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慧娜,1984年2月25日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国家田径队队员。 邢慧娜1996年进入潍坊市体校;1999年进入山东体育运动技术学院;2003年1月入选国家集训队。2003年巴黎世界田径锦标赛上打破世界青年纪录;2004年8月,邢慧娜夺得雅典奥运会田径女子10000米跑金牌。2005年,在十...[详细]
毕承昭(1813—1862)字曼年,号香南。文登县文城东关(今文登市文山村)人。清代官吏,曾任安徽布政使、代理巡抚,广东布政使、代理巡抚。出身仕宦之家。父亲毕以恒,任两淮新兴盐场大使,代理草堰场丰利场大使。幼随父在扬州读书,道光丁酉拔贡,授浙江桐庐知县。后升定海同知,代理宁波知府。时,鄞县因税捐...[详细]
毕慎夫(1899—1961)曾用名毕庶敏。文登县(今文登市)文城镇河南村人。教授。出身于破落地主家庭。幼读私塾,1915—1920年,就读于北京俄文专修馆,参加了“五四”-。毕业后,被分配到哈尔滨东省特区地方审判厅任翻译员。工作之余,翻译出版果戈理《外套》等多部作品。1922年初,到中苏合营的中...[详细]
毕庶澄(1894—1927)字莘舫。文登县(今文登市)文城东关(今峰西村)人。出身士绅官僚家庭。1909年考入烟台宪兵学校,肄业。1912年参加文登辛亥革命学生军。同年底就学于济南军官讲习所。1914年初转入江苏军官教育团学习,深得军官教育团监理张宗昌的赏识。毕业后,毕庶澄到张宗昌部第六混成旅任...[详细]
毕庶增 (1887—1979)文登县(今文登市) 高村镇凤台村人。全国军属模范。194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当选为蓬莱乡党支部宣传委员兼各救会主任。1944年带头成立村中第一个互助组。 1945年2月,在大参军运动中,积极宣传动员本村青年参军参战,全村入伍青年到区集结时被编为“凤台班”。...[详细]
蔡吉轩(1913—1980)文登县(今文登市)葛家镇西山村人。1941年初昆嵛山区解放后,他积极响应抗日民主政府的号召,踊跃参加减租减息、土改复查等群众运动。1949年,当选为昆嵛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职工代表。他积极组织“帮工组”,挖井灌溉, 发展生产。1951年夏,创造了亩产小麦620斤的高产...[详细]
蔡雍泉(1914—1941)又名徐戎泉。文登县(今文登市)南稻地湾村人。193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发动青年学生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1月,他带领30多人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被任命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是年9月,任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五支队六十一团三营政委。1939...[详细]
曹绪保(1902—1975)文登县(今文登市)文城镇河南村人。1944年任村职工会长。 1949年,在村里组织7户贫农成立互助组任组长。他带领全组实行新法种地,科学施肥, 仅一年就使7户农民脱贫。1951年当选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1952年,任村农业社社长。同年,再次当选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1...[详细]
曹云章(1912—1935)代号鞠子。文登县(今文登市)大夼村人。中学毕业后,担任过小学教师。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3月,任中共文登县委书记,5月,改任中共胶东特委巡视员。1935年1月,任胶东特委委员。参与组织“一一·四”农民武装-,队伍被打散后,他被俘入狱。在狱中,忍受了种...[详细]
陈珽(1919.4.9-2011.3.7),祖籍贵州省修文县。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自动控制及系统工程专家,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及系统工程专业创始人,中国系统工程学科创始人之一。创建了湖北省系统工程学会、湖北省自动化学会。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详细]
陈健伦(1916—1968)文登县(今文登市)文登营崖子头村人。曾任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院党委书记。1938年入党,任胶东特委青年部社会工作部部长。1946年任文登县长。后历任三十二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南京军区直属政治部副主任、江苏省南通军分区副政委、二机部驻京办事处二厂书记等。 ...[详细]
陈琳湖(1918—1980)又名陈放,原名丛宏滋。文登县(今文登市)下徐村人。1935年于北京弘达二院读高中时参加“一二·九”学生救亡运动。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春任苏鲁战区青年抗日救国会副主任、中共山东分局青委副书记。后历任省青救会主任,中共清河区...[详细]
陈三华,女,又名陈苏华,海南文昌县(今文昌市)人。早年在广州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后留学苏联,精通俄语。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按中共党组织的指示以个人名义参加中国国民党。中山舰事件前,曾同中共党员、中山舰舰长李之龙等在中山舰开展党的组织活动。1925年底,她当选为广东省妇女解放协会候补执行委...[详细]
陈志明早年在马来亚加入共产党组织,归国后历任中共文昌县文南区委宣传委员、文西区委书记、中共澄迈县委书记。1943年12月被国民党杀害。 陈志明又名德富,1908年出生于海南文昌县南阳镇南顶村。少年时,家庭贫苦,度日艰辛,一家人只好各奔西东谋求生计。父亲陈元亨萍飘至南洋,起初在槟城埠贫...[详细]
丛禾生(1871—1940)名涟珠,又名宝清,字禾生。文登县(今文登市)文城镇北宫村人。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以廪生资格考入济南优级师范第一班。次年官费留学日本,1905年夏毕业回国。为挽救孱弱的祖国,他力主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征得烟台渔业公司总办王季樵和东海关道何秋辇赞助支持,奔波于胶东十余...[详细]
丛蓉滋(1910—1972)文登县(今文登市)文城镇北宫村人。少将,第二炮兵副参谋长。1926年县立高等小学毕业后,到威海卫盛记栈果品杂货店当店员。两年后,回家乡放养柞蚕;又两年,在文城开办成衣店。此时结识了共产党员宋澄和其他进步人士,接受革命思想影响。1937年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次年加入...[详细]
丛琯珠 (1878—1912)丛琦珠 (1880—1912)丛环珠(1887—1912)文登县(今文登市) 文城北宫村人。兄弟3人,童年就学于家塾,先后中秀才,同为辛亥革命牺牲。丛琯珠,字燮臣。性豪爽果敢。琦珠字赞臣,个子矮,性沉毅,不苟言笑,成秀才后好诗赋。环珠最小,字华臣,不拘小节,好勇武及...[详细]
崔唯吾(1898—1975)名书馨,字唯吾。文登县(今文登市)文城镇生产村人。幼读家塾,1915年毕业于济南省立第一师范。1919年“五四”运动时,任该校学生会长。他联合济南各校学生组成代表团,被推为山东省学生总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为争取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胜利奔走呼号。临离上海时,蒙...[详细]
刁子仁(1919—1951)又名刁培臣。文登县(今文登市)米山镇长山村人。华东二级人民英雄。194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战斗中,3次负伤,立三等功2次,四等功5次。1947年在胶东驿塘战斗中,刁子仁用0包连续炸毁敌人3个地堡。战后荣获“团特等爆破英雄”称号。1948...[详细]