌发反清革命思想,在永康组织百子会。继与金华千人会首领张恭和武义周华昌一起,率众加入终南会,并由“大九”升为“新副”。不久,终南会会主何步鸿病故,副会主朱武离去,遂另开山堂名为龙华...[详细]
沈寿柏(1884~1935) 风亭乡人。排行为大,乳名“狗娃”,自封“大司令”,绰号“狗大王”。 “狗大王”自幼不务正业。既长,终日混迹, 场,输打赢要,横行乡里。民国16年(1927),他结伙红帮兄弟,隐藏于草桥、涧池等地,劫持散兵,夺取 ,拉起一支数十人的土匪武装。18年(1929),队...[详细]
沈玺亭(1903~1985.2) 原名世成,又名汤有为,凤亭乡枞岭村人。 民国7~9年(1918~1920),因不堪继父-,投奔陈树藩部当兵。15年(1926)镇嵩军刘镇华部围攻长安时,他参加了历时8个月的守城战。16年(1927)奔母丧回家,丧事毕带其季弟汤飞山赴长安搞到2支步枪又秘密回乡...[详细]
石良珩 (1876--1929),洵阳县赤岩水磨河人。秉性耿直,胆略过人,好抱不平。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割据一方,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民众负担异常繁重。加之官府以招标形式让个人承包征收,承包人从中随意加大税额,中饱私囊,更加重了人民负担。民国八年(1919),神河人白春林承包洵阳南区税收,...[详细]
石西藩 (1901--1951),又名石世珍,字声显,人称九少爷。原居洵阳县水磨河石家老庄,民国十八年(1929)迁居神河街。曾任秀俊乡乡长等职。在任乡长期间,曾先后被保送到北京国际大学和国民党中央第四战干团学习。迁居之初,仅食稞三、四十石,没过多久,家产很快扩充起来,拥有房屋数院,水田旱地...[详细]
宋云石(1889~1958) 又名瑞麟,安康人。1929年自筹经费,兴办安康私立慈惠小学,自任董事长。还开办安康第一家照相馆,号“是吾轩”。他酷好文物古玩,多方搜购保存。建国后,将1930年到1941年集得的秦砖、汉瓦100余块,列国泥封一百多粒,古人书画100余件,各种古籍珍本160余套(...[详细]
苏坤政(?~1975),平利县龙门乡龙门村人。共产党员。连任大队党支部书记。1971~1973年,带领全体共产党员和社员群众,大干3个冬春,改造山河,把姚家坪110多亩乱石坡修成层层石坎水平梯地,粮食产量连年稳产高产。他在病危时,多次嘱咐两个儿子:“我死后,不要把我埋在好地里,要埋在梯地石坎下面...[详细]
苏隆道(1916~1951) 岚皋县官园街人。系国民党员,地痞流氓,曾任国民军某部班长、排长,尚德乡自卫队长、巡官、保长、乡长等职,渔肉百姓,横行乡里,臭名昭著,绰号苏癫子。民国二十八年(1939),他同土匪甘在得等,在铁佛寺抢劫行商20多人,打死王某,分土布10余匹,银币30多块。他拥地主...[详细]
孙赐俸(?~1797) 又作孙士凤、孙老五。陕西砖坪滔河人。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三月,由陕西白莲教首萧贵介绍加入白莲教,为之抄写经卷,并发展韩龙、陈显名、王登科为徒。五十九年(1794)七月,萧贵领导的白莲教被清王朝镇压后,他与韩龙等南入四川,活动于陕、川、楚三省结合部。孙赐俸在四川东...[详细]
孙鼎臣(1887~1963) 祖籍安康县火石岩人,出生于砖坪厅大道河狮子沟。自幼读书,受父熏陶,喜爱琴、棋、书、画,且对戏剧有一定研究。凡所到大道河街演出戏班,他每场必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切磋技艺,共同提高。民国初年,以唱戏为生,以琴师出场。大道河邱云堂,袁勉烈和安康县杨明灿,曾拜孙为师...[详细]
锁兰如(1902~1978) 又名锁德馨,回族,安康县人,性格开朗,刚直不阿。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某师长要号住他家后院上房,锁兰如断然拒绝,被-吊打,宁折不曲。后经专署派人调解了结。1945年《兴安日报》刊登《黑姑娘》一文,有侮辱回民的字句,锁兰如和翁同翔等人到报社明理,回民愤然砸毁《兴安...[详细]
苏启明(1921~1985) 字东垣,石泉县人。出生于池河乡贫苦农民家庭。幼时,读过3年私塾。民国二十六年(1937)秋,考入西安师范学校。翌年,转入安康师范。当时,正值抗日烽火燃遍全国各地。苏东垣满腔热忱地报考西安战干团,后来,又直奔六十九军,经过太行山,到达河北省南宫,直达抗日前线。在前...[详细]
汤鹤逸(?~1964) 名友季,字绍宸,蒲溪镇人。自幼聪颖,勤奋好学。民国8年(1919)以优异成绩考取陕西官费留日生,就读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院。10年(1921)毕业回国,历任北京几所大学教授,颇著声望。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南京最高法院书记官。国民政府迁渝后,任资源委员会工矿管理...[详细]
汤能金(1911~1937.4) 蒲溪镇东升村人。 民国21~22年(1932~1933)在安绥军沈玺亭部当兵。民国25年(1936)参加何振亚领导的陕南游击纵队。26年(1937)一月二十六日,何振亚率部离开陕南时,汤能金所率领的游击队因外出执行任务未能随部北上,被留下来担任陕南人民抗日第...[详细]
田大武 祖籍四川省大宁(今巫溪县)田家坝,清初迁居镇坪。幼时家境贫寒,无钱读书,以务农、砌石夯坝卖力谋生,练就过人臂力。后参加清军赴甘肃过着戎马生涯。时逢新疆张格尔第三次叛乱,遂以马夫身份随署陕甘总督钦差大臣杨遇春所率陕甘兵众入疆平叛。道光七年(1827),张格尔全军覆没,只身逃匿于喀尔铁盖...[详细]
田丰元(1918~1989) 本县江口回族乡江口街人。生于1918年9月24日。 1935年1月同本乡青年罗新友、杨乾建、张子成参加红二十五军,田被编入新兵营,不久调军部交通队当警卫员。历任排长、连长。193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商洛葛牌镇伏击战、山阳县袁家沟伏击战、榆林桥战斗...[详细]
田梓桂(1924~1983) 本县城关人。自幼聪颖,喜好戏曲。17岁时,与正旦演员杜建德(艺名杜玉华)结婚并随其入同心社戏班学艺。同年在瓦房店 首演成功,成为本县最早的职业女艺人。工行小旦、彩旦,先后巡回于紫阳、安康、汉阴、石泉、岚皋、镇巴及汉中一带演出。1950年,她所在的安康西关自乐社...[详细]
田永盛 (1875--1944),又名田玉辉,号润章。紫阳县蒿坪田家坝人,原姓余,后以地名改姓。少年时在私塾读书,后拜师学医,四年出师,单独行医。因长期行医在外,田业荒芜,行医报酬又不足以糊口,便弃家出走,隐入湖北武当山修道。不久,考入西安八仙庵任道官,分管视察洵阳县庙宇,宣统二年(1910...[详细]
田泽先(1945~1989),平利县清太乡水田河村人。1962年在平利初级师范学校毕业,因国家处于困难时期不作分配,他欣然返乡从事农业。1964年征兵时,他积极响应召唤,应征入伍,立志报国。入伍后,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忘我工作,196...[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