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安一 (1901--1941),字肇初,号惠卿,洵阳县神河天池岭人。家道富裕,幼读私塾,继就读县立高等小学三年,又回家入私塾深造。1929年至1937年在小神河口、神河街学校任教,1932年任小神河村村长,1933年任南区区长,数月后因区级建制撤销离任,居家理财。生性刚直,不畏权贵,好抱...[详细]
鲁长卿(1882~1945) 名仁寿,字论,号长卿,安康人。魁伟、美髯、洒脱、诙谐,喜读诗谈文,曾在慈惠学校执教。虽有十余石租稞,却无心仕途经济,藏书甚丰。虽学识渊博,科场却每每失利,乃奉佛教静心养性,任安康县佛教会理事,与古鼎、古训、古元等佛门名僧友好。著有《鲁斋全集》一部,内诗集12卷,...[详细]
卢美范(1913~1938),出生于平利县广佛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童年帮人放牛。民国23年(1934)参加陕西警2旅4团(沈玺亭部),在3营某连当传令兵,不久被调至该营9连当兵。民国24 (1935)冬,4团驻防长安县引驾回。12月11日(农历冬月十六),9连连附何继周率部举行-成功,自命陕南游...[详细]
罗长勤 (生卒年不详),又名罗尚卿,化名罗功远,洵阳县城西关人。中共洵阳地下党的创始人之一。1938年在兴安师范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夏毕业,回洵阳在龚家梁小学任教员。以河街罗广文(系罗长勤发展的地下党员)客栈为秘密活动场所,在县城青年中发展地下党员。到年底,发展中共党员20多名。1939年初...[详细]
罗少伟(1918~1950.4.1) 蒲溪镇人,自幼父母双亡,8岁时就给地主放牛度日。民国20年(1931),年仅14岁时就被拉丁,先后在安绥军、省警备2旅沈玺亭部当兵。民国24年(1935)十二月,随张子新、王展等人在柞水县营盘起义,后来随部加入何振亚领导的陕南抗日第1军。28年(1939)九...[详细]
罗扬实(1920~1982.10.1) 安康县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兰州市委宣传部长、甘肃工委特派员、皋榆工委书记。兰州解放,任中共兰州市委组织部长。1950年到马列学院学习。1952年以后,任中央高级党校教务处处长。1974年后任中共工艺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1982年10...[详细]
鲁秦侠(1898~1979) 安康县大同乡人,毕业于高级中学和陕西陆军讲武堂。在陈树藩部任排、连、营、团长,1930年4月受陕鄂边防军总司令张丹屏之令,任指挥,联络民团围安康城三月不克。后在张鸿远部任支队长、陕西警备二旅六团团长等职。1935年,在洋县曾同红二十五军程子华、徐海东部作战,几...[详细]
鲁世鑫 (?—1941年),化名师古,洵阳县上菜湾人。青年时赴北京从段正元学习,1930年返里,先后在县城洞儿、三间河、玉皇庙学校教书,1938年由罗长勤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1938年秋经上级党组织介绍,前往延安学习。离家时,已临近中秋节,其母劝他过了节再走,不依,毅然离去。走后不久,母亲谢...[详细]
芦治安(1912~1941) 本名芦在金,原籍紫阳县庙沟,后迁居岚皋县麦溪沟。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运动烈火烧到岚皋。适逢铁佛寺小学校长许勋安,与紫阳周华堂,堰门芦本基(又名芦楚恒),在铁佛、庙沟一带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是年八月,组织抗日爱国志士保农自卫军,芦治安任...[详细]
卢作炳(1914~1981),平利县仁河公社五星大队(今仁河乡桃园村)人,历任第4生产队队长兼大队林特副队长。共产党员。1965年,在上级提出“两手抓,双丰收”(粮食、多种经营)方针指导下,他首先带领本生产队社员,用红薯种在牛王沟换回“大红袍”等优良漆根25公斤,自育自栽漆树3500多株,又动员...[详细]
吕贡三(1883~1950) 本名吕献金,字贡三。石泉县熨斗坝人。幼年时,在熨斗坝和西乡县读书。民国九年(1920),任西安 东署署长职,后任平利县县长。十四年(1925),其兄吕献杰(驻京议员)染疾病故,吕贡三遂去北京处理善后事宜,并候缺谋事。由于军阀割据,政局动荡,在京2年,谋事未成。十...[详细]
马江水(1925~1949),河南洛宁人。民国34年(1945)参加人民军队,在八路军晋冀鲁豫野战4纵12旅34团当战士,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8年(1949)5月1日,部队在郧阳整编后,任解放军2野19军55师163团2营5连连长。5月25日,19军解放白河后,55师沿山区小道向平利进军...[详细]
马渭川(1889~1946) 本名马绪斌,字渭川,回族,祖籍广东,后迁居砖坪厅城定居。光绪三十一年(1905)随父马汉良经商。民国初年,与王伯俺等10余户,合资经办“仁寿同”字号。有银币6万余两。马渭川代表“仁寿同”驻丹江、汉口、上海,与日商做生意,将山区山货特产运往外地销售,又将南方日用工...[详细]
马文贤 (1845--1927),洵阳县小棕溪桑元村龙门人。18岁时在湖北宜昌从汪姓医生学医。25岁出师,随师实习两年后返回洵阳家乡,开设“万顺兴”诊所,单独行医。为提高医术,又访交远近名医,共探医理。研读《脉学》、《难经》、《易经》、《内经》等医学古籍。医术渐高,尤擅长治疗温病。宣统三年(...[详细]
马喜(1876~1960) 原名得银,回族,祖籍安康城关。民国初年,因家境贫寒,来汉阴城关谋生。民国17年(1928)开办清真食堂,生意兴旺,家境日趋殷实。21年(1932)购置房屋一院,经营牛羊屠宰兼清真小吃。服务周到热情,技艺精湛,享誉县城。他亲手烹调的牛羊杂烩汤,汤清味醇;制作的糖炕炕,香...[详细]
马子实(1899~1970) 安康县人,回族、阿訇。七岁入寺诵经,九岁入私塾读书三年,十六岁赴外地求学,先后在宁夏固原、甘肃平凉、河州等地学习阿拉伯文,攻读《古兰经》,兼习波斯文字。二十岁后历任汉中、岚皋、安康等地清真寺教长,同时行医济世。在兴文寺教阿文,受教学生百余,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详细]
孟齐(1919~1984) 本名邹善德,本县平溪河一口印人。民国八年(1919)六月出生于贫农家庭。孟齐10岁读书,18岁参加革命,历任新四军、解放军排长、指导员、教导员、科长、大队副政委、团政委和工厂党委副书记、书记,顾问等职。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孟齐参加战斗10余次,立大功1次,两次...[详细]
南兆 山东濮州(治今河南省范县南)人,进士,明万历八年(1580)七月至万历十三年(1585)任洵阳县知县。上任后,见县内各业凋敝,吏治不明,即严明法纪,稽查吏蠹,“期年之内,威惠大行,贤声四著,奖檄交至”。万历九年(1581),与洵阳县人沈本泗撰修《洵阳县志》,是书为洵阳县第一部志书。...[详细]
聂敏章(1865~1949) 祖籍四川万源大竹河,清末移居紫阳大坝塘,民国初年迁往黄谷溪五洞门定居。,其父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并兼营阉割业,因趁灾放0而致小富。从民国十二年(1923)开始置买田地,初置课10余石(约3吨),跻身于小地主行列。为了进一步发家,聂敏章积极巴结当地劣绅。高滩区区长潘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