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亮 [公元1899年-1949年]

  • 刘洪亮(1899.9~1949.10) 字镜堂,城关人。幼年即从师学习木工手艺,勤学好问,刻苦钻研,30出头,在汉阴县已享有盛誉。他制作的桌椅、牙床、大立柜等家具,式样多,规格美观,榫眼吻合,严密无缝。且工油漆,熬油火候恰到好处,打底、上面,做工精细,所油漆的家具,亮如明镜,不起泡,不皱皮,不退...[详细]

刘华 [公元1918年-1982年]

  • 刘华(1918~1982.10.10) 原名经安,化名雪亚,祖籍安康县蓼叶沟,早年迁居双乳乡。 民国23年(1934),他考入兴安师范,每年寒暑假,均参加校学生会组织的返乡工作团,回乡开展革命宣传活动,唤醒民众。27年(1938)三月经王力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二月,他从中共陕西省委学...[详细]

刘家贤 [公元1926年-1983年]

  • 刘家贤(1926~1983) 女,安康县洪山乡人,196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安康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陕西省妇联含委员、安康县妇联会委员,是安康县著名的养蚕能手。1955年洪山乡成立养蚕示范小组,刘家贤任组长。以身作则,勤勤恳恳,钻研养蚕技术,单产总产逐年提高。1958年创春蚕张产...[详细]

刘进先 [公元1897年-1951年]

  • 刘进先(1897~1951.4.15) 绰号“五阎王”。国民党员。涧池镇人。民国15年(1926)后,历任涧池铺团总、乡长、联保主任、常备团队长、东区保甲督导员、镇长等职。他任职20多年间,凭借职权,残害百姓,恶贯满盈,先后逮捕、杀害陕南人民抗日第1军和爱国进步人士16人,残害无辜百姓2人,逼迫...[详细]

刘兰田 [公元1876年-1925年]

  • 刘兰田(1876~1925) 原名玉相,毛坝关盘厢河口人。清末随父行船于四川万源县大竹河至湖北汉口之间。因受兵匪欺榨,于宣统二年(1910)联络当地船户及居民成立“哥弟会”,同年秋更名同心团, 以“习武抗匪”为宗旨。民国初,本家族长刘玉珠欺辱民女受刘兰田谴责,遂以“私聚民众,大造叛道”为罪名控告...[详细]

刘立仁 [清]

  • 刘立仁 字宝三,镇坪县竹溪河人。民国初就读于高等警官学校,民国五年(1916),任南郑县-长,当时各地烟毒盛行,种植和吸食者甚多。政府当局虽严令禁绝,但奉行者大都借查禁之机,行0之便或互为渔利。立仁虽任微职,但做事大胆负责,常思烟毒之害,决意严禁不贷,以振兴民族。于是同县知事商议,亲自驰赴乡...[详细]

刘泉山 [公元1916年-1979年]

  • 刘泉山(1916~1979.9.29) 原名启泉,龙太乡人。民国22年(1933年)当兵,24年(1935)参加何振亚领导的陕南游击纵队。次年八月,担任副班长,九月,随部队回到老家田禾沟,积极宣传革命主张,动员乡亲报名参军。陕南人民抗日第1军改编为红15军团后,刘泉山担任特务连班长。26年(19...[详细]

刘升闻 [公元1870年-1955年]

  • 刘升闻 (1870--1955),字德卿,洵阳县七里乡龙池湾人。幼年就读私塾,光绪十三年(1887)经府试中生员(第三名),后因重孝在身,未能参加乡试。光绪二十七年(1901)科举制度废除后,求取功名无望,在本地创办私塾,教书为业。在此期间,目睹乡村缺医少药和庸医误诊害人现象,萌发学医念头。...[详细]

刘式金 [公元1871年-1928年]

  • 刘式金(1871—1928) 原名刘美伦,字幼宾,镇坪县石砦河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参-试,入陕西省优等师范学堂。辛亥革命时,刚毕业不久,即加入革命运动,跟随时日知会会党领袖张云山,任秘书长。参加辛亥10月22日攻占西安战役,后任乾州、邠州知事。民国元年(1912),调往紫阳,任代理...[详细]

刘体纯 [清][?-1663年]

  • 刘体纯(?~1663) 刘二虎,本名刘体纯,又作刘体仁,二虎是农民起义军浑号,陕西砖坪滔河口人。刘二虎兄弟七人,他排行为二。明崇祯年间,砖坪连年天灾。其父刘宁汉租田种地营生,因灾欠刘二贡爷地租1石5斗,粮银20两。刘二贡爷派管家刘升带人逼租,将刘二虎和兄刘洪-,惹怒三虎、五镜打死差人两名。刘...[详细]

刘锡五

  • 刘锡五(?~1917) 字美仑,安康县人,清末拔贡生。幼年常慨叹人世不平,存匡世救国大志。早年加入同盟会,就读于陕西师范(关中)大学堂时,曾登台演讲,慷慨陈词,指出国势阽危,人民痛苦,有为青年应当奋起;感情真挚,声泪俱下,因思想激进被除名。归乡后创立教育会阅报社。后就读陕西高等警校,毕业后任...[详细]

刘泽洲 [公元1929年-1984年]

  • 刘泽洲(1929~1984) 汉阴县人,父亲刘鑫家,字重民。1928年曾联络各乡镇农民发起驱逐汉阴县长曹颂钧运动,被关押。1933年任汉阴县长时,为劝土豪狗大王接受整编,受枪伤。长兄刘泽浓,抗战初期投奔延安,后在敌后抗日战争中捐躯。 刘泽洲在这个家庭中排行为三。1942年从涧池小学毕业,...[详细]

刘重民 [公元1891年-1946年]

  • 刘重民(1891.11.19~1946.8.10) 涧池镇人。行三,派名鑫家,别名仲平,号静平。青年时代就读于西北大学,受到辛亥革命新思想的影响。 民国16年(1927)三月,曹颂钧任汉阴县长,横征暴敛,搜刮民财。百姓不堪其累,积怨渐甚。次年春,刘重民挺身而出,串联各乡镇农民,成立汉阴县驱曹...[详细]

李贤举 [公元1920年-1987年]

  • 李贤举(1920~1987) 出生于麦溪沟贫苦农民家庭。民国三十四年(1945)被拉壮丁,至三十七年(1948)在国民军某部独立炮兵十一团当兵。三十七年(1948)十月,在渣西会战中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至1950年9月在第四野战军四十二军一二五师三七四团三营机枪连任战士。1949年9月,加入...[详细]

李袭誉 [隋]

  • 李袭誉(生卒年不详),字茂实。隋朝大臣。祖籍陇西狄道,五世祖时迁居安康,后代即为金州安康(今陕西石泉)人。大业末年,他任冠军府司兵。当时炀帝南下,阴世师守卫京城长安。关中各地乡勇土兵蜂起,百姓生活困苦。他向阴世师建议派兵守护永丰仓,发放仓粮赈济穷苦百姓,拿出库存物资奖赏战士,命令各郡县联合守土。...[详细]

李犹龙 [清][?-1653年]

  • 李犹龙(?~1653年),陕西旬阳县人。明崇祯朝贡生,被选授兵部主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推翻朱明王朝中央政权以后,明朝陪都南京六部文武大臣拥立福王朱由崧政权。时犹龙任左梦庚军监军,不久迁为太仆寺少卿。顺治二年(1645),清军豫亲王多铎部攻占南京,他随左梦庚投降清廷,清军命他巡抚江南安庆府。当时,...[详细]

李玉成 [公元1903年-1979年]

  • 李玉成(1903~1979) 原籍四川永兴,后迁居本县洞河镇,贫苦艺人, 演生末及老旦戏,特别喜爱在台口看戏,故在数十年舞台生涯中背诵了不少传统戏,后来成为皮影班社和剧团主要报本人之一。1956年参加紫阳县汉剧团。该团1961年以后经常上演的40个剧目中,近30个剧本为他口述。他还为安康专区戏曲...[详细]

李兆众 [公元1916年-1941年]

  • 李兆众 (1916—1941),又名个子,化名冯遇,洵阳县城人,生性刚直,为人诚实,虑事果断。1936年至1937年在安康区教师训练班学习,毕业后回洵阳,先后在甘溪、县城教书。1938年经罗长勤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洵阳地下党工会委员。1939年夏,中共陕西省委派何波涛秘密至洵阳检查工作...[详细]

李致忠 [公元1892年-1969年]

  • 李致忠(1892—1969) 别名李荣兴,生于小曙河乡竹垭子。家境贫寒,幼时仅读书两年,给地主放牛度日。父早丧,母亦身染重病,无钱医治,即许神割股,奉与母食,亦无效。李致忠为母病所焦虑,别无良策,于1916年自行阉割,并为其妻招夫度生,自己入庙吃斋念佛。自此得“李斋公”、“李骟人”之称。但并...[详细]

娄学政 [公元1915年-1982年]

  • 娄学政(1915~1982) 岚皋县城关樟树坪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秋,在兴安师范上学时任岚皋旅安学生会主席,领导学生开展爱国抗日宣传活动。二十六年(1936)一月,学生会创办《晓岚月刊》,他任副主编,以时论、杂文、小说、诗歌等宣传抗日救国的好人好事。四月二十二,发生国民党镇压兴师爱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